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秦腔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2 *秦腔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3 14: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秦 腔
贾平凹
《秦腔》贾平凹
陕西十大怪
陕西十大怪
陕西十大怪

西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秦腔》授奖辞
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这声喂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因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又因早期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秦腔又名“梆子腔”。
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三千多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各种神话及民间传说。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秦腔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它的覆盖面极为广阔,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晋西、豫东、河北;东北大庆;东南的广东、福建,宝岛台湾等地以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同时也是我国最大地方剧种,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它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
贾平凹
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现为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
关于作者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
关于作者
本文创作于1983年。秦腔是一种广泛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在西北这块土地上,秦腔已经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漠一样,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五大要素。“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作者对秦腔和秦川之地的人民生活饱含热爱之情,创作了不少具有浓郁的陕西地方特色的散文,此文即是其中之一。
写作背景
贾平凹与秦腔
对于贾平凹,秦腔是门艺术。他对秦腔钟情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有了熏陶。三岁记事,他就骑在大伯的脖子上看戏,六岁懂事,自己趴到台角上,听那花旦青旦唱悲戚戚的调子,不觉得就泪流满面,常常挨了舞台监督的脚踹还不动弹。正月十五,三月三,端午中秋寒食节,是秦腔牵着他由春而夏而秋而冬。
从秦腔里,他知道了奸臣害忠良,知道了小姐思相公,知道了杨家将的英武,知道了白娘子祝英台的痴情,秦腔故事是他道德启蒙的第一课,也在他感慨世事时引用得最多。
贾平凹以秦腔为描写对象,笔触广阔深远。请你以“秦腔的 ”为短语,概括每段段意。要求横线处填两个字。
根据你对每段内容的理解和对全文的把握,你觉得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整体感知
段落 段意:“秦腔的 ” 理清层次
1 起源 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2 必需 3 影响 4 排演 秦腔演出(排演、演出)情景,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5 观众 6 表演 7 观众 8 悲喜 9 神圣 强调秦腔地位神圣,只有也只能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10 唯一 PART
1
1-5
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PART
2
6-11
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PART
3
12-13
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只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秦地之人对秦腔有着怎样的情感?请用一个词概括。
喜爱?
沉迷?
痴迷?
速读1-3节分析秦人为何对秦腔如此喜爱,找出其中原因。
(用原文回答)
赏析第一部分
感受秦腔特点
1、“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第一段末尾)
2、“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第二段开头)
3、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第二段中)
4、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第十段开头)
秦人为何对秦腔如此喜爱,找出其中原因。(用原文回答)
PART
1
概括秦地、秦腔、秦人的特点 :
秦地:空旷平坦,厚重实在
八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 的旋律维妙维肖的一统!


PART
1
概括秦地、秦腔、秦人的特点 :
秦人:“二愣”粗犷,朴实豪放
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粗大,上身又稍稍 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 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 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 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挖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
PART
1
概括秦地、秦腔、秦人的特点 :
秦腔:高亢激昂,沧桑悲凉
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妊娠,五里一村,十里一镇, 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小结:
秦地:
秦人:
秦腔:
广漠旷远
大苦
大乐
赏析第二部分
秦人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秦腔也承载了秦人的喜怒哀乐。作者以什么形式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品读第4—8段,圈点勾画写点评。
一、从排演时的演员的角度:
1、演员的来源:以家庭为例,写在秦腔面前人人平等,进步表明秦川人喜爱秦腔的程度之深。
2、排演的艰辛: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衬托对秦腔的热爱。
二、从看排演时的观众的角度:
1、观众的年龄跨度大、观看时间长,写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
2、观众的殷勤:有的“偷拿了红薯、土豆”“给演员作夜餐”。“三更鸡叫,月儿偏西”,孩子们还在“弯腰踢腿”等,生动地展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程度之深。
请大家重点读第4—5段,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表现秦人对秦腔的喜爱的?
三、从演出前热闹场景的角度
①占位之早,观众之多
②小吃丰富,叫卖不绝
③台上锣鼓不停,台下你呼我应
④内外相互拥挤,喊声、骂声、哭声一片
⑤秦腔宪兵维持秩序
①正面描写
女的角色,步法如同水上漂,腰身肩头一身戏;男的角色,摇帽翎单双动静结合,技艺妙绝;亮相高叫,声如炸雷,摄人魂魄。
②侧面描写
观众叫好声不绝,观众体验到震颤、酥爽的感觉,观众随角色的蹲起而缩短或伸长脖子。
读第6段,作者是怎样表现秦腔演员表演技艺的高超的
文章是通过哪些场面来表现秦人对秦腔的痴迷与热爱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场面 内容 手法
排演热情
男女老幼,乐此不疲
场面描写的主要技巧有:
点面结合;
正侧面描写;
视听结合;
动静结合;
白描、工笔;
虚实结合。
演出前奏
观众期待,热闹非凡
演出精彩
技艺精湛,观众陶醉
观众痴迷
兴致如一,各得其乐
台下悲喜
几家欢喜几家愁
赏析第三部分
秦腔地位
(第9段)主要内容:描绘秦腔在秦人生活中的神圣崇高的地位的场面。
侧面描写。秦腔是待客的最高礼遇,不容许客人对秦腔不敬,秦腔演员与国家领导人一样被人崇敬,名角的父母也会得到人们的礼让和尊重,侮辱秦腔会招来麻烦或被教训,“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这些足以说明秦腔在秦川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秦腔里面有历史、善恶、是非,秦人传承秦腔,是要传承其中的是非善恶观,让他们的子女继续做心怀善意、嫉恶如仇、是非分明的人。
既有艺术的欣赏,又有浓郁人情的寄托,还有生老病死层面上的“迎来送往”……“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第九段尾)
这既是价值观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
讨论:秦人为什么传授秦腔去教育子女
以《秦腔》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①“秦腔”是文章线索。文章以“秦腔”为核心,按照先介绍秦腔基本信息,再详细描写秦腔所形成的特殊文化风俗,最后感悟思考秦腔厚重的文化精神和情感内涵安排文章结构。
②揭示文章的内容,并暗示文章的主旨。
标题作用
秦腔生长的地方是苍凉、辽远、空廓和悠长的,它是贾平凹的文字底色,这种浑厚的文风作用于《秦腔》便形成了本文大气厚重的艺术特色。
总结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