2014年东莞市高中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比赛:重返联合国(东莞市第十高级中学-樊远庆,微课+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东莞市高中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比赛:重返联合国(东莞市第十高级中学-樊远庆,微课+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8-10 18:22:48

文档简介

附件2:
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 樊远庆 微课名称 重返联合国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年级: □教材版本: □所属章节:
录制工具和方法 Camtasia Studio 6.0+PPT
设计思路 用“微博”和Google定位导入联合国,通过10分钟介绍并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情况,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史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2.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梳理以及感受中国的努力难点:在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的同时体现出史学思想与方法的引导。
教学过程 1.导入:“微博”和Google定位导入联合国2.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国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不懈斗争20多年4.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5.深度分析:有关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教学反思 1.10分种讲解一个知识点,要注意准确的逻辑结构;2.微课的方式授课如何更好地嵌入常态高中历史教学;3.在史实铺陈和史学思想与方法引导之间如何寻求平衡。(共30张PPT)
重返联合国
东莞市第十高级中学·樊远庆
此处插入经压缩后的授课教师照片,大小不能超出此相框
联合国总部
一、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国
二战后初期,联合国成为美国的工具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不懈斗争20多年
1951年—1960年“延期讨论”提案
这是美国为阻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1951年 37票赞成 11票反对 4票弃权
1952年 42票赞成 7票反对 11票弃权
1953年 44票赞成 10票反对 2票弃权
1954年 43票赞成 11票反对 6票弃权
1955年 42票赞成 12票反对 6票弃权
1956年 47票赞成 24票反对 8票弃权
1957年 48票赞成 28票反对 7票弃权
1958年 44票赞成 28票反对 9票弃权
1959年 44票赞成 29票反对 9票弃权
1960年 42票赞成 34票反对 22票弃权
1951年—1960年联合国大会表决“延期讨论”提案投票情况
1961年 38票赞成 48票反对 20票弃权
1962年 42票赞成 56票反对 12票弃权
1963年 41票赞成 57票反对 12票弃权
1964年 (没有讨论)
1965年 47票赞成 47票反对 20票弃权
1966年 46票赞成 57票反对 17票弃权
1967年 45票赞成 58票反对 17票弃权
1968年 44票赞成 58票反对 23票弃权
1969年 48票赞成 56票反对 21票弃权
1970年 51票赞成 49票反对 25票弃权
1961年—1970年联合国大会上表决“驱蒋接纳新中国”提案 投票情况
1961年—1970年“重要问题”提案
这是美国为阻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筑起了“第二道防线”:
1961年 61票赞成 34票反对 7票弃权
1962年 61票赞成 34票反对 7票弃权
1963年 61票赞成 34票反对 7票弃权
1964年 (没有讨论)
1965年 56票赞成 49票反对 11票弃权
1966年 66票赞成 48票反对 7票弃权
1967年 69票赞成 48票反对 4票弃权
1968年 73票赞成 47票反对 5票弃权
1969年 71票赞成 52票反对 4票弃权
1970年 66票赞成 59票反对 7票弃权
1961年—1970年联合国大会表决“重要问题”提案投票情况
威廉·罗杰斯:美国国务卿,为阻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精心设制了“第三道防线” 即“逆重要问题”提案和“双重代表权”提案。
乔治·布什:美国德克萨斯石油大亨,受尼克松重用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常驻代表,成为美国在第26届联大阻挠新中国恢复合法权利之主将。
爱知揆一,日本佐藤内阁外相,卸职后出任日本出席第26届联大代表团团长,与美国代表团积极配合,全力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美日提案的拉票主将。
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该届联大“两阿提案”的起草人之一。坦桑尼亚驻中国大使,驻联合国常驻代表。被誉为“第三世界灵魂人物”,西方记者称之为该届联大之“亲北京集团的核心人物”。
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加拿大总理,1970年10月13日,他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他针对美国反对加拿大与中国建交说:对老虎的尾巴我也要扭一下。
路易斯·埃切维里亚,这位法学教授出身的墨西哥总统说:中国大陆沿海的小岛台湾怎么能够代表8亿人口的国家呢?
三、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22年的外交努力的结果。
广泛的国际支持以及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结果。
四、有关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分析
(一)尼克松政府的“矛盾”政策?
美国的多元目标:就是利用我们的力量来对付苏联,利用中国台湾的力量来对付我们,在旁人看来是矛盾的,但在美国看来却并不矛盾。
序号 时 间 事 件
1 1969年初 尼克松入主白宫,多次向中国发出信号,中方积极回应。
2 1970.10.1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夫妇
3 1971.3 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球外交”
4 1971.4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5 1971.7 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发布了公告,宣布尼克松将要访华
6 1971.10 第26届联大会上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7 1972.2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结束25年的对抗
8 1978.12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9 1979.1 中美正式建交
(二)“ 中美关系改善”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是否存在联系?
论从史出
“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表决结果,76票赞成,17票弃权,只有35票反对
投反对票的国家:亚洲4个,非洲16个,美洲13个,欧洲1个,大洋洲2个。(共35个)
投赞成票的国家:亚洲19个,非洲26个,欧洲23个,拉丁美洲7个,北美洲1个。(共76个)
中美关系解冻,客观上有助于中国重返联合国
分析:欧洲国家当中,只有马耳他投反对票,希腊、卢森堡和弗朗哥的西班牙投弃权票。除了这4国,统统投赞成票。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只有古巴和智利同我们建交,这次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啦!
论从史出
熊向晖曾写文说“笔者当时确实在场,有责任郑重声明:毛主席没有“对大家说,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熊向晖:《毛泽东是否说过:“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百年潮》2000年第2期)
史由证来
(三)如何理解毛泽东“对大家说,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亚非拉国家和西方国家共同投票的结果。
参考资料
视频资料:
1.《新中国档案:中国重返联合国》
http://www./ptv/vplay/307098.html
2.《大外交新思维:中国重返联合国之路》 http://v./history/lishijiemi/2014001/01936fee-4db1-4097-a2de-88756d2fc2bf.shtml
3.《共和国图像志1971年纪事:重返联合国》 http://v./documentary/history/201008/05e06aed-df8b-4b1a-a2d2-cf08bb0f7311.shtml
4.《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众望所归——重返联合国》 http://www./jilupian/20130416/44e04dc47d642d5f.html
5.《档案:重返联合国之路①一席风云》 http://v./v_show/id_XNDk1OTc0MTAw.html
《 档案:重返联合国之路②决战之夜》 http://v./v_show/id_XNDQ0MzM0MzIw.html from=y1.2-1-91.3.2-1.1-1-1-1
《 档案:重返联合国之路③深入虎穴》 http://v./v_show/id_XNDk2NjY5NDQ4.html from=y1.2-1-91.3.3-1.1-1-1-2
文字资料:
1.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世界知识出版社》[M], 1999.9
2.陈敦德: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纪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M], 2004.1
2.张树德: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M], 1999.2
3.李铁城:走进联合国[M],人民出版社, 2008.12
4.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海南出版社2012.2
5.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9
6.姚远: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台前幕后[J],党史纵览, 2011.10
7.杨建平:高三历史思维培养的实践[J]
8.吴建民:重返联合国:40年前的历史细节[J].,新湘评论 ,2011年24期
微课作者:樊远庆
QQ:506906956
邮箱:yuanqinghistory@
微博:穿越历史的丛林http:///u/1981955671
特别推荐结束音乐:《联合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