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3 2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弃风是指在风电行业发展过程中,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近年来在我国风电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弃风问题日趋严重。据此结合我国风能资源及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T地风能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起伏大 B.温度变化小 C.地形闭塞 D.海拔过低
2.近年甘、新、吉、内蒙古等省区弃风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国能源供过于求 B.电网输电能力不足 C.风电开发破坏生态 D.风电价格较火电高
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利用率高 B.资源丰富 C.人口过多 D.气候湿润
4.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
A.贵州 B.上海 C.内蒙古 D.青海
2021年4月7日,“海牛Ⅱ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获取可燃冰样品。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物质,属于新能源。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可燃冰根本能量来源不同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生物能 D.地热能
6.“海牛Ⅱ号”下钻最深处位于( )
A.地核 B.地慢 C.软流层 D.地壳
7.钻机从海面下沉至钻井最深处的过程中( )
A.海水温度逐渐升高 B.海水密度不断减小
C.穿过的水圈具有连续但不规则的特点 D.穿过的水圈和岩石圈均属于内部圈层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的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距海较远,降水量较少
C.③地资源型缺水 D.④地工业用水量大
9.解决①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工降雨 B.跨流域调水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修建梯田
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
A.风能、太阳能 B.核能、太阳能 C.核能、潮汐能 D.风能、地热能
11.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
A.纺织工业 B.电子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
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下面为运城盐池相关区域和护宝堤堰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运城盐池晒盐的主要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关于护宝堤堰体系中各部分对盐池的保护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堤——蓄洪和滞洪的作用 B.渠——导流和分洪的作用
C.河——供水和泄洪的作用 D.滩——阻挡隔离山洪作用
目前,风电成本和电价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明显偏高。世界风能理事会在2007年发表观点认为:“风电制造成本下降,60%依赖于规模化发展,40%依赖于技术进步。”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与火电相比,风电开发( )
A.不受地域限制 B.技术成熟,规模大 C.成本低,市场大 D.绿色能源,基本无污染
15.火电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
①煤炭资源价格上涨②劳动力价格不断增加③设备价格不断上涨④环保成本不断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读自然资源作用强度与社会发展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甲、乙分别表示( )
A.气候资源、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C.生物资源、地热资源 D.劳动力资源、科技
17.随着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B.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C.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
D.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五彩滩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部,额尔齐斯河谷,当地多西北风(西风),大风日数多,建有大型风力发电网站。
材料二:下图为额尔齐斯河部分流域分布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当地风速大主要原因。
(2)简述当地风能开发不利因素。
(3)有人建议在当地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中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列举两种中亚丰富的新能源。
日本也从中亚进口部分石油。
(3)日本河流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水能,简述其水能丰富的原因。
(4)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试分析原因。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宁波一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再超10亿吨,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的地位,港口排名实现全球“十连冠”;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600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
材料二:某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迎来本年度最大的潮水。浙江省海宁市沿江一线盛景,共吸引了超过15.7万游客驻足观看。
(1)轮船进出港时如何利用潮汐?
(2)试分析我国在杭州湾开发“潮汐能”的原因。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被称为“世界锡都”,其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后来逐渐聚集于山麓地带。较长一段时间里马来西亚是世界著名的锡矿开采地与矿产加工工业重要地区,其主要产品为金属锡。近年来,“锡矿地带”出现产业危机,当地一方面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锡矿用于加工生产金属锡并出口,另一方面,一大批其他工业部门代之而起,已向“制造地带”转化。下图为马来西亚锡矿分布图。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马来西亚山麓富集锡矿的成因。
(2)简述当地锡矿加工工业多分布在河流沿线的原因。
(3)作为曾经的锡矿产地,马来西亚近年来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锡矿用于加工生产金属锡并出口,试说明这种经济行为的原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T地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盆地内部地表起伏较小,A错误;塔里木盆地地表多为沙砾,温度变化大,B错误;塔里木盆地虽距冬季风源地较近,但四周为高大山脉,风力小,因而风能资源相对贫乏,C正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整体海拔较高,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2.甘、新、吉、内蒙古等省区虽然风能资源集中、规模大,但是西北地区人口稀少,工业落后,当地用电市场规模小,生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当地接纳能力不足;而西北地区技术落后,跨区域输电能力不足,导致弃风率较高,B正确。我国总体上能源需求量非常大,没有供过于求,A错误。风电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且价格较火电低,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主要的风能丰富区:“三北”风能丰富带、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地区、海拔较高的风能可开发区、海上风能丰富区。
