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4 10: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学习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一)作者简介


称号
朝代
诗派
爱好
诗风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唐代
浪漫主义诗人
饮酒、赏月、作诗、漫游
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701年—762年)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
(一)作者简介
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这已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二)写作背景
(三)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思考: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
(四)文体知识
明确: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一)识字正音
天姥 mǔ 瀛洲 yíng  天台山 tāi
剡溪 shàn 渌水 lù   脚著 zhuó
殷岩泉 yǐn 雨yù 觉jiào 栗深林lì  
澹澹 dàn  霹雳 pī lì 訇然 hōng
悸jì 恍 huǎng 
(二)翻译第一节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①难求,越人语②天姥,云霞明灭或③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④,势拔⑤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译文】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蔽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达四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像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二)翻译第二节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急切兴奋
人和自然和谐一体
人和自然和谐一体
【译文】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一夜之间,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水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
湖、月、影、渌水、猿声
意象:
心驰神往
感情:
意境:
清幽寂静
(二)翻译第二节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①。熊咆龙吟殷②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③,水澹澹④兮生烟。
【译文】
(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在震响,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深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像是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
日出、天鸡、千岩、迷花;
熊咆、龙吟、云、雨、烟
意象:
迷醉神荡,乐而忘返;震撼
感情:
夸张想象
意境:
壮观神奇
(二)翻译第二节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译文】
忽然间惊魂动魄,猛然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感情: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
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仿佛音乐由响彻云霄的高音,一下子转入了低音,使听者的心情也随着沉静下来。
惆怅、惋惜
(二)翻译第三节
【译文】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幼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①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②折腰事③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直抒胸臆
(三)结构梳理
梦因
梦境
梦叹
全诗的写作结构是什么?
现实
梦幻
现实
(三)结构梳理
梦因
梦境
飞度镜湖
高山见闻
山中世界
洞天仙境
神仙世界
梦叹
—— 天姥连天
—— 不得开心颜
追求自由
——
现实
梦幻
现实
——
清幽
——
阔大
——
迷离
——
神奇
——
和睦
三、深入研读,仔细品味
(一)研析第一段
思考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衬托,以虚衬实。
对比、夸张,增添天姥山神话色彩,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为下文入梦作了铺垫。
思考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五岳、赤城、天台。衬托了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二)研析第二段
思考3:在第二段中,诗人在游山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有何情感?
游山
飞度镜湖
高山见闻
山中世界
洞天仙境
神仙世界
——
清幽
——
阔大
——
迷离
——
神奇
——
和睦
心驰神往
迷醉震撼
惊叹艳羡
(二)研析第二段
思考4:诗人为何要提到“谢公”?
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很不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
明确: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二)研析第二段
思考5:如何理解作者如此详细描绘的梦境 这里的“梦”具有怎样的内涵?梦醒后为何惆怅?
明确:作者在梦境中,表现了一个自由、快乐的神仙世界,与现实的丑恶形成鲜明对比。梦境与人世对比,其实就是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对比。作者在现实中不愿对权贵卑躬屈膝,而受排挤,对现实感到失望。于是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梦游”的世界与人世对比,倾泄心中情感,表达了追求自由、厌恶黑暗现实的情感。
(三)研析第三段
思考6: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明确:世事虚幻无常,流露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
思考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态度?
明确:用远离现实的办法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
(三)研析第三段
思考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明确:蔑视权贵,强烈反抗。
(四)艺术特色
(1)写景、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
(2)浪漫主义手法。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之手法,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4)善用比喻、对比与衬托
中心思想
李白“梦游”是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梦境来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诗人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也正是这种追求自由的内心要求,诗人蔑视权贵,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
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中叠合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