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第2课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第2课时 (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4 15: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四单元 第9课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中国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他与李白齐名,被称为“诗圣”,你知道他是谁了吗?
杜甫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今天要学习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谈话导入
谁能说说诗题目的意思?
指的是黄河的南北两岸,那里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闻”是听到的意思,不同于现在的“用鼻子嗅” 。
“河南河北”指的是河南省与河北省吗?
拓展阅读
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吗?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杜甫简介
生平简介
文学成就
他人评价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世称其为“杜工部”,也称“杜少陵”。
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著名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初读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蓟(jì)北 涕(tì)泪
衣裳(cháng) 襄(xiāng )阳
初读古诗
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
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代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初读古诗
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
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春天。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而得名。
初读古诗
再读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我在蜀地忽然听说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蓟北,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我激动的泪水就沾满了衣裳。回头再看妻子和孩子,哪里还有愁容?我胡乱地收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白日里我放声高歌,纵情饮酒,趁着这明媚的春色想和家人一起返回故乡。立刻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后便直奔洛阳。
一首好诗,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也总是蕴含着一种心情!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
理解诗意
喜欲狂
从哪里能体会到诗人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诗,细细地品味。
理解诗意
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你看!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理解诗意
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们说,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
国破家亡的泪;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泪;是别离的人思乡的泪;深受战乱之苦痛苦的泪,仇恨的泪……
在多年的生离死别、颠沛流离之后,诗人终于听到了胜利的喜讯,“初闻涕泪满衣裳”又是怎样的泪呢?
这是喜悦的泪、激动的泪、感慨的泪……
理解诗意
想象感悟“欣喜若狂”。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见到的诗人一家欣喜若狂的样子描绘一番。
朗读感悟“放歌纵酒”。
理解诗意
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想到在阳春三月就要回到久别的故乡,回乡的路上能有 做伴,有 做伴,还有 做伴,此时,诗人喜到极致,忘乎所以。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的“喜欲狂”,与诗人一同放歌纵酒,一同颠狂。
体验感悟“归心似箭”。
理解诗意
杜甫的家乡在哪儿呢?
洛阳
这是一条怎样的归乡之路呢?
理解诗意
大家看,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到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在这里诗人却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你怎么理解?
诗人归心似箭,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的眼里,洛阳就在眼前,故乡就在眼前。
这是诗人杜甫的心声,更是唐朝千千万万苦难子民的共同心声。让我们与欣喜若狂的诗人一同放歌,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
理解诗意
课堂小结
本诗通过写作者听闻多年战乱终于平息后的狂喜,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拓展延伸
描写边塞生活和爱国情怀的诗句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提示:改写古诗要注意保持古诗的内容基本不变,在原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恰当、通顺的语言描绘出诗的内容。
作业布置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