3.A 4.B
【解析】3.由于科技较发达,因此资源利用率高,经济发展水平远超过当地资源拥有水平,故资源诅咒系数较低,A正确;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资源分布较少,故B错;根据资源诅咒系数定义可知,人口众多以及气候湿润不是影响资源诅咒系数的主要原因,故CD错。故选A。
4.阅读图文材料,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反之高速发展的程度越低。上海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各种矿产资源最少,所以是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省区,B正确;其他三省区矿产资源都比上海丰富,但是经济却欠发达,科技水平也较低,故资源诅咒系数较高,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经济却是东部区域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中西部区域经济较落后。
5.D 6.D 7.C
【解析】5.据材料“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物质”属于化石燃料,其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的形成过程都与太阳辐射能有关,ABC错误;地热能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D正确。故选D。
6.“海牛Ⅱ号”下钻最深处位于水下2000+231米处,而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是6000米左右,故仍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D正确;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以下,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BC错误。故选D。
7.钻机从海面下沉至钻井最深处的过程中,海水深度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海水密度不断增加,AB错误; 穿过的水圈具有连续但不规则的特点,C正确;穿过的水圈属于外部圈层,岩石圈属于内部圈层,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
8.C 9.B
【解析】8.①地位于华北地区,农业用水量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②地距海较远,降水量较少,B正确,不符合题意;③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C错误,符合题意;④地位于重庆市,工业用水量大,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9.人工降雨需当地水汽含量充足,且需满足一定的气象条件,不能作为长期有效的措施,且华北地区缺水主要在春季,春季空气水汽含量小,人工降雨效果较差,A错误;①地区为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B正确;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C错误;修建梯田可减少水土流水,但不能增加水资源量,①地主要位于华北地区,地形平坦,梯田主要修建于缓坡丘陵处,D错误。故选B。
【点睛】水资源短缺按成因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当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导致的水资源短缺为资源型缺水,因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导致的水资源短缺为水质型缺水。
10.A 11.D
【解析】10.据图所知,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A对。青海经济技术水平低,不适宜核能发展,B错。地热能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C、D错。故选A。
11.根据材料,青海省油气资源丰富,能源过剩,适宜发展高耗能工业,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D对。纺织工业、电子工业、食品加工工业耗能少,不适宜解决能源过剩问题,A、B、C错。故选D。
【点睛】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这些能源。
12.B 13.B
【解析】1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风起,盐始生”,南风是指夏季东南季风。该地位于山脉的西北侧,即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加上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是一年中晒盐的最佳时间,B正确。冬春秋三个季节都没有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因此没有夏季适宜,ACD错误。故选B。
13.该地获取盐的主要方式为晒盐,为了便于晒盐,盐池中的水分不应过多。因此堤的作用不是蓄洪和滞洪的作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盐池位于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容易积水,因此堤的主要作用是阻挡隔离山洪,减少洪水进入盐池,A错误。堤外有滩,滩类似与滩涂,植被少,所以滩应该是山洪暴发时用于蓄洪和滞洪的作用,滩地势低洼,难以隔离山洪,D错误。由于滩的蓄洪和滞洪能力有限,不能容纳太多洪水,所以应该有一个分流渠道,滩外有渠,渠可以将山洪引到外部河流,起到导流和分洪的作用,B正确。河流应该是为洪水提供泄洪通道,不是往池内供水,C错误。故选B。
【点睛】盐场的自然区位:1地形:地形平坦;泥质沙滩;有大面积的滩涂;2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或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或地处背风坡)。
14.D 15.C
【解析】14.相对于火电,风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小。但受到地域限制,无风地区无法进行风力发电。当前风力发电规模较小,由材料可知,目前风电成本和电价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明显偏高。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近年来煤炭价格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也要求环境治理设备投入增加,增加环保成本,这些都会加大火电成本,①④正确。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火电成本影响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价格会逐渐降低,②③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火电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煤炭,由于煤炭价格上升,且火电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成本高,故火电成本不断上升 。
16.B 17.A
【解析】16.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图示乙在工业社会的作用较强,为金属矿产资源和能源,B正确;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在农业社会作用较强,A错误;生物资源、地热资源在工业社会的作用较弱,C错误;劳动力资源、科技不是自然资源,D错误。故选B。
17.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A正确;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依赖越来越小,D错误,借助交通运输等措施,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弱,B错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C错误。 故选A。
【点睛】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和不均衡性。其中可再生资源具有明显地带性地理规律,矿产资源独具地质规律。2、许多自然资源之间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3、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却可不断扩展和提高的。
18.(1)河谷向西敞开,受西北风(或西风)影响强,风速大;河谷地形平坦,阻力小;河谷地形,狭管效应强,加强风速。
(2)风沙天气多;资金、技术条件有限;人口少,市场需求小;交通等基础设落后等。
