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3 14:4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屠呦呦进行科学发现的过程,体会文章缜密的思路
文化传承与理解
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科学,从屠呦呦的科研历程中汲取力量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并加以灵活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基本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核心素养
1
2
3
4
导入新课
知人论世
文本研读
写作训练
目录
CONTENTS
导入新课
第一部分
导入新课
屠呦呦出生时,父亲随口吟出诗经里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诗句预言一般,不仅吟出了女儿的名字,也为女儿一生的事业埋下了伏笔。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颁奖词
知人论世
第二部分
屠 呦 呦
知人论世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
获得荣誉
2018年改革先锋奖
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
2019年共和国勋章奖、
“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
他人评价
习近平: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李克强: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
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疟疾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死亡率极高。疟疾是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并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
疟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非洲民众尊称其为“东方神药”。青蒿素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在没有特效药之前,疟疾几乎无法医治。屠呦呦可谓泽被后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
文本研读
第三部分
正字音
青蒿hāo素 疟nüè疾 精髓suǐ
肆虐nüè 羟qiǎng 基 衍yǎn生物
拯zhěng救 砒pī霜
第二部分(5-15)
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
第四部分(21-25)
讲述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
第三部分(16-20)
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1-4)
屠呦呦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
理结构
1
2
本文设立多个小
标题有什么作用
每个小标题能够体现不同的内容,让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每个小标题能简要概括具体语段的核心内容,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发现提取阶段。发现青蒿素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疟效果,并通过查阅《肘后备急方》,改变传统的加热提取方式。
1
2
3
4
临床试验阶段。开展临床试验,以身试险确认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并奔赴海南开展治疗工作。
分离提纯阶段。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成分
制成药物阶段。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成分变成药物
青蒿素药物的制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
2
青蒿素的发现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治疗效果更加的显著且复发率很低
青蒿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的特性为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机会
中国政府重视与国际方面的合作,并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对中草药的好奇心,深厚的医学知识
强烈的研究动力。青蒿素研究团队的精诚合作
顽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于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抗疟药物的客观需求
对精妙的有关人性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领悟
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成药的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2
3
学过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做人要有一颗心怀天下的大爱之心,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涉及什么样的领域,要时刻记得人类是共同发展的整体,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做事要脚踏实地,要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要有坚定的人生理想,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把自己做的工作变成自己的一生挚爱,饱含激情的投入其中。
1
童年时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对于一个人将来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作用,屠呦呦从小就饱有对中草药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为她后来能够坚定的选择中草药提取的科研方向种下了种子。
从课文最后一部分看,中国医学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2
试分析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明确:通过准确列举一连串数量庞大的数字,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工作量之大、过程之艰辛,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与精神。
1
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
明确: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既强调了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与奎宁的发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隐含着奎宁的发现也涉及其他因素的信息。
4
试分析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④ 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明确:“很难”“似乎”这种模糊性词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用语的准确性,
说话留有分寸,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3
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
明确:“毫无疑问”说得斩钉截铁,强调只要对传统医学继续探索,传统医学就会带给人们丰厚的回馈。
2
3
作为获奖感言和科学论文的结合,
此文语言有何特点
叙述腔调平静
平静语言之下蕴藏的是对科学研究的扎实态度,对个人荣誉的淡泊心境。
叙述逻辑严谨
文章清晰地呈现了青蒿素发展历程,并在文章的末尾对中医精神进行了升华。
1
叙述语言精炼
文章使用非常精准的语言高度概括了青蒿素的发展,简单准确,不矫揉造作,展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写作训练
第四部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将自己的感受写成议论文片段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1
北京时间10月5日,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以她突出的科技成果为人类医疗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让国人振奋。
片段一: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和定力,“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勤奋和百折不回,方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科技突破和收获。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屠呦呦说:“我经历了190次失败,但我还要继续努力与尝试。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天道酬勤,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40多年,一路走来,蓝路筚缕,辛勤付出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鲜花背后,却一定是汗水和心血的浇灌。
片段二 :
对科学事业本身的热爱与执著才是一个真正科学工作者的终身追求,某个科研项目的成功可以“功成不必在我”,但来不得急功近利,“出名要趁早”的浮燥与焦灼。85岁的屠呦呦淡定背后的执着坚守,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片段三: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和定力,“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勤奋和百折不回,方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科技突破和收获。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屠呦呦说:“我经历了190次失败,但我还要继续努力与尝试。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天道酬勤,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40多年,一路走来,蓝路筚缕,辛勤付出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鲜花背后,却一定是汗水和心血的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