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单元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冬候鸟指冬季飞往气候较暖地区(纬度较低地区)过冬,次年春季飞往纬度较高地区繁殖,幼鸟长大后,又飞临原地区越冬的鸟类。夏候鸟是指春季或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季再飞回原地区的鸟类。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对兰州市中心城区银滩湿地公园、兰州植物园、白塔山公园(典型的人文公园)和五一山省级森林生态公园个公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5种。下图为调查区域鸟类居留型占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兰州市的冬候鸟最可能来自( )
A.云贵高原 B.加拿大 C.西伯利亚 D.南亚
2.与其他三个公园鸟类物种多样性相似度最低的是( )
A.银滩湿地公园 B.兰州植物园 C.白塔山公园 D.五一山省级森林生态公园
3.留鸟占比最高的公园最可能是( )
A.银滩湿地公园 B.兰州植物园 C.白塔山公园 D.五一山省级森林生态公园
和田河是塔里木河四大源流之一,也是唯一一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生态走廊的河流,流域上游由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发源于昆仑山)与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两支流组成。近30年来,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下图示意和田河流域玉河和喀河的降水、冰川径流、气温年代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和田河流域的冰川径流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 )
A.气候冷干化 B.气候冷湿化 C.气候暖干化 D.气候暖湿化
5.对冰川消融产生抑制作用的有( )
①全球变暖②降水增加③保护森林和人工造林④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玉河与喀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强度不同 B.发源山系不同 C.地表径流速度不同 D.植被分布不同
湿地候鸟的迁徙受气候条件等影响。草海是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以水草繁茂而得名。黑颈鹤为世界上唯一在高原生产、繁殖的鹤类,每年有大量的黑颈鹤从青海等地飞到威宁草海,黑颈鹤到草海的季节,当地多阴雨绵绵的天气。下图为黑颈鹤越冬区域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黑颈鹤在草海栖息的时间段( )
A.3-5月 B.5-7月 C.7-10月 D.11月至次年3月
8.黑颈鹤在草海越冬时,影响当地气候的天气系统是( )
A.准静止锋 B.印度低压 C.暖锋 D.冷锋
下表为三个年份我国城市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城镇人口比重(%) 城区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万人道路长度(公里) 出租汽车数量(台) 人均公园绿地(平方米) 生活垃圾(吨)
2010 49.95 40058 2209 7.5 98.6 11.2 15805
2015 56.1 52102 2399 7.9 109.2 13.3 19142
2019 60.6 60312 2613 8.8 110.2 14.4 24206
9.由表格可以推测,2010年后我国城镇建设( )
A.城镇化水平增长缓慢 B.城镇土地利用率降低
C.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差 D.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0.城镇交通拥堵现象一直未能有效缓解。导致交通拥堵的直接原因最主要是( )
A.人均道路资源减少 B.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C.城镇绿地占用空间扩大 D.汽车数量增长过快
11.实现垃圾减量化是缓解垃圾围城现象的有效措施,下列能减少垃圾产量的有效方法是( )
A.分类回收 B.焚烧发电 C.集中填埋 D.压缩存放
下图是一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若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引起的,则( )
A.甲是暖流,自北向南流 B.甲是寒流,自南向北流
C.乙是暖流,自北向南流 D.乙是寒流,自北向南流
13.若该图为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则该海域可能位于( )
A.横跨在赤道南北 B.北太平洋东岸 C.北美洲东海岸 D.澳大利亚西海岸
14.为使我国碳达峰时的峰值下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加快发展新能源 C.限制交通发展 D.缩减生产规模
二、单选题
下图为某年某日0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正常年份情况下,该日最可能接近( )
A.立夏 B.春分 C.大寒 D.立秋
16.据图推断( )
A.甲地气流辐散,吹西南风 B.乙地气压升高,阴雨连绵
C.北京可能大风、沙尘天气 D.北方地区发生大范围雾霾
三、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洲最大半岛,位于美洲大陆最东端。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半岛上冰川广布。半岛地表起伏不大,海拔不高,为300米~900米的低高原,海岸线曲折交错,多峡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拉布拉多半岛河流、湖泊众多,沼泽地广布,河流多源出中部,常与湖泊、瀑布串连,并各自入海。半岛沿岸航线繁忙,是北美大陆东岸重要的航线要道。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半岛各个产业发展也深受影响。下图为拉布拉多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拉布拉多半岛地表起伏较小的主要原因。