(3)赞同:当地风力资源丰富;发展风力发电可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增加就业;促进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任答3点得6分,只答赞同不给分)
不赞同:当地人口少,对能源需求少;风力发电不稳定;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可能造成植被破坏,引起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分析】本题以额尔齐斯河部分流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地形对风速的影响、风能开发的影响因素、风力发电的利弊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当地盛行西风,而当地河谷是向西敞开的,受西北风(或西风)影响强,风速大。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地表对风力削弱作用较小,西风穿过河谷,受峡管效应影响,风速加强。
(2)当地自然环境恶劣,风沙天气多,加速设备的老化,使用成本高;当地经济落后,资金、技术条件有限,居住人口少,风电市场需求小;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成本高。
(3)赞同可从当地风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就业、脱贫攻坚、国家政策等角度分析,不赞同主要从风电的不稳定性、以及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等角度分析。赞同:当地风力资源丰富,发展风力发电能够有效利用当地的风力资源,为当地提供风力发电,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开发风能产业,能够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助力当地脱贫攻坚;能够有效相应国家政策扶持,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不赞同:当地人口稀少,对能源的需求较小;风力发电的技术门槛较高,维护成本高,难度大,资金回收周期长,而当地资金、技术有限; 当地基础设施落后,风电发展与电网规划和建设不协调;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可能造成植被破坏,引起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19.(1)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温带)、亚洲中部。
(2)太阳能、风能。
(3)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山地丘陵到平原的过渡地带,落差大。
(4)农业技术先进;人多地少;以水田为主,季风降水不稳定;地块小。
【分析】本大题以中亚位置示意图及日本区域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能源及其分类、河流水文特征、农业发展方向及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由图可知,中亚主要位于35°N~55°N,50°E~85°E,可知中亚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纬度,地处温带。由所学亚洲区域知识可知,中亚位于亚洲中部。
(2)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中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气候干旱,降水少,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
(3)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可从流量及流速两方面进行分析。日本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且气候的海洋性较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日本为岛国,岛屿中部为山地,沿海为平原,由山地丘陵到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故日本河流的水能资源丰富。
(4)日本的农业技术先进,且人多地少,需侧重生物技术提高单产,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日本农业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需注重水利。日本的工业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但日本多岛屿,地块小,故其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
20.(1)进港、出港时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
(2)杭州湾潮汐能丰富;沪宁杭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市场需求量大,开发潮汐能,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以宁波舟山港和钱塘江潮为材料,涉及海洋潮汐现象、成因及其利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轮船进港、出港时应选择高潮位,此时航道较深,有利于航行;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以便充分利用潮汐涨落,既节省燃料,也有利于航行安全。
(2)杭州湾潮汐能开发的原因可从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杭州湾(入海口)呈喇叭口状,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不断推高,可蓄积大量海水,潮汐涨落幅度大,潮汐能蕴藏量大;杭州湾临近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人口与城市密集,常规能源短缺,对能源需求量大,故潮汐发电的市场广阔:本区社会经济发达,资金、人才充足,技术先进:开发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开发潮汐能,能缓解能源缺乏的状况,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等。
21.(1)热带雨林气候,热量、降水丰富,风化作用强烈;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加速花岗岩山体的风化、剥蚀和分解;径流丰富,以山地地形为主,利于径流携带原生锡矿矿物流向低处;沿海平原地势低平,利于锡矿富集和沉淀。
(2)河流沿岸地区靠近锡矿富集区,方便原料运输;河流沿线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冶炼锡矿。
(3)长时间开发锡矿,导致当地锡矿资源枯竭;可充分利用多余的加工能力;加工当地锡矿加工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经验丰富;锡矿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齐全;锡矿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加工贸易型冶金工业有助于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分析】本题以马来西亚锡矿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工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详解】(1)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马来西亚纬度低,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温度高、降水丰富,风化作用强,原生于山地的锡矿易被风化、侵蚀成碎屑且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活跃的地壳运动会加剧山体和原生锡矿的崩解、碎裂;紧接着在地表流水的搬运作用下,由山地移动至山麓地区,由于坡度减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最后在地势较低处沉积富集下来,形成矿区。
(2)由图可知,矿区临近河流,工业布局于此便于原料的开采和运输,降低成本;河流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水利发电,进行锡矿的加工和冶炼。
(3)锡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长期的开采会导致马来西亚锡矿资源枯竭,不得不从他国进口锡矿;由材料“较长一段时间里马来西亚是世界著名的锡矿开采地与矿产加工工业重要地区”可知,该国锡矿加工工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加工生产金属锡;加工生产金属锡属于典型的制造业,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大力发展此工业有利于获取更多经济收益,促进本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