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 五年级软式排球大单元设计---排球移动正手双手垫球(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水平三 五年级软式排球大单元设计---排球移动正手双手垫球(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5-23 17: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体育课大单元教学计划
大单元名称 排球 年级 (班级) 五年级 总课时数 18
设计思路 1.本单元是在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以《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最新版)》为依据,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 指导思想,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原则,优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快乐、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同质分组等手段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保持学习热情,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原则,并且从情境与问题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培养学生自律自强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德. 3.从学情、可利用教学资源等实际出发,以赛促评的教学模式,制订引导教师有效‘教’和学生积极‘学’的学业质量考核标准,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热爱,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学情分析 1.心理特征: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特别是球类。五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做到较长时间的注意。在集体性活动时,非常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身的价值,他们的团队意识逐渐加深,很注意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 2.生理特征:五年级的男女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进一步减缓,体重,胸围等继续快速发展,部分学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特点,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逐步趋向成熟,心脏仍在快速发展,男女生发育不均衡,在青春期女生与男生学习合作中保持一定距离。 3.运动基础:以我校为例,五年级1班为例,共计50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2人,学生之前没有排球基础,对于排球比较陌生,基础知识及技术较为薄弱,但是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好胜心强,模仿能力较强,学习兴趣容易得到激发,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喜欢学习新的运动技能,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和耐力素质的最佳时期。 4.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在练习、比赛等活动中,能够运用所学技术和规则,与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共同参与排球练习、游戏和比赛,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尊重对手,有部分学生在小学生活中参加过班级和校级排球比赛,也非常喜欢看有关排球的比赛视频。特别是中国女排的比赛视频,并且深受中国女排精神的鼓舞。
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充分了解和学习排球基础知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体验正面双手垫球动作,形成良好的垫球准备动作,养成良好的移动垫球准备习惯,学习下手发球,掌握发力技巧与击球部位,能够发出有高度有远度的球。培养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能认真、积极、自觉地参与排球锻炼。 2.健康行为:85%以上的学生熟练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技能,并且合理的运用到比赛中,15%的学生能正确完成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能参加到基础比赛中。培养学生骨干和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组教学,为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技能奠定基础,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爆发力和判断能力。 3.体育品德:通过本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比赛方法,以及学生课堂中的合作练习,自主体验等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体运动意识,团结协作精神。能够运用所学技术和规则,与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共同参与排球练习、游戏和比赛,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相互鼓励尊重对手。
课次 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过程与方法 注意事项
1 1.学习排球发展的背景 2.健康知识和基本排球规则的学习 1.语言讲解导入排球发展背景 2.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排球运动 3.通过交流沟通传递排球精神 4.小组合作讨论明确排球基本规则 1.激发对排球的兴趣 2.排球基本规则传递与理解