(2)分析拉布拉多半岛上沼泽地广布的主要成因。
(3)简述甲海域海上航行船只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
(4)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拉布拉多半岛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桐花树为低矮灌木,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红树林树种中的广布种,素有“海上森林”之称。桐花树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耐淹,耐盐。南流江是广西独流入海第一大河,有⑤条支流在合浦县城西南入海。下图示意南流江河口桐花树2019年分布范围及潜在分布区。
(1)指出桐花树分布区的主要河流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推测桐花树潜在分布区在甲地区较集中而在乙地区却极少分布的主要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川若尔盖草原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一个相对下沉的低凹地,该地区分布着我国较大的泥炭沼泽型湿地。若尔盖草原湿地被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黄河流经这里后,枯水季节径流量能够增加约45%。目前,若尔盖草原湿地正在无情地退化,鼠害、虫害频繁发生。沙漠化侵吞了若尔盖草原上湿地大量的草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下图为若尔盖草原湿地位置示意图。
(1)分析若尔盖草原湿地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
(2)分析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的原因。
(3)分析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4)说明防治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的措施。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淹没的危险。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久冻土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海冰包围。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一年中海冰存在时间减少,沙坝面积不断缩小。下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1)分析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
(2)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及沙坝面积缩小对小镇安全的影响。
(3)有人建议将居民全部搬迁到大陆,对此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分析】1.冬候鸟指冬季飞往气候较暖地区(纬度较低地区)过冬,次年春季飞往纬度较高地区繁殖,幼鸟长大后,又飞临原地区越冬的鸟类。兰州市的冬候鸟来自比兰州市纬度更高的地区,云贵高原和南亚地区比兰州市纬度低,AD错误;加拿大纬度虽然比兰州市较高,但由于中间隔着大洋,中途太遥远,中间缺少栖息地,不可能来自加拿大,B错误;西伯利亚比兰州纬度高,且都在亚欧大陆,途中有湿地可以做为栖息地休息,C正确,故选C。
2.银滩湿地公园是四个研究地中唯一具备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公园,公园内鸟类主要以水鸟为主,其他三个公园都是森林生态公园,因此银滩湿地公园与其他三个公园鸟类物种多样性相似度最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白塔山公园为典型的人文公园,有着众多历史文化建筑和观光道路,导致公园绿化面积较小,适宜鸟类栖息的场所远少于其他公园,人流量极大且环境较为嘈杂,对鸟类的栖居影响很大,此地多为可良好适应人类活动影响的常见城市鸟种,因此留鸟占比最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有以下三个指标:①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②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③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4.D 5.C 6.B
【分析】4.读图可知,该流域近30年来,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也明显增加,冰川径流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气候暖湿化,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由图中可知,冰川径流量与气温变化和降水变化趋势相关,全球变暖有利于冰川融化,加速冰川消融,①错误;降水增加,冰川补给量增加,能抑制冰川消融,②正确;保护森林和人工造林,增加植被对二氧化碳的消耗,缓解全球变暖,抑制冰川消融,③正确;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减缓全球变暖,抑制冰川消融,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读图可知,玉河与喀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降水差异上,都位于高山区,人类活动都较小,A错误;都是河流的源头,山区河流落差大,地表径流速度差别不大,C错误;都位于高山上的积雪冰川带,都没有植被分布,D错误;但两河发源的山系不同,地形对山地降水的影响下,降水量的变化差异较大,B正确。故选B。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球处于温暖时期,气温呈现上升趋势;②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火山爆发等影响到气温的变化。2、人为原因:①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气温室气体总量增多;②森林的破坏,减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7.D 8.A
