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对数函数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
对数函数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会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2 了解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渗透类比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对数函数的概念、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2.教学难点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 :在4.2.1的问题2中,我们已经研究了死亡生物体内碳14的y随死亡时间x的变化而衰减的规律。反过来死亡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如何得知它死亡了多长时间呢?进一步地,死亡时间x是碳14的含量y的函数吗?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1)根据指数与对数的关系,由(x≥0)得到如图过y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0,)( ≤1)作x轴的平行线,与(x≥0)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就说明,对于任意一个y∈(0,1],通过对应关系,在[0,+∞)上,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和它对应,所以x也是y的函数.也就是说,函数刻画了时间x随碳14含量y的衰减而变化的规律.
同样地,根据指数与对数的关系,由( >0,且≠1)可以得到( >0,且≠1),x也是y的函数.通常,我们用x表示自变量,表y示函数.为此,将( >0,且≠1)中的字母x和y对调,写成yx( >0,且≠1).
(3)追问:你能类比指数函数定义来定义上面的函数关系吗?
对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y=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定义域是(0,+∞).
设计意图:通过对指数函数回顾,类比得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问题2: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对数函数?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三看:一看系数,对数符号前面的系数为1;二看底数,对数的底数是不等于1的正的常数;三看真数,对数的真数仅有自变量x。三者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
问题3:求对数型函数的定义域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师生活动:(1)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求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定义域问题时,要注意对数函数的概念,若自变量在真数上,则必须保证真数大于0;若自变量在底数上,应保证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
(2)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解: (1)因为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
(2)因为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
设计意图:求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发展学生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问题4:对数函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吗?
师生活动:(1)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例2 假设某地初始物价为1,每年以5%的增长率递增,经过y年后的物价为x.
(1)该地的物价经过几年后会翻一番?
(2)填写下表,并根据表中的数据,说明该地物价的变化规律.
解:(1)由题意可知,经过y年后物价x为,
即( ∈[0,+∞)).
由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可得y= ∈[1,+∞).
由计算工具可得,当=2时,≈14.
所以,该地区的物价大约经过14年后会翻一番.
(2)根据函数y= ∈[1,+∞).利用计算工具,可得下表: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该地区的物价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但大约每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在逐渐缩小.
问题5:回忆本节课的内容,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什么?
如何求对数型函数的定义域?
师生活动:老师提问同学作答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进行知识内化。
五、目标检测设计
课堂检测
1.设(且),若,则( ).
A.2 B. C. D.
【答案】C
【详解】因为(且),,
所以,即,解得,
所以,
所以.
故选:C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了对数函数表达式的求解,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下列函数是对数函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由对数函数的定义:形如且的形式,则函数为对数函数,只有D符合.
故选D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定义,需掌握对数函数的定义.
3.一般地,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答案】
【详解】根据对数的真数大于零,得到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4.如果函数对任意的正实数a,b,都有,则这样的函数可以是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详解】由题意,函数对任意的正实数a,b,都有,
可考虑对数函数,满足,
故答案为:.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抽象函数的解析式和性质,注意条件的特点,即乘积的函数值为函数值的和,着重考查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5.求函数的定义域.
【答案】
【详解】由题设可得,解得.
故所求定义域为:.
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131页练习1,2,3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