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整理--地球运动近五年高考真题
一、单选题
1.(广东高考真题)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C
【详解】题意表明,日期为春分日,该日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时间均为地方时6:00。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甲、乙、丙、丁四处日出的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和8:20,由此可计算出经度,则甲、乙、丙、丁四处的经度分别为130°E、115°E、100°E、85°E,因此甲、乙、丙、丁四处中最接近105°E的为丙处,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2017·全国·高考真题)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3.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答案】2.B 3.D
【解析】2.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小城上空有极光,则可知,丁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半年;甲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乙地将由秋季进入冬即,说明乙地位于北半球,且较丁地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至秋的阶段,应位于北半球,且较乙地纬度低,所以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选B。
3.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选项,4月28日,6月28日,9月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选D。
(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逐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 B.始终大于琛航岛
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 D.达到90°的次数多
5.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 )
A.琛航岛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大B.琛航岛与李准滩的直线距离约1200千米
C.李准滩较琛航岛更易受台风影响D.李准滩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琛航岛高
【答案】4.C 5.A
【解析】4.两地处于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太阳直射当地纬线的时候,并不是夏至日,A错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于李准滩的纬度较低,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琛航岛要低,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两地都属于北半球,所以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C正确。两地每年都有两次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的次数一样多,D错误。故选C。
5.琛航岛的纬度比李准滩的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的大,A正确。琛航岛与李准滩之间相差大约10个纬度,经度大致接近,所以推测两地直线距离大约1110km,尚未达到1200km,B错误。李准滩靠近赤道无风带,台风不易形成,C错误。李准滩附近海域由于受到赤道低压带影响较多,降水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D错误。故选A。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 B.
C. D.
7.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6.A 7.D
【解析】6.空间站绕地球在绕转,则地球与空间站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绕太阳旋转,这样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也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角速度大小变化,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地球绕日公转经过了近日点,近日点公转角速度较快,所以在10月16日到1月初,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快,1月初到4月16日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7.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值,在航天员驻留期间,两地始终都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以北,则两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变化始终一致,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一致,保持不变,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为两地纬度之差。故选D。
(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1997年以来,宁夏闽宁镇从一片“干沙滩”逐步发展为“金沙滩”。2012年闽宁镇开始发展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等光伏应用产业,未来将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光伏应用产业为闽宁镇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还能( )
A.增加年降水量 B.减少风沙威胁 C.增大昼夜温差 D.降低地下水位
9.若应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光伏面板( )
A.正午影子长度较长 B.跟踪调整时长较短
C.仰角移动幅度较小 D.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答案】8.B 9.D
【分析】8.光伏应用产业,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了,年降水量会减少,A错误;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的设备可以起到沙障和风障的功能,可减少风沙威胁,B正确;光伏应用产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了,地面辐射减弱了,白天气温降低了,昼夜温差减小了,C错误;光伏应用产业,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地下水位会上升,D错误。所以选B。
9.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光伏面板正午影子长度较短,A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跟踪调整时长较长,B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日出日落太阳高度为零,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更大,仰角移动幅度较大,C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从日出到日落太阳转过的水平角度更大,光伏面板水平转动角度较大,D正确。所以选D。
