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3.格子乘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3.格子乘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3 14:3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格子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格子乘法》出现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8页的“你知道吗?”中,是在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后的一个拓展内容。在宋乃庆教授主编的《数学文化》读本中对《格子乘法》做了详细介绍。本课结合两本教材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了解格子乘法历史,经历学习格子乘法的过程,掌握格子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探究中发现格子乘法与笔算乘法之间的联系,理解格子乘法的算理;
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格子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格子乘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回顾历史,提出问题
回顾学习内容,提出格子乘法。播放格子乘法的历史。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乘法。
师:关于乘法,古人有一种不同的算法。你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视频)
学生自主提出关于格子乘法的问题。
师:你们看出来了吗,古人用的是(同时板书:格子乘法)。
师:关于格子乘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格子乘法怎么计算?格子乘法有什么优势?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用格子乘法?……(随机板书:算? 优势 不足 )
自主学习,探究算法
(一)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格子乘法。
1. 提供学习单,展开研究。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格子乘法。
师:这里有一张学习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稍停顿)
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学习任务。 明白了吗?开始吧。
2. 集体汇报,分享成果
(1)集体汇报
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下方法?
师:同意吗?你们怎么知道这样做是对的?
预设1:用竖式验证;
师:好极了,用到了前面学过的知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如果学生没有,引导:中间的过程是怎么来的呢?)
预设2:用前面的素材来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素材讲解中间过程。
(2)视频播放,验证成果
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下。(播放格子乘法微视频)。
3. 练习巩固
(1)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46×7 916×4
(2)反馈:
第一题:投影,判断正误;
第二题:投影,判断正误,强调用0占位。
预设:百位的0没有写
师:这一题呢?对吗?这里还有一种做法(0没有写的情况)。
师:看下,它们又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你赞同哪一种?
小结:这时,当没有进位的时候,要用0占位。
4. 沟通算理,建立联系
(1)选择“916×4”,并列出竖式
板贴磁贴(916×4格子乘法)
师:格子乘法与我们的竖式有什么联系呢?我们选择一题来研究下。
师:这个竖式怎么列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竖式。
(2)同桌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交流讨论结果。
师:观察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请1生整体介绍。
师:你听明白了吗?
再请1生回答,分步板书数位。
小结:格子乘法上原来也是有数位的。
研究多位数乘两位数格子乘法
过渡句:多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用格子乘法计算,那么乘两位数呢?
把“46×7”变成 “46×75”进行研究。
1. 出示学习单,小组研究。
师:你能看懂吗? 四人小组一起研究。
2. 交流成果:
反馈正确做法
出示错例:
预设1:数位加错
师:这个呢?有什么问题?
师:(出现数位加错的)为什么要这样加呢? (黑板贴出示,指着黑板说)
师:42表示4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3表示3个十,所以这一列都表示的是几个十。(板书:十位)
再依次板书各个数位。
预设2:因数写反
师:这个又有什么问题呢?
师: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小结:原来这样写是为了数位对齐。(再次引导学生斜过来看相同数位)
对比“46×7”,发现异同:
师:“46×75”的格子乘法与刚才的“46×7”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预设:它们有一层的数字是完全一样的。都是用“46×7”得出的结果。
虽然看上去一样,但它们是不一样的,一个是“46×7”的过程,还有一个是“46×70” 的过程。
同:其中一层的数字完全相同;
异:这一层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进一步感受数位相同。
4. 练习:请一位同学出题,全班一起练习。
5. 感悟拓宽:
师:两位数乘两位的格子乘法是这样计算的。那三位数乘两位数呢,三位数乘三位数呢?
预设:也是这样做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要多一列格子,三位数乘三位数还要再多一行格子。
师:原来是同样的方法。只要用更多的格子就行了。那么这个格子的数量又和谁有关呢?
预设:和因数的位数有关,三位数乘两位数要两行三列,三位数乘三位数要三行三列,更多位数就需要更多的行和列。
回顾小结,首尾相呼
回顾课堂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来看下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哪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呢?
(1)格子乘法的算法(算?)
师: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谁能具体说一说怎么做?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现以下过程,同时擦出黑板上的“?”。
(2)格子乘法优势和不足(优势 不足 )
预设:
优势:计算过程中不用进位;计算灵活,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
不足:画格子麻烦;当数字很大时,很麻烦。
师:想象一下,这个时候的感觉(密密麻麻),所以格子乘法还有一个名字叫——铺地锦。
小结:我们通过研究又掌握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格子乘法!
延伸算法,感受文化
其他计算方式的介绍。(珠算、画线、点阵)
师:其实除了格子乘法之外,我们还有很多计算方法。
PPT播放: 珠算乘法、画线乘法、点子图算法。
情感表达,全课结束。
师:这些都是我们古人曾经用过的计算方法,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我们的古人真聪明,能想到那么多计算方法!
我们现在的学习是在古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很幸福!……
板书:
《格子乘法》
(
千位
) (
千位
) (

) 9 1 6
(
百位
) (
2
) (
优势
) × 4
(
不足
) (
个位
) (
十位
) (
个位
) (
十位
) (
百位
) 3 6 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