2 1.游戏:“老翁捕鱼” 2.学习准备姿势 3.练习准备姿势 学习并步、交叉步、跨步三种移动步伐 4.练习三种移动步伐 原地步伐练习 根据口令移动步伐练习 快速移动练习:半蹲准备姿势,向左利用步伐移动后摸距离1米的标志物后还原成准备姿势,再向右利用步伐移动后摸距离1米的标志物后还原成准备姿势。 a.米字形移动练习(速度快获胜) b.米字形移动比赛(每组派3名) c.体能练习: 原地纵跳 高抬腿跑 俯卧撑 1.利用游戏“老翁”捕鱼进行热身活动 2.采用讲解示范法,使学生明确正确的技术动作 3.采用领做与指挥方法加强教学 创设情景-情境展开-情景结束 4.在教新知识时,采用语言提示法、评价法、领做指挥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等进行施教 5.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 6.以游戏方式进行交叉步,跨步,四线折返以及上肢力量的练习等 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步伐移动时踝关节受伤 2.判断来球方向与落点 3.两脚、两膝、两手的位置与方法要正确 4.身体重心的变化 , 来球远近与手臂的位置方向与落点要正确 5.提醒学生在奔跑过程中一定注意安全
3 1.学习原地自垫球(静→动) 2.原地自垫球徒手练习 3.听口令原地步法移动练习 4.个人原地自垫球练习 5.规范动作后一分钟垫球次数比多 6.体能练习: 高抬腿跑 转向跑(4组) 7.健康知识和规则的学习。 1.教师组织学习原地自垫球,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激情,讲解生动,示范准确,语言清晰,口令洪亮有力,具有吸引力 2.在教新知识时,采用语言提示法、评价法、领做指挥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等进行施教 3.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 4.优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5.小组讨论排球比赛前为什么要进行热身活动以及规则的学习 1.注意击球时要夹肘压腕,以免受伤 2.击球部位以及击球点正确 3.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4 1.复习原地自垫球动作 2.垫矮球(不超过头顶10cm) 3.垫高球(高于头顶1米) 4.一分钟垫球练习 5.一分钟垫球比赛 6.身体素质练习:小范围米子跑 1.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复习时先提出动作要求,发现易犯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2.教师组织比赛时要有激情,组织有序,语言清晰 3.利用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和比赛中 4.关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5.学生自评与互评 1.触球的部位准确 手腕下压,两臂外翻 人与球位置关系要好 2.击球的部位要准确 3.蹬地要协调发力
5 复习自垫球 自垫球比赛: (1)计时垫:2分钟内比比谁的个数多 (2)计数垫:垫80个球比比谁的用时短 (3)分成四个小组自垫球比赛:两队人数相同,隔网进行比赛 (4)健康知识和排球规则的继续学习 (5)体能练习: 交叉步急停纵跳 跨步跳 左右蹲跳 1.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复习时先提出动作要求,发现易犯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2.教师组织比赛时要有激情,组织有序,语言清晰 3.利用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4.关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5.学生自评与互评 6.练习过程中介绍排球运动相关的规则,,排球知识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7.运用云梯,分小组进行身体灵敏素质练习 1.垫球时注意不要踩着地上滚落的球以免受伤 2.触球的部位准确 手腕下压,两臂外翻 人与球位置关系要好 3.击球部位要准确 4.蹬地要协调发力
6 1.复习自垫球 2.学习抛接球 3.一抛一接练习 4.两人一组计时抛接球练习 5.两人一组计数抛接球练习 6.体能练习- 波比跳 原地高抬腿跑 俯卧撑 1、教师组织学习抛接球,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激情,讲解生动,示范准确,语言清晰,口令洪亮有力,具有吸引力 2、在教新知识时,采用语言提示法、评价法、领做指挥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等进行施教 3、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 4、优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1、抛球时注意提醒对方,不要让球砸到对方的脸 2、击球部位以及击球点 预判来球位置要正确 抛球的弧度要好 3、接球点的把握 4、上下肢的配合要协调
7 1.复习一抛一接技术 2.学习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3.两人间隔3米一人抛一人移动正面双手垫球练习(适时轮换) 4.两人一组利用标志盘进行移动正面双手垫球练习(5-6次后交换) 5.两人一组“隔网”垫球练习(5-6次后交换) 6.四人一组进行“隔网”移动正面双手抛垫球练习 7.学生分成8个小组进行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比赛(成功次数多的队获胜) 8.体能练习:(2-4组) 发展弹跳力的练习 a.原地隔网纵跳击掌 b.步伐移动中的隔网纵跳击掌 c.利用标志盘折返跑 9.体育品德的培养:如何正确对待比赛的输赢,以及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2.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提出问题(三个问题) 3.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分组练习 4.利用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5.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错误的动作 6.关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7.学生练习时注重区别对待,对基础差掌握又不太好的学生多以鼓励为主,积极帮助。 8.小组讨论怎样团结一致正确对待输赢 9.学生自评与互评 1.提前预判来球位置.尽量不要让球砸着自己的脸部,注意安全 2.穿梭跑动时注意相互避让,严禁碰闯 3.抛球的弧度要好准确性要高 4.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5.比赛中多鼓励队友积极面对比赛,不要太在乎输赢。
