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1.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
2.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3.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诞生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国粹京剧等。
一、《红楼梦》
1、作者:
曹雪芹、高鹗
人物扫描:曹雪芹,名霑,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衣食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切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但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曹雪芹像
一、《红楼梦》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曹雪芹
清代(乾隆晚期)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红楼梦》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内容
4、地位
思想性强
(1)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以及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艺术性高
全书虽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一、《红楼梦》
3、艺术特色
黛玉
宝钗
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李紈
王熙凤
妙玉
史湘云
秦可卿
巧姐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金陵十二钗
个性鲜明
人物判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4、影响:
①歌颂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②艺术水平极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
至今,《红楼梦》已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5、传播
相关史事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官方严令禁止,但是民间广为流传,深受民众喜爱。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明清时期小说的社会氛围良好;
印刷术的空前发达为小说传播提供条件。
明清时期文化专制加强。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
(1)起源:
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2)特点:
集中体现了南曲、北曲的声腔,将文学形式与舞姿相结合。
(3)代表:
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相关史事:《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辞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的佳作。《桃花扇》借助秦淮歌伎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当时的观众在观看这两部戏时,多流泪感叹。清朝统治者认为这两部戏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
昆剧脸谱
昆剧传习所旧址
昆曲
过程 时间 具体情况(代表作)
起源 南宋
成熟
顶峰
衰落
明朝
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又称昆剧、昆腔。
代表作:汤显祖《牡丹亭》
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清朝前期
因循守旧,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
清朝中期
成为全国性剧种
明万历末
发展到顶峰
昆曲兴衰
走向衰落(原因?)
清朝前期
清中后期
因循守旧
作品庸俗
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
过程 具体情况(代表作)
背景 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赢得观众喜爱,誉满京城。
形成 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特点 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发展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2、京剧:
京 剧
生
旦
净
丑
四大行当
京剧脸谱
赤胆忠心
智勇刚毅
忠正耿直
奸诈狠毒
刚强豪爽
勇猛莽撞
四功:
五法:
唱 念 做 打
手 眼 身 法 步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正面角色。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
金色:神仙高人、猛将。
银色:神仙,妖怪。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
脸谱的色彩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申遗成功!
“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在美的欣赏之前,大多数西方人认为:京剧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罗伯特·里特尔于1930年首次看到京剧《国色天香》的评价
梅兰芳《国色天香》
经典走向世界
相关史事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 ;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
原因: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②经济上,工商业市镇繁盛,导致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推动市民文化的繁荣。
③科技上,明清两代书坊、印刷业迅速发展。
④文化上,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两手政策,客观上加强了小说创作的力量。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小说:
戏剧: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
昆曲(成熟: )
京剧(形成: )
明朝
道光年间
——国粹、国剧
清: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明:汤显祖《牡丹亭》
课堂小结
夯实基础
1.明清是中国小说的繁荣时期。下列小说作品中以白话文而非文言文写成,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来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成为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的是( )
A.《窦娥冤》 B.《牡丹亭》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中“小说”“贵族家庭”“爱情故事”等关键词并结合所学可知,《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与尖锐矛盾,是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C项正确;《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不属于小说,排除A项;《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不属于小说,排除B项;《儒林外史》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2.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 )
A.贴近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明代到清代昆曲流行于社会上层,江南士大夫也用昆曲以示高雅,说明昆曲属于上层文化和官场文化,这也是它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贴近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A项;昆曲流行于京剧之前,是京剧的渊源之一,京剧吸收了昆曲的部分元素,排除B项;昆曲是“官腔”“雅乐”且很受江南上大夫欢迎,这反映了社会上层的文化取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3.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新剧种“皮黄戏”,后来被称为“京剧”。这说明京剧( )
A.由多种剧种组成 B.在博采融合中创新
C.凸显了北京特色 D.扎根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可得出京剧吸收融合了地方戏,又加以创新,B项正确;京剧借鉴融合了多种地方戏的优点,不是由多种剧种组成,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北京特色,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京剧的形成中的融合与创新,没有涉及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4.京剧脸谱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它采用某种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红脸表示忠诚耿直、黑脸表示刚正不阿等。这说明京剧脸谱( )
A.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D.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寓褒贬、别善恶”“红脸表示忠诚耿直、黑脸表示刚正不阿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京剧的验谱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具有教化功能,B项正确;京剧脸谱艺术固化了人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认识,而不是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京剧脸谱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没有强调京剧脸谱艺术内容的来源,无法得出取材于宫廷生活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与社会伦理秩序关联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中国古代史
谢 谢!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