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3 14: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82 页至第84 页
教学设想: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知道将一张纸对折后 画一画、剪一剪得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对于五年级 的学生来说,轴对称图形的认知要求进一步提升。用“对称点”“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这 样的方法来加深理解。
本课采用直观教具辅助, 以引导发现为主,利用设疑激励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 生全过程地参与教学的每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 作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画一画”是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探 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先找到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再借助对称轴, 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称点,也可以画出一个对称点就连一条线,最后 顺次连成图形,从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通过补全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 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 (即距离) 相等。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 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找一找”这一环节突破学生对于对称轴的思维定势,强调了对称轴 是可以有各种可能的。
随后的“想一想”环节,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能找到一种或几种点 D 所 在的位置,在寻找中回顾之前对称轴、对称点、对称点到对称轴距离的学习内容,并通过讨 论加以巩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辨一辨、画一画、找一找等操作活动,经历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的 过程,了解轴对称图形上任意一对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在判断轴对称图形、折轴对称图形、方格纸中补全轴对称图形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 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在探索轴对称图形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 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具、学生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轴对称图形。你对轴对称图形有什么了解? 二、引入新知
1.辨一辨
(






)
(1) 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只有这一条吗?
(2) 其实用方格图可以更方便我们来判断。(出示方格图) 怎样变化一下,就可以使它 变成轴对称图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 小结
2.画一画
你能根据对称轴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操作)
说说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课件回顾画图过程,并在连线时提醒要依次连接 (板书:
找点→定点→连线)。
3.找一找
补全完图后,我们来想一想,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可能
在哪里?
学生把可能举出来,学生先猜想,教师再用教具演示。
选择两种画一画。
4.想一想
通过同学们的想象力,我们找到了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现
在我们要找一个点,点 D 会在哪里呢? (让学生一起读题)
请你在纸上试试看,找到点 D 的位置。(学生操作)
操作好了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的想法。
三、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