8 热身游戏:“你追我躲” 2.复习抛垫球动作 3.学习对垫球 4.对垫球练习 5.体能练习: 高抬腿跑 原地纵跳 6.健康教育知识学习 讲解游戏的规则与方法 教师示范强调要点 3.集体施教 4.纠正易犯错误动作 5.根据教师完整示范,提出在练习中如何体验动作的连贯性 6.分组练习,巡回指导 7.组织引导小组展示 8.学生自评与互评 9.讨论如何对待排球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损伤 1.早点预判球的落点,动作舒展,避免受伤 2.找准击球点 3.上下肢协调配合 蹬地跟重心
9 1.复习两人对垫球 两人一组对垫球比赛(三分钟内哪组对垫个数最多) 2.两人一组移动对垫球比赛(行进8米,过程中掉球个数最少) 3.两人一组移动对垫球比赛 4.场地内多人对垫球比赛(双方队员人数相同,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15分) 5体能练习: 四肢并用向前爬行(3组) 高抬腿跑(2组) 1.教师组织进行复习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两人一组的移动对垫练习 3.教师组织多人对垫球比赛,比赛前讲解方法与规则,提出要求,强调安全 4.教师组织比赛时要有激情,组织有序,语言清晰 5.利用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6.关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7.学生自评与互评 1.对垫球时注意步伐移动要快,以免受伤 2.击球点要准确并且注意同伴间的协调配合 3.移动过程中,注意垫球的稳定性以及蹬地跟重心
10 热身游戏:“打鸭子” 复习对垫球动作 3.学习移动对垫球 4.两人移动垫球 5.三人移动垫球(三角站位) 6.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场地内进行移动垫球比赛。(不掉球) 体能练习: 上肢力量练习:每人20次2组 7.健康知识和排球规则的学习 1.教师组织学生游戏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上一节课的复习,并复习时先提出动作要求,发现易犯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3.教师组织学习移动对垫球,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激情,讲解生动,示范准确,语言清晰,口令洪亮有力,具有吸引力 4.在教新知识时,采用语言提示法、评价法、领做指挥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等进行施教 5.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 6.优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7.练习过程中介绍如何防止运动扭伤和排球规则的学习 三人移动垫球时注意避免为抢同一个球而发生碰闯,注意躲避。 击球部位准确 击球点稳、准 3.移动过程中注意垫球的稳定性,不要踩着同伴的脚以免受伤 4.上下肢的要协调配合 蹬地跟重心
11 1.多人穿梭对垫球练习 2.多人穿梭对垫球比赛(5分钟,成功垫球次数最多的获胜) 3.场地内多人对垫球比赛(双方队员人数相同,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15分) 4.小组轮换 体能练习: 滑步练习,腰腹力量练习,俯卧撑练习 1.教师组织学生比赛,比赛前讲解方法与规则,提出要求,强调安全 2.教师组织比赛时要有激情,组织有序,语言清晰 3.利用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4.关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5.巡回指导比赛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正确对待比赛输赢 6.学生自评与互评 7.体能练习时要求要严格 1.穿梭时不要和同伴发生碰闯,注意安全,懂得避让 2.强调击球点 3.垫球注意稳定性 4.同伴间的配合要默契 5.垫球的准确性 人与球的位置关系
12 游戏:“趣味躲排球” 复习移动垫球 3.学习下手发球 下手发球徒手动作练习 4.原地转髋练习 5.两人一组体验往返发球练习 6.体能练板支撑 仰卧起坐 7.健康知识: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办法 1.教师组织学生复习移动垫球,复习时先提出动作要求,发现易犯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2.教师组织学习下手发球徒手动作,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激情,讲解生动,示范准确,语言清晰,口令洪亮有力,具有吸引力 3.在教新知识时,采用语言提示法、评价法、领做指挥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等进行施教 4.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 5.优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6.练习中讲解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与防治 1.转髋练习时注意力度和方向,不要受伤 2.抛球的稳定性 3.击球部位准确 4.转髋发力的持续性 抛、引、蹬、摆、击的用力顺序及身体协调用力
13 1.复习下手发球徒手动作 2.学习固定球发球练习 3.模仿发球挥臂动作击固定球练习 击固定球或吊球练习 4.学习发球的抛球练习 5.学习抛球与挥臂击球练习 6.体能练习: 俯卧撑(2组15个) 波比跳(2组10个) 1.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下手发球徒手动作,复习时先提出动作要求,发现易犯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2.教师组织学习下手发球抛球和挥臂击球动作,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激情,讲解生动,示范准确,语言清晰,口令洪亮有力,具有吸引力 3.在教新知识时,采用语言提示法、评价法、领做指挥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等进行施教 4.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 5.优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1.挥臂时注意力量不要过大,以免肩关节受伤。 2.击球部位的准确 抛球的高度要好 3.球与身体的位置关系要协调 4.身体的用力要协调
