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C
6.A 7.C 8.C 9.D 10.D
11.B 12.C 13.C 14.A 15.D
16.C 17.A 18.D 19.B 20.C
21.B 22.A 23.B 24.C 25.B
26.C 27.C 28.A 29.B 30.A
31.(1) X 隐性
(2)1/2
(3) 0 1
32.(1)氢
(2)遗传信息
(3)转录 细胞核 U
答案第2页,共2页哈尔滨市南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2023.5.18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50—12:00
一、选择题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B.家鸽的长腿和毛腿
C.小麦的抗锈病和不抗锈病 D.水稻的早熟和玉米的晚熟
2.下列关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中,不是配子中遗传因子组成的是( )
A.Er B.Rr C.YR D.HT
3.下列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的是( )
A.AaBbCc×aabbCC B.RrYy×RrYy C.MmNn×mmnn D.Aabb×aaBb
4.一个人视觉正常需要视网膜正常、视神经正常。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在他们的后代中,视觉不正常的可能性是( )
A.3/16 B.4/16 C.7/16 D.9/16
5.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全是高茎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C.紫花豌豆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 D.白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白花
6.基因型为AaBbee和aaBbEe(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种类最多有( )
A.12种 B.24种 C.36种 D.48种
7.雄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在显微镜下观察雄蝗虫精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说明此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分裂I中期 C.减数分裂II中期 D.减数分裂II后期
8.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 )
A.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交换 B.一个极体形成两个极体
C.细胞质均等分裂,产生四个卵细胞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9.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同源染色体
B.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来自父方或都来自母方
C.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大小一定是相同的
D.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10.如图所示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 )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减数分裂Ⅰ后期 D.减数分裂Ⅱ后期
11.受精卵是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受精卵中,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结构是()
A.核糖体 B.染色体 C.线粒体 D.中心体
12.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C.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有性别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
14.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B.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C.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D.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15.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16.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 )
A.噬菌体不含有蛋白质 B.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7.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RNA B.DNA C.蛋白质 D.染色体
18.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组成,构成两条长链基本骨架的成分是( )
A.蛋白质纤维 B.磷脂分子
C.磷酸和核糖 D.磷酸和脱氧核糖
19.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5′-GAATTC-3′,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 )
A.3′-CUUAAG-5′ B.3′-CTTAAG-5′
C.3′-CTTGAA-5′ D.3′-CAATTG-5′
20.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
B.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
C.DNA分子中A+T的量等于G+C的量
D.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21.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是()
A.DNA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C.复制时要整个DNA分子解旋后再复制
D.复制时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22.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方式为( )
A.半保留复制 B.全保留复制 C.分散复制 D.单链复制
23.下列有关DNA复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顺序是 ( )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合成⑤以两条母链为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A.①③④②⑤ B.③①⑤④②
C.①④②⑤③ D.③①④②⑤
24.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就是一段DNA分子 B.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C.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不同基因上带有的遗传信息相同
25.如图甲是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示意图,A和B代表两种不同的酶,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为解旋酶,B为DNA聚合酶
B.图甲中b链和c链(A+G)/(T+C)的比值相等
C.图乙中7表示胸腺密啶脱氧核苷酸
D.图乙中5和6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26.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化的是( )
A.细胞的全能性表达能力的大小 B.细胞内细胞器的数量
C.细胞内DNA的种类 D.细胞内mRNA的种类
27.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指的是( )
A.DNA中相邻的三个碱基 B.转运RNA中相邻的三个碱基
C.信使RNA中相邻的三个碱基 D.基因模板连中相邻的三个碱基
28.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 RNA 上 B.一条 DNA 分子上通常有多个基因
C.不同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不同 D.基因控制某种性状或生物功能
29.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影响生物体的相关性状
B.生物体的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0.小鼠AVY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导致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变化。这种现象叫作( )
A.表观遗传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
二、填空题
31.下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B、b表示),据图回答:
(1)人类红绿色盲症属于在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遗传病。
(2)Ⅲ8和Ⅲ10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3)若Ⅲ9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女孩患红绿色盲症的概率为__________。Ⅲ7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代的__________号个体。
32.如图代表两个核酸分子的一部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________键,它将DNA分子中的甲、乙两链连接起来。DNA分子中,这种化学键只能分别在碱基A与T、G与C之间形成,从而形成了互补的碱基对。
(2)如果比较黄瓜、家鸡、狗的DNA分子,可以发现其组成碱基都是四种,但每种生物的DNA链上,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这种碱基对的序列形成了每种生物独特的__________________(填“遗传信息”或“遗传密码”)。
(3)若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丙链,甲链上的碱基序列就转变成丙链上碱基序列。这一过程叫 _______________(填“转录”或“翻译”)。该过程主要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进行。该过程完成后,丙链上②处的碱基应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