【分析】7.由图文信息可知,青海海拔较高,纬度高,冬季寒冷,由图可知,草海纬度较低,黑颈鹤在秋末冬初需要到南方温度较高的地区越冬,在春节气温回升返回,因此在草海栖息的时间段是大概在11月至次年3月左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由材料“黑颈鹤到草海的季节,当地多阴雨绵绵的天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宁受昆明(贵阳)准静止锋影响,阴雨绵绵,A正确;印度低压是夏季时的天气系统,B错误;暖锋出现连续性降水,多发生在春季;冷锋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冷锋和暖锋多在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对云南影响小,不会使云南出现阴雨绵绵的天气现象。CD错误。故选A。
【点睛】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①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③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④低压控制:阴雨天气,风力较弱。⑤准静止锋:阴雨绵绵。
9.D 10.D 11.A
【分析】9.读表格可知,城镇化水平增长较快,A错误;该城镇人口密度在增大,土地城镇化率速度在降低,土地利用率提高,B错误;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在增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C错误;万人道路长度在增长,说明城镇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D正确。故选D。
10.导致交通拥堵的直接原因最主要是汽车数量增长过快,D正确;人均道路资源在增大,A错误;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不是交通拥堵直接原因,且不一定必然出现城市交通拥堵,B错误;城镇绿地占用的空间是公园地区,不占道路地区,对交通拥堵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11.读表格可知,城镇生活垃圾增量迅速,实现垃圾产量减少的最有效方法是分类回收再利用,使垃圾实现资源化、减量化,A正确;焚烧发电、集中填埋和压缩存放都只是处理垃圾的方法,不影响垃圾产量,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生活中的垃圾可以被分类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很多地方都实行着垃圾分类的政策,就是为了循环利用那些可以再次利用的生活垃圾,减少污染。
12.D 13.B 14.B
【分析】12.若等温线弯曲由洋流引起,则等温线凸向与洋流流向一致,由此判断出甲自南向北流、乙自北向南流;图中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判断出图示区域在北半球,所以甲为暖流,乙为寒流。综上所述得出:甲为北半球暖流、自南向北流;乙为北半球寒流,由北向南流,D对,A、B、C错。
13.图中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判断出图示区域在北半球,A错、D错;若图中为大洋等温线,则甲为暖流、乙为寒流。如果该海域位于北太平洋东岸,则甲为阿拉斯加暖流、乙为加利福尼亚寒流,B对;如果该海域位于北美洲东海岸,则洋流分别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C错。
14.为了缓解老龄化,我国已经采取了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A错;加快新能源发展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从而减少碳排放,B对;限制交通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C错;缩减产业规模不利于就业及经济发展,D错。
【点睛】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为寒流。
15.B 16.C
【分析】15.由气温值可知,华北平原气温在14.4℃,比较温暖,且有冷锋活动,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由此可以判断最可能是春分时节,B正确;立夏时节,北方气温已经较高,可达25℃以上,A错误;大寒时,冬季,北方气温在0℃以下,C错误;立秋时节,北方温度仍较高,且秋季,多受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天气晴朗,风力较小。D错误。故选B。
16.据图推断,甲地在高压中心偏南的位置,气流辐散,吹偏北风,A错误;乙地位于冷锋前,天气晴朗,B错误;北京此时位于冷锋后,且风力较大,可能出现大风、沙尘天气,C正确;北方地区此时大部分地区风力较大,不会出现雾霾天气,D错误。故选C。
【点睛】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17.(1)拉布拉多半岛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壳升降作用弱;形成时间早,长期受冻融、风化、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影响显著,地势趋于平缓。
(2)拉布拉多半岛冰川侵蚀作用严重,湖泊、河流众多;该半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湿度很大;地下冻土层存在,阻止了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而形成众多的沼泽地。
(3)甲海域地处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大气能见度降低;来自高纬度的冰山随拉布拉多寒流漂流到甲海域,严重威胁该海域航行安全。
(4)有利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当地冻土解冻,沿岸海冰融化,航运业和渔业及外贸得以发展;河流封冻期缩短,通航时间延长;气温上升,森林带北移,林业和种植业范围和规模扩大;有助于当地资源开发等。
不利影响:途径沿岸的船舶增加,会导致海上污染加重;气温上升,将会危及冷水鱼生长与繁殖,影响渔业生产;气温上升会导致森林病虫害增多等。