(2021·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科考队在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时,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6时测得了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10°。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的纬度为( )
A.83°26′N B.80°34′N C.76°34′N D.72°34′N
11.该地位于( )
A.欧洲北部 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北美北部
【答案】10.C 11.D
【分析】10.6月22日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该地为北极圈以内,有极昼,一天中最小太阳高度为10°,为0:00的太阳高度,此时北极圈上0:00的太阳高度0°,从而得出该地的纬度为北极圈以北10°,即76°34′N,故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由材料可知,此时为6月22日(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该地出现一天中最小太阳高度时,地方时应为24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6时,说明与北京所在时区相差八个时区,每时区经度相距15°,由此可得出该地经度约为120°W,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北美北部。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下图为该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若乙为该日日出位置,则该窗朝向( )
A.正南 B.东北 C.正北 D.西南
13.若该日日出为北京时间6点56分,日落地方时为18点59分,正午太阳高度为83.8°,则该学生所在地最可能是( )
A.济南 B.广州 C.武汉 D.拉萨
【答案】12.C 13.D
【分析】12.夏半年,我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半年,我国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春秋分,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如图,甲乙在180°的视线范围内,时间上不可能是春秋分,空间上应面向正北或正南。若乙为该日日出位置,甲则为日落位置,如果朝向正南,则乙为西南应为日落位置,与材料不符,则图示窗户朝向正北,故选C。
13.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83.8°的城市应在30°N以内,且为昼长夜短的夏半年。日落地方时距正午相差6小时59分,则日出地方时也应相差6小时59分,即日出地方时为5点01分,这与北京时间(中央经线120°地方时,东八区区时)相差1小时55分,约30°经度,即约东经90°,最有可能是拉萨。故选D。
(2020·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该地最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河西走廊 C.松嫩平原 D.钓鱼岛
【答案】14.C 15.B
【分析】14.立秋至处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早于当地时间6点日出,晚于当地时间18点日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辐射量应为0,而不是大于0或小于0,随着日出,太阳辐射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之后太阳辐射减小,读图可知,①②③④曲线中,只有曲线③满足该条件,故选C。
15.太阳辐射应在当地12点前后达到最大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表示太阳辐射的变化曲线,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在13~14点,所以当地的经度大约位于90°E~105°E,ACD错(注意珠江三角洲的经度大约位于110°E~120°E之间),B正确,故选B。
(2020·山东·统考高考真题)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答案】16.A 17.A
【解析】16.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故选A。
17.依据已学知识,温州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度为120 E左右,与北京时间基本相同。该日温州昼长为13小时44分,根据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可以推算出温州日出时间为5:08,日落时间为18:52。由题干可知,珠峰与温州同纬度,经度为87 E,因此珠峰的地方时比温州晚2小时12分,与温州同海拔地区的昼长应为13小时44分,日出时间为7:20,但是珠峰峰顶海拔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太阳尚未上升到地平线之前,珠峰上就可以看到太阳,因此日出时间早于7:20,故选A。
(2013·安徽·高考真题)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题
18.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
C.3月22日多云 D.6月20日多云
19.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答案】18.D 19.A
【解析】18.根据该地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图,可推断出该地日照时长将近15小时,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而若当地天气晴朗,则太阳辐射应以当地正午为最高点呈对称分布(下午略大于上午)但在北京13时出现一波谷,应该受多云天气影响,故选D项。
19.根据当地昼长将近15时,推出当地日出时间为12-15/2=4:30左右,后根据时差1.5小时推出其经度约为97.5°E,祁连山地位于此经度附近。A正确。大兴安岭、南沙群岛位于120°E附近,帕米尔高原位于80°E附近,BCD错误。选A项。
(2016·天津·高考真题)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1.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答案】20.D 21.B
【分析】20.中山站纬度高于南极圈,7月17日,当中山站极夜后出现“第一次日出”时,该日昼长由前一天的0小时,到刚刚大于0小时,即日出的地方时(76°22′E)约为12时之前的较短时刻,直射点经度约为76°E,太阳直射点纬度位于北半球,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位于天津西南方,所以太阳位于天津观测者的西南方向,D正确。故选D。
21.根据对称原理,6月22日到7月17日出现极夜的天数为25天,那么6月22日前极夜的天数也有25天,即中山站极夜持续时间约为50天,B正确。故选B。
(2014·福建·高考真题)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2.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23.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答案】22.B 23.C
【解析】22.泰山站位于南半球,2014年2月8日,为南半球夏季,当太阳位于F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高,为12时,即东五区为12时,泰山位于东八区,应为15时,不是旭日东升,故A错;东京位于东九区,为当日16时,因北半球此时为冬季,日落早,则为夕阳西斜,因此B正确;纽约为西五区,此时是凌晨2时,还未日出,C错;开普敦为东一区,应为上午8时,已经日出,D错。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3.次日为2月9日,太阳位于南半球,此时为日出东南,A错;2月9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泰山站太阳高度变小,白昼变短,所以B错、C对;太阳直射点大致一个月移动8度,经计算,2月9日大致位于12゜S,此时极昼范围在78゜S及以南,泰山站极昼消失,故D错。ABD错误,C正确,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