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陈情表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1 陈情表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4 10:0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陈 情 表
  表是我国古代实用性文体的一种,是臣子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的文书。
汉代开始,应用类问题区分为:章、奏、表、议
刘勰《文心雕龙》: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议奏类以议论为主,章表类以抒情为主。
前人评价: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令伯《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表”的用处其实很多,包括了请劝、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辞解、陈谢等多种功能(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 在数不胜数的表文中,广为传诵者都是将事理融于真情之中的,如孔融《荐祢衡表》、曹植《求自试表》、诸葛亮《出师表》。
忠则《出师》
孝则《陈情》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两者相提并论。
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陈情表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文体
禀告自己苦衷的文体
1、是谁陈情?
2、向谁陈情?
3、陈什么情?
4、怎样陈情?
(李密)
(晋武帝司马炎)
(愿乞终养,辞不赴命。)
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今四川彭山人。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为人正直,颇有才干。
背景简介
司马懿 ——善用兵,变化若神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
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弑魏帝曹髦,灭蜀
司马炎——晋朝的开国君主 (晋武帝)
废魏称帝,灭吴,统一全国
为人阴险多疑
晋武帝司马炎
政治上开始还算略有作为,后来基本上可以算作一个昏君。罢废州郡武装、大肆分封宗室和无法处理少数民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祸的远因。
生活上,荒淫无度,宫内,罗致宫女万人以上,造成社会荒淫奢侈,给西晋王朝的短命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司马炎(晋武帝)建立的西晋王朝是篡逆所得,所以他要急于向天下昭示所谓圣朝恩德以笼络收买人心;
另一方面,东吴还没有消灭,国家尚未统一,急需人才。于是,下令征召包括李密在内的名士为其所用。
第1段 先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
第2段 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第3段 前两段的深化。
第4段针对前面铺陈的矛盾,提出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
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
——《说文》
追根溯源
形影相吊
会意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慰问
追根溯源
夙婴疾病
婴: 从女,賏( yīng)。“賏”是颈项链。本义:妇女颈饰,似现代的项链)引申:缠绕,反复盘绕其上
会意
自由诵读第1段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故不能“废远”
(为下文伏笔)
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品析:强调“无(鲜)”子,“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使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 “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二层
叙朝廷征召之殷;
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自由诵读第2段
《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
进退维谷、跋前踬后、羝羊触藩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特殊句式
今臣亡国贱俘
且臣少仕伪朝
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
省略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