【分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地表形态的形成的内外力作用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地区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力角度来说,拉布拉多半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在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壳升降作用弱;从外力角度来说,拉布拉多岛形成时间早,分布在北纬50度以北地区,纬度较高,冻土广布。半岛上冰川广布,长期受冻融、风化、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影响显著,久经侵蚀,地势趋于平缓。
(2)读图并结合材料“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半岛上冰川广布”可知,拉布拉多半岛冰川侵蚀作用严重,湖泊、河流众多;该位于北纬50度以北,北临北冰洋,受极地冷气流的影响,该半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湿度很大;由材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可知,年降水量较大;纬度较高,气温低,地下冻土层存在,阻止了地表水下渗;由材料“半岛地表起伏不大,海拔不高”可知,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而形成众多的沼泽地。
(3)读图并结合材料“半岛沿岸航线繁忙,是北美大陆东岸重要的航线要道”可知,甲海域位于重要航线要道,但甲海域地处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洋流会影响上方的空气,暖流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湿润,寒流上方的空气相对寒冷干燥。寒暖流交汇处,上空的空气也会发生交汇,形成弱的锋面,由于暖气流密度相对小,于是便会被抬升,形成锋面云系以及锋面雾;而当暖空气流经寒流上面时空气冷却也会形成大面积的平流雾,在海上产生的这两种雾统称为海雾,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航运;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融化断裂形成海上漂浮的冰山,来自高纬度的冰山随拉布拉多寒流漂流到甲海域,严重威胁该海域航行安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变暖对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要从农业、工业、航运业等方面分析。从农业角度来说全球气候变暖,使当地冻土解冻,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使较高纬度地区冷湿土壤相对暖干,从而利于耕作业的发展,使种植业范围和规模扩大;土壤条件改善,气温升高,较高纬度地带可以有利于森林生长,使森林带北移,林业范围和规模也会扩大 ;全球变暖,使沿岸海冰融化,航运业和渔业及外贸得以发展;河流封冻期缩短,通航时间延长;从工业角度,全球变暖有助于当地资源开发和工矿业发展等。全球变暖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极冰融化,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途径沿岸的船舶增加,会导致海上污染加重;全球变暖气温上升,使海水温度也会上升,冷水鱼生存环境可能发生改变,将会危及冷水鱼生长与繁殖,影响渔业生产;气温上升,有利于虫卵越冬,会导致森林病虫害增多,影响林木的生长等。
【点睛】
18.(1)河流地貌类型:河口三角洲;成因:南流江的5条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合浦县城西南流入海洋时,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5条支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
(2)甲地区为河口浅滩,受河流和潮汐综合作用,水流速度较慢,泥沙沉积作用明显,滩涂向海发育较快,滩涂面积增加明显,成为桐花树潜在分布区。乙地区为江心洲,周围水流速度较快,泥沙沉沙少,滩涂发育缓慢,且大部分地区已被桐花树所覆盖。
【分析】(1)
根据材料“桐花树为低矮灌木,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红树林树种中的广布种,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南流江是广西独流入海第一大河,有⑤条支流在合浦县城西南入海”,结合图示,桐花树分布区的主要河流地貌类型是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是广西省位于两广丘陵地形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经上游地区时,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河流含沙量大,南流江的5条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合浦县城西南流入海洋时,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5条支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
(2)
根据材料“桐花树为低矮灌木,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红树林树种中的广布种,素有“海上森林”之称。桐花树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耐淹,耐盐”并结合图示可知,桐花树主要分布在海岸带浅滩中。甲地区为河口浅滩,受河流和潮汐综合作用,水流速度较慢,泥沙沉积作用明显,滩涂向海发育较快,滩涂面积增加明显,并且邻近2019年桐花树分布大范围区,树种扩散影响下有可能成为桐花树潜在分布区。乙地区为江心洲,周围水流速度较快,泥沙沉积少,滩涂发育缓慢,且大部分地区已被桐花树所覆盖,原有桐花树分布面积小,树种扩散较慢。因此乙地区极少分布。
【点睛】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红树林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海岸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还具有药用价值。
