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 三 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实施生态修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情景导入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区的马用顺曾经是伐木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纪录,相当于一个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马永顺算过一笔账——这么多年,他大约采伐了36000多棵树。马永顺下决心还上这笔“砍伐账”。至2000年去世前,他带领全家义务植树5万多棵,成为植树模范。
伐木英雄和植树模范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角色为什么会融合在马永顺身上?我国发展战略转变对保障生态安全有什么意义?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生态退化的原因、表现、特点、危害措施分别是什么?
(在课本上画出来,用时3min)
(自主学习)
(限时背诵)
背诵以上内容,用时5min
(当堂反馈)
抽查背诵情况并完成校本教材p76知识点一
原因: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
表现: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课堂指导
原因: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
表现: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课堂指导
特点:通常是长期渐进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
影响1:导致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逐步下降。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会导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等后果。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
影响2:生态退化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措施:设定不同的目标,生态修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课堂指导
下图为某网络游戏中的一个画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画面中的情景如果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当地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降水增加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沙尘暴
2.该生态环境问题
带来的后果有( )
①林副产品短缺 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④造成土地沙漠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
二、实施生态修复
什么是生态修复?分成哪几类?概念是什么?工程措施的特点是什么?
(在课本上画出来,用时3min)
(自主学习)
(限时背诵)
背诵以上内容,用时5min
(当堂反馈)
抽查背诵情况并完成校本教材p76知识点二
二、实施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
自然恢复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如我国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等
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 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其中,工程治理措施见效快、成效好,是很多国家治理生态退化的主要方式
课堂指导
二、实施生态修复
课堂指导
我国是较早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国家之一
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自然恢复、人工修复或两者相结合的重要生态工程。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生态系统的恢复
“林都”伊春的觉醒
位于小兴安岭的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红松故乡”之称,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森林资源大量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功能下降严重,区域内旱涝、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由于长期忽视森林生态价值及自然更新规律,不合理采伐超过了森林最大更新能力,伊春市原始红松林遭到严重破坏,仅残存于丰林等自然保护区内
“林都”伊春的觉醒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
伊春林区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
所属林区的17个林业局中有12个无林可采,影响国家木材资源安全
林区4.9万人需要转岗安置,工资、养老保险、医疗费等拖欠现象一度十分严重,社会稳定面临考验
伊春是我国森林生态退化和资源枯竭的缩影
直到我国采取“天保”工程等森林保护措施,伊春等林区森林退化问题才得到有效抑制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伊春经历了从限伐到全面禁伐的过程,采取了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林场撤并和生态移民等生态修复措施
“林都”伊春的觉醒
伊春的森林覆盖率和木材蓄积量大幅提高,森林涵养水源、防治土壤侵蚀、改善大气质量等生态效益日益显著
伊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等多种措施,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了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天保”工程等森林保护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我国森林退化问题
但我国木材进口规模迅速扩大,国家木材资源安全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面临新的挑战
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西北地区草场退化比较严重,较为合理的自然修复措施是
A.封山育林 B.围栏封育 C.退耕还林 D.退牧还草
2.关于生态修复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措施见效快,成效好
B.已经完全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可进行自然恢复
C.大多数国家治理生态退化的主要方式是生物措施
D.对我国西南地区森林破坏采取的措施是围栏封育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修复是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过程
B.伏季休渔、封山育林都是自然修复手段
C.生物措施是生态修复见效快、成效好的主要方式
D.我国东北林区由伐林到保林的转变目的是生态修复
√
√
√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什么?保护措施是什么?区域如何划分?意义是什么?
(在课本上画出来,用时3min)
(自主学习)
(限时背诵)
背诵以上内容,用时5min
(当堂反馈)
抽查背诵情况并完成校本教材p76知识点三
课堂指导
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1、在自然保护区中,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
2、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课堂指导
按国际惯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执行不同的生态保护标准,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课堂指导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 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课堂指导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