14 1.复习发球的抛球动作 2.复习发固定球动作 3.复习抛球和挥臂结合动作 4.学习下手发球完整动作 5.下手发球远度比赛 6.下手发球高度比赛 7.身体素质练习—单腿跳、蛙跳 1.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下手发球徒手动作,复习时先提出动作要求,发现易犯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2.教师组织学习下手发球抛球和挥臂击球动作,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激情,讲解生动,示范准确,语言清晰,口令洪亮有力,具有吸引力 3.在教新知识时,采用语言提示法、评价法、领做指挥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等进行施教 4.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 5.优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1.下手发球击球的时机和击球的部位要准确 2.挥臂的力度和身体协调用力
15 1.复习下手发球动作 2.两人一组往返发球练习 3.两人一组隔网发球到有效区域练习 8米线后下手发球到指定区域稳定性比赛(每人10颗球,发进指定区域得1分,得分高者) 4.体能练习: 折返跑 行进间的高抬腿跑(2组20米) 1.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下手发球动作,复习时先提出动作要求,发现易犯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2.教师组织比赛时要有激情,组织有序,语言清晰 3.利用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4.关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5.学生自评与互评 1.注意做到击球部位的准确性 2.发球的稳定性 3.挥臂的力度的控制好
16 1.观看中国女排奥运比赛时的视频或者国外俱乐部的训练视频 2.学习观球、分小组进行评球 3.参加考核:自垫球 4.体育品德的培养:认真正确对待考试,并多鼓励基础较差的同伴 1.观看比赛视频,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核评价 2.自己进行准备活动练习 3.讲解:评价标准、动作规范、方法正确、动作协调连贯 4.根据评价进行考核,学生轮流当裁判 5.考完的学生可以参加观摩,也可自行组队进行比赛 6.总结 1.按照顺序进行注意安全 2.注意自垫球高度 3.要在可控范围内自垫球
17 六人制排球小赛季: 1.开幕式、入场仪式、开球仪式、赛场礼仪等 2.组队、小组抽签(淘汰赛) 3.比赛规则:球网高度不低于2米,最多3次击球过网,触网犯规。明确排球比赛中过网击球规则,通过过网击球规则的理解进行比赛,每场比赛6人参赛,采用10分制或限时赛定胜负,一局一胜。 4.比赛开始 1.教师宣布比赛规则与要求 2.组织比赛时要有激情,组织有序,语言清晰 3.利用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4.关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5,巡回指导并做适时评价 1,注意安全 2.要有规则意识,正确对待输赢,要求具有一定的比赛道德素养 3.团队配合要默契
18 1.排球总决赛 2.总决赛颁奖典礼:道德风尚奖 最佳裁判员 最佳得分手 最佳宣传员 最佳啦啦队 3.冠军队伍发言 4.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时要有激情,组织有序,语言清晰 2.利用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3.关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4.学生自评与互评 5.颁奖 6.总结 1,比赛中注意安全 2.规则意识 3.团队配合
评价与考核内容 评价和考核方式 评价标准
自垫球 1.组织办法:由教务处或教研组织,组内教师交叉测试,学生按正式考试分组依次参与考试 2.考试办法及分值(总分:100) 3.技术动作正确,手型与触球部位准确,动作连贯,连续垫球)(70分) 4.提前制作题卡,考试时学生自己抽题,然后根据题卡上的问题进行口头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予以评分;(30分)
中小学体育课课时教学计划
大单元名称 五年级软式排球 移动正面双手垫球 课次 7 班级 5.1 人数 总人数:50(男女)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有着好奇,好动,爱思考的习惯,同时独特性突出,逆反心理也很强,喜欢在集体中标新立异,在争辩中显示自己的能力,并且在学习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上已有自己的一定认知,但学生的软式排球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能不太好,为此,在课堂中尽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及积极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通过一些比赛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拼搏精神。
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学习移动正面双手垫球的基础知识与动作要领,在相互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使85%的学生能够掌握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技术,15%的学生基本能了解并掌握排球的基础技术,同时使学生的身体素质、灵敏性和基本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健康行为:通过分组练习、合作练习、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远离不良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体育品德:让学生在本课中体会到积极进取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养成遵守规则和正确的胜负观念意识。
学习内容 软式排球;移动正面双手垫球
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人教课标版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5至6年级全一册,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是水平三第三部分球类运动软式排球技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移动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技术要领,以及锻炼身体灵敏性的方法,针对该项教学内容,主要采取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练习、个别辅导法、引导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等组织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基本实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的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 1.课堂中强调安全。 2.学生的排球知识与技能可能薄弱,注意区别对待 3.学生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身体素质的锻炼 场地器材设备 53个软式排球 24个标志杆 52个标志盘 带蓝牙的音响一个
