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4 16: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答(yīnɡ) 憎恨(zēnɡ) 搔痒(sāo) B.窃窕(tiáo) 祸患(huàn) 天赋(fù)
C.胚胎(pēi) 薄弱(bó) 痴迷(chī) D.轧伤(yā) 窘态(jiǒnɡ) 秽物(huì)
2.下列名言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像这样一位海纳百川的君子,又怎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呢?
A.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宛,都是直直落落的坚硬的曲线。
B.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距,却无爱憎在其中。
C.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
D.白天你们太淘气,防止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4.下列情形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他提到自己的父亲,动情地说:“令尊总是告戒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
C.宾馆经理对员工们说:“我们要用心为客人服务。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他说:“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B.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C.颜真卿的代表作《颜勤礼碑》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颜真卿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确的特点。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应声/答曰:“本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这个工具mào sì ( ) miǎo xiǎo ( )又píng yōnɡ ( ),但是用处很大,无论是哪种型号的luó sī ( )或是niǔ kòu ( ) ,它都能轻而易举地 nǐng kāi ( )。
8.解释画横线字的意思。
(1)杨氏之子。( )
(2)甚聪惠。( )
(3)孔君平诣其父。( )
(4)乃呼儿出。( )
9.比一比,组词语。
螺( ) 憎( ) 轧( ) 仓( ) 薄( )
摞( ) 僧( ) 扎( ) 苍( ) 簿( )
渺( ) 搔( ) 拇( ) 纽( )
缈( ) 骚( ) 姆( ) 扭( )
10.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填空。
默( )作( ) 养尊( )( ) 随心( )( )
不( )好( ) 情不( )( ) ( )尽( )汁
(1)在知识的海洋中,你可以( )地畅游。
(2)讨论会上,大家都对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表意见,而他却一直( )。
11.根据课本内容补充下列句子。
(1)中指的“左右屏障”是_________,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__________。
(2)见人处于危难之中,我们不免会产生同情之心,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孟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可以用《左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那些心存不轨的人。我还能再写出一句劝诫人的行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课下,小明和小红围绕“杨氏之子到底机智在哪里?”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先读一读同学们的观点,然后请你也加入他们,谈谈你的想法。
小明:杨氏之子能通过“孔”这个姓想到“孔雀”,他真聪明!
小红:他还不是直接回答,而是采用反问的形式,这样显得更有礼貌。他可真是个机智的孩子!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3.下面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4.文中“乃”的意思是________;“示”的意思是_______;“夫子”指的是________。
15.文中“_______”表现了杨氏之子有礼貌、热情待客,“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表现了杨氏之子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
16.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做题。
手指 (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7.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18.文中画“ ”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段 B.引出下文 C.总结上文
19.文中画“——”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拇指_________的性格特点。请你仿照着写一写大拇指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由文段中的“大拇指”,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做题。
风趣的陈毅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他给工商界人士演讲,讲桌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会议主持人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②在一次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在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之后,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顶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拿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他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③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智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您为什么要用空白的稿纸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说我不严肃,信口开河。”(有删减)
2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出口成章:_____________ 侃侃而谈: _____________
2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恰当的修饰语。
( )的茶具 ( )的幽默 ( )的笑声 ( )的言辞
23.读句子,理解人物风趣的语言。
(1)“要是被我碰坏,我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会议主持人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
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用稿子,人家会说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陈毅讲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 _________
24.文中的陈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A.机智勇敢 B.幽默风趣 C.宽容大度 D.热爱祖国
25.想一想下列人物会说怎样的反语,以体现幽默风趣。
笑笑今天上学迟到了足足二十分钟,王老师幽默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6.习作与表达。
认真观察漫画,展开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注意要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与思考。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答应——读音是yìng:意思是(动)回答。
B.窃窕——读音是tiǎo:基本意思是指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样子。