19.(1)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相对周边地区较低,排水不畅;降水量较大;地下有冻土层,阻滞水分下渗。
(2)气候变暖,地表水蒸发加速;草原鼠害、虫害严重;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在草地上不合理地采挖药材和开采矿产(泥炭)。
(3)导致草原供给服务功能下降,直接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生态功能下降,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对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4)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以草定畜,畜草平衡,对草场实施轮牧管理;采取多种方法造林治沙、防风、护牧;封育和补播退化草场;保护鼠类天敌,对草原鼠虫害进行防治,稳定草原大环境;禁止不合理的采挖活动。
【分析】本题以若尔盖草原湿地为背景,涉及沼泽成因、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影响、措施相关知识,考查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
(1)沼泽的成因一般从来水量大和排水不畅两方面分析。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降水量较大,河流来水量较大;地势相对周边地区较低,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弱,水分损耗少;气温低,有冻土层,阻滞水分下渗。
(2)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的原因包含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草原鼠害虫害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放牧及不合理的采挖药材和开采泥炭,破坏地表植被,导致草地退化、沙化严重,且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恢复能力差。
(3)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从草原湿地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草原湿地退化,对黄河的调节能力减弱,影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受到影响,不利于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防治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的措施需要结合其退化的原因,从恢复草原生态入手进行分析。当地草原湿地退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及草原虫害、鼠害严重,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加强对草原牧场管理,对于已经退化的草场,及时封育与补播;对草原鼠害、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对鼠类天敌的捕杀,使草原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加强管理,禁止乱采乱挖;多管齐下,提高植被覆盖率,治沙、防风、护牧。
【点睛】
20.(1)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沙坝被淹没面积增大;海水结冰期缩短,侵蚀时间变长,沙坝边缘坍塌严重;大陆河流流量增大,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永久冻土层变薄,沙坝易被侵蚀。
(2)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生存空间缩小;气候变化导致小镇淡水等资源的数量减少和稳定性降低,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
(3)赞同:全球变暖是长期变化的结果,沙坝海拔低,随着海水侵蚀加强和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将吞噬沙坝;沙坝沿岸建设海堤费用很高,且效果差。
不赞同:离大陆较远,海水阻隔,举镇搬迁不便;搬迁费用很高;对居民心理和生活方式影响大,阻力大。
【分析】本题以基瓦利纳小镇为载体,考查沙坝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生态移民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1)
全球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沙坝被海水淹没面积增加;全球变暖,冻土融化,沙坝易被侵蚀,导致面积不断缩小;全球变暖,海水结冰期缩短,侵蚀时间变长。读图可知,沙坝东侧离大陆近,大陆上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洋,且河流上游多积雪冰川,全球变暖,冰雪大量消融,大陆河流流量增大,流水侵蚀增强。
(2)
全球气候变化对小镇安全的影响主要从生存空间和资源短缺方面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沙坝面积继续缩小,小镇沿海低地被淹没,人们的生存空间缩小;小镇空间减小,其淡水等资源的存储空间减小,导致淡水等资源的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稳定性降低,加剧了资源短缺,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等,威胁小镇的安全。
(3)
该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若赞同:全球变暖仍在继续,是一种长期变化,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继续上升,海水侵蚀加强,沙坝继续缩小,直到消失;由材料可知,沙坝沿岸建设海堤费用很高,且易被海浪摧毁,效果差,故小镇居民应全部搬迁到大陆。若不赞同:由图可知,小镇离大陆较远,中间有水域阻隔,举镇搬迁不便,搬迁费用很高;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举镇搬迁对居民心理和生活方式影响大,部分居民会拒绝搬迁,阻力大。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