课的部分 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学习评 价
教师组织与指导 学生学练赛 运动负荷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体育委员整队,集合 清点学生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的内容 强调上课的纪律 安排见习生 安全提示 1.快速整队,做到快、静、齐 2.报数时清晰,精神饱满,遵守课堂纪律 3.认真听讲,明确本节课的内容与目标 4.见习生随堂课见习 要求:快,静,齐,集中注意力 组织:如图 1.快、静、齐 2.着装规范 3.精神饱满
二、热身活动 1.热身活动: (1)绕排球场慢跑音乐《孤勇者》 (2)热身操《Brokenhearted》 2.专门性准备活动: (1)准备姿势练习 (2)复习滑步移动动作 (横向移动 前跨步 后撤步 左右交叉步) 1.热身活动: (1)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绕场慢跑、并作滑步移动练习; (2)带领学生做热身操,边做边提示; 2.专门性准备活动: (1)徒手练习 (2)步伐练习 1.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随老师绕场有序的进行慢跑; 2.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热身操; 3.快乐去学习,并注意安全避让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到位,认真模仿老师动作进行练习,反应迅速 组织:如图 1.认真听从老师的讲解与示范 2.全班学生在老师的口哨指挥下进行滑步练习 3.学生在滑步的同时读懂老师所表达的手势并大声的回答出来 要求:动作方向正确 ,反应迅速,声音洪亮 组织:如图 1.运动强度 80--100次/分 运动密度:75% 练习密度:50% 2.130-140次/分 运动密度 75% 练习密度 50% 1.能够遵守纪律,有序的进行 2.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基本部分 复习上节课内容: (1)一抛一接练习 (2)自抛自垫连续30个看谁最先完成。 (3)规定时间内的自抛自垫看谁垫得最多。 1.组织学生成散点式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讲解示范自抛自接动作 (2)口哨指挥并指导 (3)讲解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次数和在规定次数内完成的时间 (4)巡查并帮助纠错 1.复习自垫球 (1)听从老师的讲解与示范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抛自垫,并且大声的数出来垫了多少个?完成了的快速的举手 (3)学生尝试连续自抛自垫30个看谁最先完成 (4)学生在规定的时间(1分钟)里垫了多少个? (5)相互比赛,看谁抛的球不掉地上,并且垫的个数谁最多? 组织:如图 要求:主动积极,动作连贯协调,有竞争意识 要求:认真听讲,小组内积极完成,效果好 运动强度 140-150次/分 练习密度 50% 1.动作协调 2.用力顺序正确 3.判断准确 4.能够基本接住球 5.竞争意识强烈,正确对待输赢
二、新授: 学习移动正面双手垫球 (一)动作要领: 成半蹲姿势站立,两手掌根靠紧,两拇指平行,通过蹬地,伸膝,含胸,提肩,压腕快速移动,准确的迎向来球,将球击在击球部位上全身协调用力送出。 重点:垫球的部位准确移动迅速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二)过程 1、一抛一垫(移动中)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2.教师与学生两人一组示范 (提出问题a.击球的部位在哪儿?b.击球的时机是什么时候?C.用什么姿势接的球?) 3.讲解动作的重难点 4.指导学生分组练习 5.巡查并指导 1.观看老师的示范与讲解 2.两人一组间隔两米一抛一垫练习(移动中,5个球后互换) 3.相互交换抛接球 4.合作学习 5.互相鼓励与评价 要求: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体会动作要领,并且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相互帮助,学习,体会正确击球点以及协调用力 组织:如图 运动强度 140-160次/分 练习密度 50% 1.准确的抛好球 2.垫球前判断准确,击球部位正确 3.协调用力击球效果好
2.利用标志盘进行左右移动垫球(小组讨论并加大距离的移动正面双手垫球练习) 1.教师讲解示范 2.指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移动中的正面双手垫球 3.巡视指导、评价 1.观看示范 2.分成四个小组,布置场地 3.讨论怎样快速的移动与垫球并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两人一组间隔两米,分组练习(6个球后互换) 5.优秀学生展示 6.相互鼓励、评价、纠错 要求:判断准确,掌握好击球的时机,移动迅速,协调用力 组织:如图 运动强度 140-160次/分 练习密度 50% 1.起动快,步伐正确,2.能够快速的掌握移动的正确双手垫球
3.两人一组“隔网垫球” “ 1.教师讲解“隔网垫球”的动作要领并示范 2.指导学生分组练习情况 3.巡查评价纠错 4.区别对待,对个别技能差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心讲解与指导 1.听从老师的讲解与示范 2.小组合作练习“隔网垫球” 3.小组比赛:看谁垫的球不失误,动作协调正确 4.小组两人相互轮换做移动正面双手垫球(练习时间:4分钟) 组织:如图 练习要求:抛球的高度要正确,移动快,动作协调 运动强度 140-160次/分 练习密度 50% 1.移动迅速 2.判断准确 3.抛接配合到位
4.四人一组“隔网垫球” 1.教师讲解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自我创新练习方法 3.教师分组巡视并指导练习 4.纠正错误动作 5.评价 1.仔细听讲 2.找准自己所想要的项目与器材 3.组内自由组合自主练习 4.利用器材自我创新 5.帮助并积极自我评价 组织:如图 要求:组织迅速,积极参与,合作练习,相互鼓励 运动强度 140-160次/分 练习密度 50% 1.准确找位 2.完成移动的正面双手垫球较好 3.互相帮助与鼓励 4.有创新的自我练习方法
5.小组比赛 学生分成8个小组在各自场地利用标志杆进行小组组合比赛 1.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2.引导并启发学生 3.增加比赛的兴趣性 4.教师巡回指导并正面鼓励与评价 1.听教师讲解比赛的规则与要求 2.学生分组比赛(时间5分钟) 3.相互鼓励默契配合 主动积极有进取心 4.自我评价 组织:如图 要求:组内队员相互配合,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运动强度 140-160次/分 练习密度 50% 1.注意避免因抢同一个球发生安全事故 2.判断准确,接球稳,失误少。 3.配合默契,正确对待输赢