D.轧伤——读音是yà:就是被碾伤的意思。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理解。
A.“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意思是:有一颗同情之心,是仁爱和正义之人的最高境界。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结合语境“海纳百川”“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可知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最恰当。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坚硬”的意思是指非常硬,一般用来形容石头,这里用来形容“曲线”不合适,可以换为强硬。
B.“差距”意思是:事物之间的差别程度;与某种标准有距离。结合句子意思,可知“五个手指姿态与性格”各不相同,有差别,因此“差距”使用不恰当,可以改为“差异”。
C.盘旋:回旋往复地绕着圈走或飞。读句子,结合词语意思和所给语境,可知词语运用恰当。
D.“防止”的意思是: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读句子,可知因为“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了细胞的生长”,“防止”使用不恰当。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另外还要注意表达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
A.有误,“否则后果自负”语气生硬,带有威胁味道,让人难以接受。
B.有误,“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本句用来称自己的父亲不恰当。
C.表达得体。
D.有误,“积点德吧”有点不留情面,语气生硬。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A.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此项说法正确。
B.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和赵孟(兆页),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此项说法正确。
C.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故此项错误。
D.颜真卿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确的特点。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节奏。
题目中的“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文言文可以翻译为: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儿”表示杨氏之子,需要在其后停顿;“未闻”动词,表示没有听说过,所以需要在其后停顿;“孔雀”名词,动物名称,所以需要在其后停顿;“家”表示孔君平的家,“禽”表示鸟,所以“家禽”之间需要停顿。
故选D。
7. 貌似 渺小 平庸 螺丝 纽扣
拧开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平庸、螺丝、纽扣”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8. 的 同“慧”,智慧的意思。 拜访 就,于是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词解释。
(1)“杨氏之子”译为:杨氏的儿子。结合句子意思,“之”在此处译为“的”。
(2)“甚聪惠”译为:非常聪明。结合句子意思和文言文词语积累,“甚”在此处译为“很”,“惠”是通假字,同“慧”,智慧的意思。
(3)“孔君平诣其父”译为: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结合句子意思,“诣”在此处译为“拜访”。
(4)“乃呼儿出”译为:于是便叫他出来。结合句子意思,“乃”在此处译为“就,于是”。
9. 海螺 憎恨 轧断 仓鼠 单薄 一摞 僧侣 扎心 苍茫 生日簿 渺小 搔痒 拇指 纽扣 缥缈 骚扰 保姆 扭腰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
做题时,同学们要先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音形义区分形近字,再组词。
螺组词:海螺、螺旋、螺钉、螺号、青螺。
憎组词:憎恶、爱憎分明、面目可憎、憎恨、可憎。
轧组词:轧断、轧辊、轧钢、轧机。
仓组词:仓库、仓皇、仓猝、平仓、仓储。
薄组词:薄饼、薄田、势孤力薄、塑料薄膜。
摞组词:一大摞、摞台、打摞台、数摞、摞起。
僧组词:苦行僧、僧侣、高僧、僧尼、僧俗。
扎组词:扎实、扎手、稳扎稳打、安营扎寨、包扎。
苍组词:苍苍、苍白、苍翠、郁郁苍苍、苍蝇。
簿组词:账簿、户口簿、簿记、簿子。
渺组词:渺茫、浩渺、烟波浩渺、飘渺、漂渺。
搔组词:搔痒、玉搔头、搔扰、搔首、搔动。
拇组词:大拇指、拇指、大拇哥、拇战、骈拇。
纽组词:纽扣、枢纽、纽带、印纽、纽襻。
缈组词:缥缈、缈缈、偠缈、飘缈、云雾缥缈。
骚组词:骚人、骚扰、牢骚、满腹牢骚。
姆组词:保姆、欧姆、达姆弹、克里姆林宫、河姆渡文化。
扭组词:扭转、乾坤、扭曲、扭秧歌、扭捏、扭打。
10. 不 声 处 优 所 欲 怀 意 自 禁 绞 脑汁 随心所欲 默不作声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和选词填空。
默不作声:意为沉默不说一句话。
养尊处优:意思是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怀好意:意思是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绞尽脑汁:意思是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
(1)结合句意,随意的在知识的海洋畅游,可知是:随心所欲。
(2)结合“大家都对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表意见”,后半句转折,故应填:默不作声。
11. 食指、无名指 食指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多行不义 必自毙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出自课文《手指》,结合“中指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可知第一个空填“食指、无名指”。结合“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可知第二个空填“食指”。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意思是:有一颗同情之心,是仁爱和正义之人的最高境界。
(3)“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意思是:指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然后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一句劝诫人的行为的名言警句即可。
示例: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意思是:人如果会感到羞耻,就会懂得什么不能做。
12.杨氏之子不仅能在短时间快速反应,而且有理有据,可见其聪明。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表现出他思维敏捷,机智幽默且不失礼貌。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杨氏之子》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家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21世纪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聪慧、能言善辩的孩子。他的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又表达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鸟,杨梅又怎么是杨家的果”,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既没有伤了两家的和气,又让人一笑而过。
13.B 14. 于是,就 给……看 孔君平 15. 为设果 有礼貌,机智 16.杨氏之子同样用姓氏来做文章。他使用否定句式委婉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出“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自然也不是我家果”的意思,让孔君平难以反驳。
【解析】13.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停顿。
节奏的划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音节划分,即把一个音节作为一个停顿;另一种是按意义划分,即把意思上联系紧密的词或短语作一个停顿。在朗读时根据情况可灵活选择。
根据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可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故选B。
