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习作:游____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习作:游____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4 11: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单元主题为“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共安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以及两篇习作例文和习作。
本课的习作是《游——》,强调写清楚游览的顺序,重点写好印象深的景物。本课教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享交流学生曾游玩过的地点,并通过泡泡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地点进行分类,明确写作范围;第二部分是习作要求和习作步骤,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框架和本次习作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对习作修改提出建议,鼓励学生能大胆分享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游览的顺序、景物的特点是否写清楚了,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教学中可整合单元各部分内容,将习作例文作为示范引领,通过学写游记,继续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同时学习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身边的美。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儿真美”和四年级上册“推荐一个好地方”等习作训练,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通过观察描写一处景物、介绍一个景点,而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则是第一次接触,它强调有序地写多处景物。本次习作既要按游览顺序写游览过程,又要聚焦特点写景物,并能做到衔接自然。因此在教学中,可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设计游览路线图,理清写作思路,抓住重点景物写出特点,并巧用过渡句段使衔接更自然。同时,又可结合习作单元的特殊编排,指导过程中穿插习作例文的学习,借助示意图、评价表格等支架的使用,将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两类课文中习得的写法相结合,帮助学生建构习作模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游览过程和游览印象。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理清游览路线图。
2.以《记金华的双龙洞》和《颐和园》为范例,学会运用恰当的过渡词写过渡句,并能根据评价修改过渡句,借助过渡句把游览顺序写清楚。
3.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写清楚景物特点,并能根据评价单互评习作。
教学准备:
ppt、学习单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设计游览路线
回顾课文,领略美景
导入:(欣赏视频)上课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放松一下。同学们,这些景色你眼熟吗?是呀,本单元我们跟着课文欣赏了许多地方的美景。那你们去过哪些值得分享的好地方呢?
创设情境,激活写作素材
【情境创设】学校公众号特地开设了“雁娃游记”专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瞧,学校发来了一封召集令,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近期学校公众号将开设“雁娃游记”专栏,通过按游览的顺序记录自己游览过的美景,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旅游”! 你想成为“雁娃小导游”吗?那就加入“雁娃小导游训练营”,一起学习完成“雁娃游记”,一起成长吧!
解读习作要求
解读“在横线上填写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借助教材中的“泡泡”,讨论游记可选择的地点以及选择理由。小结:游览的地点可以是风景名胜,可以是名胜古迹,也可以是周围熟悉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明确三个小妙招。
4.完成“金牌导游成长之旅第一站”:画游览路线图
学习任务一: 1.补一补:确定游览地点,将题目补充完成。 2.填一填:回忆该游览地点有哪些美景,将游览路线图补充完整。
学生交流分享游览路线。(评价得 )【板贴:游览顺序】
板块二:巧过渡,串景点
但是,仅靠这样一张路线图,我们能顺利游玩吗?下面让我们进入成长第二站:借过渡句理清游览顺序
回顾习作例文《颐和园》发现过渡句。
让我们跟着作家袁鹰,去看看他是如何将这些景点串联起来的。
②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③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 ④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⑤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请生读句子。
在描写每一处景物之前,作者都用一个过渡句介绍地点的转化,使用过渡句写文章,游览顺序会更加清晰。
找一找,作者用了哪些词将这些景点连起来。(读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词?(爬上、穿过、走过)
我们读着这些词语,就好像跟着作者一起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边走边看。
把“绕过”改为“走过”,可以吗?说出理由。
在写过渡句时,我们要学会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过渡词。
(4)如果想讲游览顺序介绍的更加清楚详细,可以向叶圣陶爷爷学习。(出示过渡句)仔细读一读,你发现了吗?叶爷爷还加入了哪些词?(估算距离、指明方向)
【板贴:过渡句】
现在尝试把你的游览过程用表明游览顺序的句子进行串联吧。
学习任务二: 1.写:用过渡句连接你选择的景物,填写在游览图的横线上 。 2.改:修改自己的过渡句。 3.说:四人小组交流,用上过渡句将你的游览路线说给组内成员听,并根据评价单评一评。 能使用过渡句连接景物。 能使用不同的过渡词写过渡句。 能根据所写景物特点,使用合适的过渡词写过渡句。
小组代表交流路线图。(评价得 )
小结:这些过渡的语句就如细丝将这些景点穿成了美丽的珠串。
板块三:聚焦重点景点,描写有条理
例文引路,确定重点景点
过渡:旅游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因此金牌导游总会着重推荐游客游览最有特色的景点。在《金华的双龙洞》中,叶圣陶爷爷就带着我们重点游览了让他印象深刻的孔隙和内洞。 【板书:印象深刻的景物】
让你印象深刻的景物是什么呢?请你在游览图中挑一挑,在景点名下面打上勾。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第三站: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
观察景物有条理
老师在读《颐和园》的时候对这一段就念念不忘。请生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①站在佛香阁前,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②作者把看到的景物写得很有条理呢,你们发现了吗?
小结:葱郁的树丛,琉璃瓦屋顶、朱红的宫墙就在近处,正前面是昆明湖、是游船、是画舫,远处呢,是隐隐约约可是望见的城楼和白塔啊。这就是从近到远的顺序。
作者还选取“正前面”、“向东眺望”两个表示方位顺序的词来表达写作顺序。
在《七月的天山》中,作者站在高耸的雪峰前,也进行了有条理的观察,你发现了吗?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
课文中的批注也是在提醒我们景物的安排需要有条理呢。读一读。从高耸的雪峰,到峭壁的断崖上飞泻而下的雪水,再到山脚下的溪流,写得很有条理。【板书:观察有条理】
景物特点写清楚
在描写令人印象深刻的景物时,不仅要做到观察有条理,还要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出示《七月的天山》片段)
读完这一段话,天山深处的野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批注中这样写到:野花像锦缎、像霞光、像彩虹,真美啊!)连用三个比喻,将野花的颜色美写得深入人心。
小结:想要写好比喻句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可以从景物的形态、色彩、动态等不同方面进行描写。
【板书:特点写清楚】
面对同样的美景,我们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在描写景物时,还可以加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出示《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在描写孔隙“窄小”的特点时,作者结合自己的体验,写出了自己紧贴船底通过孔隙时受到“挤压”的感受。
出示《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例句,师生合作朗读,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受。
小结:在写游记时,如果能加入你独特的感受,能使“景物”鲜活起来。
练习写话。
过渡: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妙笔,驻足在令你印象最深的地点,写一写这里的景物吧。时间为8分钟。
学生交流评价。
谁能借助评价单来夸一夸?写得有条理吗?景物有特点吗?通过什么办法写出特点的。你觉得你最喜欢他的哪一句?为什么?
颁发“雁娃小导游”聘书。
小结: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雁娃小导游”啦!,现在邀请你用上本节课所学的方法,用过渡句介绍游览顺序,重点描写令你印象深刻的景物,最后加上一个开头和抒发感情的结尾,撰写一篇“雁娃游记”,“雁娃游记”栏目组期待你们的来稿!
板书设计
游——
游览顺序 印象深刻的景物
过渡句 观察有条理
特点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