三、课课练— (2-4组) 发展弹跳能力的练习: 1.原地隔网纵跳击掌:所有学生分成8个小组依次站在排球网的两边,听到老师发出的信号时,两人一组迅速起跳击掌。 2.利用步伐移动起跳击掌的进行,依次完成2-4组 3.利用标志盘来回移动折返跑2-4组 1.教师讲解规则并示范 2.教师口令指挥,语言鼓励学生,激发运动热情,保证高水平完成 3.分组循环练习 4.巡视并纠正错误动作 1.听从指挥 2.要求快速完成场地布置 3.分组循环练习 4.相互鼓励 5.相互比赛看哪一组动作最快,完成最好。 组织:如图 要求:动作到位,达到运动效果,心肺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运动强度 140-160次/分 练习密度 50% 1.学生练习积极 2.反应迅速 3.配合默契,小组相互帮助
结束部分 一.放松拉伸 1.音乐《秋日私语》调整呼吸使身心逐渐放松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5.宣布下课 6.整理器材 1.教师领做 2.总结本节课内容并作评价 3.布置课后作业;课余时间练习移动滑步正面双手垫球。 4.宣布下课 1.集中注意力跟随老师做放松运动,并充分放松 2.学生自评并认真听老师总结 3.收回器材 组织:如图 要求:学生身心调节,动作到位,全身放松,认真总结,学生能自评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掌握情况,明确课后练习作业 运动强度 80-100次/分 运动密度 75% 练习密度 50% 1.动作舒展充分放松 2.认真总结
运动强度 140-160次/分
预计负荷 运动密度 75%
练习密度 50%
1.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巩固滑步移动动作,切实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并与滑步,移动相结合协调一致的完成动作。2.完成小步跑,高抬腿,俯卧撑等身体素质练习
课后练习 移动正面双手垫球练习80个/组,做5组
课后反思 本课中我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开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目的。我所教的内容为《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本堂课,我充分准备,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更注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通过多样的练习方式来培养本课我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开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目的。我所教的内容为《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本堂课我充分准备,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更注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通过多样的练习方式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以及相互学习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课堂上学生精神面貌和参与激情都非常好,师生的教和学生的学非常融洽。 学习软式排球的移动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学生的软式排球基础知识有可能薄弱,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但在教学的思路上还是要求寓教于乐,除了掌握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外,还要以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从本次课的学习结果看,85%的学生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15%的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能参加到基础比赛中。
其他
中小学体育教师现场课展评
安全应急预案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为了在本节课中有效的预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如下预案:
引发事故的原因:
1、对预防体育活动伤害事故认识不足;2、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3、运动技术上的缺点或错误;4、运动量过大;5、身体机能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参加体育活动;6、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组织方法有缺点;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8、场地设备不安全等。
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有些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中要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的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
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老师、紧急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现行急救;遇到重伤或者不能判断的伤情,应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急救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做出救治决定,并做好安慰工资。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做好相关记录,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5、由学生设施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根据相关规定,在第一时间报保险公司。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