14.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乃呼儿出”的意思是:就喊了他儿子出来。“乃”:于是,就。
“孔指以示儿曰”的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示”:给……看。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是: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夫子”指的是孔君平。
1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人物形象的分析。
阅读文章,结合“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可知,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即从“为设果”中表现了杨氏之子有礼貌、热情待客。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表现了杨氏之子是一个有礼貌,聪明机智的孩子。
16.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结合文章可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既没有伤了两家的和气,又让人一笑而过。
【点睛】参考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7. 身体矮而胖 头大而肥 构造简单 18.B 19. 排比 拟人 最肯吃苦 需要光的时候,叫他用劲按住打火机;铅芯没了,叫他轻轻按动笔;按门铃的时候,叫他小心地按门铃。 20.文中大拇指吃苦耐劳的品质让我想到了护士这个职业。
【解析】17.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句子“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可知作者是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18.本题考查句子作用。
读句子“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点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特点,后面写了大拇指是如何吃苦的,因此画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故选B。
19.本题考查句子修辞手法。
读画线句子,“……要……,叫他……”连用五个相同的句式,构成了排比句,同时赋予大拇指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特点。仿照着写句子,如:握笔的时候,叫他用力压住;天黑的时候,叫他轻轻打开电灯;称赞别人的时候,叫他骄傲地伸出来。
20.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结合大拇指的特点“肯吃苦”,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身边这种吃苦耐劳的人都有哪些,如:大拇指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保洁员、医护人员等吃苦耐劳的人群。
21. 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不慌不忙地谈着。 22. 精美 恰到好处 轻松 机智而风趣 23. 讲桌上名贵的摆设没必要,会议要一切从简。 讽刺那些认为讲话一定要用稿子的形式主义。 24.B 25.“笑笑,你今天来得真早啊!早读刚刚结束。”
【解析】21.考查词语解释。
出口成章: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这里指陈毅文思敏捷,不用稿子。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这里指陈毅演讲从容不迫、有风度。
22.考查提取关键词。
根据第①段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他给工商界人士演讲,讲桌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可知是精美的茶具。
根据第①段句子“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可知是轻松的笑声。
根据第②段句子“他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在场的人为之动容。”可知是恰到好处的幽默。
根据第③段句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智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可知是机智而风趣的言辞。
23.考查理解句子。
(1)“要是被我碰坏,我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会议主持人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
这里陈毅用风趣的语言以自己弄坏赔偿不起为由,提出撤掉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要求一切从简。
(2)“不用稿子,人家会说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陈毅明明习惯了不用稿子发言,这里的意思是嘲讽必须要拿稿子的形式主义。
24.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题目“风趣的陈毅”,文中第①段句子“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会议主持人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第②段句子“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他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在场的人为之动容。”第③段句子“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智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都可以看出衬衣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故选B。
25.考查开放性试题。
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方法。
例:“笑笑,你今天来的真早啊!太阳才日上三竿”。
26.例文:
爱玩手机的爸爸
在我眼中,我的爸爸很帅:干净的短发,大眼睛,双眼皮。他也很有文采,听姑姑说,爸爸年轻时还发表过几篇文章,但最近,爸爸好像中了一种“毒”——手机的毒。就像漫画中的爸爸一样,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只知道玩手机。
爸爸特别喜欢玩手机,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去玩,他总是要捧着一个手机,为了这事儿,妈妈也没少批评他,有时候,他还会嫌妈妈太烦。
在我印象中,每当我写作业,爸爸就会坐在我旁边,如果我有不会的,他总是给我很详细地讲清楚。有时一道很难的题目,我一直不懂,他可以教我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直到我明白为止。那时的我,感觉爸爸是天下最聪明的人。现在我写作业,不用爸爸教了,他现在换“学生”了,那个“学生”就是我弟。我弟写作业时,爸爸就躺在床上,捧着手机。如果弟弟有不会的题目,就要蹲在床边问他,爸爸也只会大概说说,如果实在不懂就算了,然后他就继续玩着手机。
啊,爸爸,你怎么变成这样?
听妈妈说,爸爸每天睡觉前总要玩会手机,不刷上半小时不会睡觉,只有被妈妈催,甚至把手机夺走,他才肯上床睡觉。以前,在饭桌上,爸爸会问我们一些班级里的事儿。而现在他就是一边吃饭一边刷微信,就算我讲讲班里趣事,他也就一句话带过。
我有一次趁他不注意,悄悄拿起手机翻了翻,里面只有 QQ 和微信是可以玩的,但这好像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搞不懂手机到底有什么魔力。虽说有时候,我也会拿起手机,玩一两关游戏,与朋友聊聊天,但很快就发现,这很无聊。
这只能说,手机“有毒”,还真希望“360”快来杀毒,把那个一直关心我的爸爸还给我吧!
【详解】本题考查看图作文。
审题:
题目要求:认真观察漫画,展开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
内容分析:
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一个男人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旁边站着一个小女孩,对他大声说着什么。从小女孩说的话可以确定这是父女俩,并且父亲一直玩手机,忽略了陪伴自己的女儿。虽然他就在女孩身边,却没有和女孩交流、玩耍。由此可知,这个漫画是讽刺了现在多数家庭中父母沉迷于玩手机,缺少对孩子的陪伴。理解漫画主题后,内容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内容指导:
开头:简单介绍漫画内容。
中间:由漫画内容,可以联想到自己,或者身边的这种现象,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结尾:进行总结,升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