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1 分子动理论的
基本内容
分子有多大?
如果把地球的大小与苹果的大小相比,那就相当于将直径为1cm的球与分子相比。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描述水的哪些特征呢?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描述水的哪些特征呢?
物理——物质遵循的规律
18ml的水中,大概有多少数量的水分子?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组成
假设14亿中国人每人每秒能数一个水分子,那么18ml的水,要花多少年能数完?
问题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两千万年
概念区分!
1.在物质的化学性质时,我们认为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不必区分他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组成
隧道扫描显微镜
(能放大几亿倍!)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组成
硅的结构模型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硅表面的结构
(经过三维化图像处理)
硅原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它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组成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单层石墨烯的表面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单层石墨的表面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组成
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 两字。
DNA分子结构图
固体、液体可以看成一个个的球形分子紧靠排列而成
球状分子模型
固体、液体分子间距离≈分子大小
分子间距
分子大小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组成
立方体分子模型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10倍 分子的大小
D
d
d
分子间距
分子大小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组成
任务二:分子的热运动
问题1:
肉眼无法观看到分子,有什么方法能让分子的运动直观显示出来吗?
微观的规律,可以透过宏观的现象去观察
任务二:分子的热运动
问题2:
①你有哪些证据表明分子在运动呢?
气体
液体
固体
扩散:两种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分子能否运动与物质形态有关吗?
任务二:分子的热运动
问题2:
①你有哪些证据表明分子在运动呢?
②分子能否运动与物质形态有关吗?
③单个分子的运动规律容易描述吗?
④分子的运动是短暂的还是持续的?
⑤分子的运动剧烈程度与什么相关?
分子热运动是:
普遍的
持续的
无规则的
与温度相关的
任务二:分子的热运动
显微镜下看到的微粒
布朗运动
问题3:
⑤不同大小的微粒,运动的剧烈程度一样吗?
任务二:分子的热运动
⑥为什么小微粒运动更剧烈?
不同
颗粒越小
每一瞬间受到液体
分子撞击的数目少
受力极易不平衡
颗粒越大
同时跟它撞击的分子数多
受力的平均效果互相平衡
质量大,惯性大
运动状态难改变
布朗运动
问题3:
⑤不同大小的微粒,运动的剧烈程度一样吗?
任务二:分子的热运动
⑥为什么小微粒运动更剧烈?
不同
质量小,惯性小;
某一瞬间受撞击的分子数少,受力不容易平衡
⑦微粒运动的剧烈程度还可能与什么相关?
1)定义: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小颗粒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2)特点
①布朗运动永不停息。
②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③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原因:
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造成的。
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4) 意义:
布朗运动
应用1:晴天打开窗帘时,可以看到漫天飞舞的尘埃,这些灰尘在做布朗运动吗?
布朗运动的颗粒是无法肉眼看到的 约为
—
任务二:分子的热运动
应用2:今年春天我国华北、华东等地区连续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也随之急剧下降。众所周知,雾霾天气中首要污染物便是"PM2.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人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C."PM2.5"的无规则运动是由空气中大量无规则运动分子对其撞击的不平衡引起的
D."PM2.5"的颗粒越大,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任务三:分子间作用
两物体接触面微观形状三维示意图
两物体接触面微观形状二维示意图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F
F
F
F
平衡位置
吸引力≈0
、液体分子位于平衡位置附近运动。
A.静止悬挂的玻璃片
B.向上匀速拉动贴在水面的玻璃片
哪种情况弹簧测力计示数更大?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A.拉伸铁丝时,铁原子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此时表现为吸引力
B.液体很难压缩,因为压缩时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变现为斥力
C.用手压缩封闭针筒中的空气时,越来越斥力,是因为随着气体分子距离越来越小,分子间的斥力越来越大。
D
d
d
自发性、无规则性、持续性、与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