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乙酸 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2 乙酸 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25 14:3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醋的来历

廿


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
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
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料叫“醋”。
第七章 第3节
乙酸
乙酸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我们食用的食醋,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3%~5%,山西陈醋含醋酸7%。
观察乙酸并联系生活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
俗 称:
颜 色:
气 味:
状 态:
熔沸点:
溶解性:
密 度:
无色
强烈刺激性气味
液态
易溶于水和乙醇
相对低
醋酸
稍大于水
(易挥发)
当气温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冰醋酸。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杀鸡鸭前20分钟,给鸡鸭灌一些醋,拔毛就容易了;
少量醋加水浸泡海带,可缩短涨发时间;
每天用40%的醋水溶液,加热后洗头防治脱发,头屑过多。
煨牛肉前加点醋,可使牛肉易酥;
烧煮羊肉加少量醋能除膻味;
你知道么?——醋的妙用
烧鱼时加醋,去除鱼腥味;
C2H4O2
或 CH3COOH
结构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C
H
H
H
H
O
C
O
O
CH3—C—OH
二、乙酸的分子结构
官能团:羧基,简写为 — COOH
1、食醋可以清除水壶中的少量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这是利用了乙酸的什么性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酸性强弱: CH3COOH>H2CO3
2CH3COOH + CaCO3 = (CH3COO)2Ca +H2O+CO2↑
思考与讨论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CH3COOH CH3COO-+H+
2 CH3COOH + CuO = (CH3COO)2Cu + H2O
1. 弱酸性
①使指示剂变色: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③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④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⑤与某些盐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酸的通性
2CH3COOH + 2Na →
2CH3COO Na +H2↑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酸性:CH3COOH>H2CO3
证明乙酸强于碳酸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醋酸
碳酸钠粉末
当稀醋酸滴入圆底烧瓶时,产生无色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与讨论
名称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
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2H5OH

遇石蕊溶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红
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OH
与Na2CO3 反应 不反应 反应
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CH3COOH>H2CO3>H2O>C2H5OH
乙酸、水、乙醇、碳酸的性质比较
含羟基
酸性
不仅有酸性,且酸性大于碳酸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
为什么呢?
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
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香醇,特别鲜美
溶液分层,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并能闻到香味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 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液面上 ,观察现象 。
乙酸乙酯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7--4]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梨、苹果和香蕉含有乙酸异戊酯
动植物油中含有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2. 酯化反应
CH3 C OH + H O C2H5
浓H2SO4
=
O
CH3 C O C2H5 + H2O
=
O
乙酸乙酯(香味)
可逆反应,
属于取代反应
官能团酯基
简写为 — COOR
R
O
C
O
碎瓷片防暴沸
导管在饱和Na2CO3液面上:防止倒吸
长导管冷凝、回流、导气作用
加物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
饱和Na2CO3作用
①溶解乙醇;
②中和乙酸;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酯的析出
浓硫酸:催化剂、吸水剂
酯化反应注意事项
小心加热: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
加热:加快反应速率,蒸出乙酸乙酯,提高乙酸转化率。
分离碳酸钠和乙酸乙酯:分液
浓H2SO4
O O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
CH3—C—OH+H—O—C2H5 CH3—C—O—C2H5 +H2O
浓H2SO4
=
O
O
3、乙酸和乙醇可能是以怎样的方式相互结合的呢?结合过程中乙酸和乙醇是如何断键的? 如何确定?
思考与讨论
可能一
可能二
酯化反应实质:
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浓H2SO4
=
O
CH3 C OH +H 18 O C2H5
CH3 C 18O C2H5 + H2O
=
O
通过同位素原子示踪法测知反应如下:
浓H2SO4
CH3COOH + HOC2H5 CH3COOC2H5+H2O
四、乙酸的用途
有机化工原料
农药
染料
醋酸纤维
香料
喷漆溶剂
医药
合成纤维
乙酸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乙酸的性质 化学反应方程式 键的断裂
1.酸性
2.酯化反应
酸性
酯化反应
CH3—C—O—H
O
CH3COOH CH3COO-+H+
CH3COOH + HOC2H5 H2O
+ CH3COOC2H5
浓H2SO4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