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第一学段写话“读图创写”的教学范式
——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猫和老鼠》为例
【摘要】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能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由于低年级儿童生活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往往在读图写话中左支右绌,困难重重。统编版教材在编排上,力求通过课内的看图写话教学,突破这一难点,因此,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在园地中就多次独立设置了看图写话板块,旨在通过学习,让儿童掌握一些看图写话的基本方法。本文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猫和老鼠》为例,力求引导儿童在激趣乐读、读图推想、补图探索、创意写图中,喚醒创新思维,激活读写创意点,培养儿童细致读图,创意写话的能力,营造儿童立场读图创写模式,更好地实对人的教育,实现对儿童素养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图创写” 看图写话 教学范式
一、问题缘起:从“读写之困”到“读图创写”
每当有老师提出困惑,习作教学往往就会首当其冲,习作是语文学科中占比非常大的一项课目,几乎每天,我们都在陪着儿童,进行或课内、或课外的言语积累和运用。为什么耗时很多、投入精力巨大的习作,偏偏效果最不显著呢?尤其在第一学段,原本应该是儿童想象丰富、语言灵动的黄金时期,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人深思的问题:教师们在困惑,平时侃侃而谈的孩子,一遇到写话,语言就会及其苍白无力;家长们在焦虑,孩子积累了很多故事,读了很多童书,写话还是无从着手;儿童们在苦恼,看图写话太难,一有看图写话作业就倍感压力,写话时,时而抓头挠腮苦思冥想,时而哭哭啼啼大呼不会,大半天过去了,却写不出来一个字。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交账,三言两语,乱写一通,简直不知所云……
带着困惑,我们一路思索,一路探寻。看图写话教学往往呈现这样的现状:单课时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只关注眼前这一篇,很少将之放在教材整个写话的体系中,系统考量这一课的定位;单篇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习惯将图画内容,事无巨细、方方面面全部讲到;教学方式上,教师习惯教师范讲儿童细听,不断重复甚至按照老师所讲完整背诵,儿童无须思考……这样基于教师教为中心的写话教学,往往让儿童缺失形成看图写话发展能力与形成素的能力的过程,因此儿童不能成为更好的独立读图写话者,读图写话素养总是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问题与困境是研究与思考的源动力。笔者认为写话教学的改变,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猫和老鼠》为例,力求引导儿童在激趣乐读、读图推想、补图探索、创意写图中,喚醒儿童创新思维,激活读写创意点,点燃创造思维火花,培养儿童细致读图,创意写话的能力,营造儿童立场读图创写模式,改变儿童的读写状态。通过这样教学模式改变中,更好地实对人的教育,实现对儿童素养的综合提升。
二、价值探寻: 读图创写”的教学意蕴
“读图创写”,顾名思义,对于儿童来说,就是在认真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图片进行细致地阅读,由“阅读”到“悦读”再到“创读”。同时,在此过程中寻找写话的“支点”,在唤醒自我读写中紧抓写话的契机,不断升级、升华儿童的写话能力。
1.“读图创写”丰富儿童读写
卢梭说,儿童的教育就是要把儿童当作儿童,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图片形象生动,意蕴悠长,非常适合儿童阅读。一幅幅有趣的图片,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不仅能为儿童提供丰富、精彩的写话材料,还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及审美情趣。
2.“读图创写”丰厚儿童读写
儿童往往拥有着很强、很细腻的观察能力,他们对图片的感觉,超过成人。图片往往比文字更受儿童喜爱,就是因为图片非常有冲击力,也更加吸引儿童百读不厌,看图写话“读图创写”教学模式,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都以儿童的认知为前提,这样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才能更加契合,更能走进儿童真实的内心,让儿童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字,从而丰厚儿童读写,让儿童享受读写。这样何愁儿童没有儿童语言?
3.“读图创写”丰蕴儿童读写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能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学生的写话提出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阅读和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读图创写”,重在看图思路的浸润,写话技巧的悟出,不断丰盈儿童读写素养。
三、实践建构:“读图创写”的教学范式
看图写话“读图创写”为儿童量身打造,引导儿童在读图、补图、创写中,喚醒儿童创新力,激活读写创意点,点燃创造思维火花,培养儿童细致读图,创意写话的能力,营造儿童立场读写模式,改变儿童的读写状态,提高儿童读写能力,积淀语文素养。
(一)激趣乐读,唤醒儿童创新力
看图写话“读图创写”为儿童量身打造,力求引导儿童在激趣乐读、读图推想、补图探索、创意写图中,喚醒创新思维,激活读写创意点,培养儿童细致读图,创意写话的能力,营造儿童立场读图创写模式,更好地实对人的教育,实现对儿童素养的综合提升。
(一)激趣创读,唤醒儿童创新力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所以在实施看图写话教学活动时,课堂的开始,我们力求选择能让孩子们感兴趣话题,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儿童去观察、去思考、去创造。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猫和老鼠》常态教学的开始是这样的:
师:小朋友,这节语文课呀,咱们不聊课文,我们先来聊一聊——动画片,你都喜欢看哪些动画片?
生1:《小猪佩奇》
生2:《朵拉》
生3:《猫和老鼠》
师:老师也可喜欢这部动画片了!还有哪些小朋友也喜欢看?
师: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
生1:老鼠很聪明,总是能赢猫。
生2:里面的故事很搞笑,我看着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生3:这只猫虽然很笨,但是总会想出不同的办法抓老鼠……
师:(出示课题:猫和老鼠)瞧,今天他们又来到我们班教室了!
一语激起千层浪,教师里孩子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言语。他们想上天空,他们想入蚁穴。”的确,儿童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想象。教学时,我们应该珍视和呵护儿童好奇的天性,努力寻找儿童的兴趣点。教学时要发扬好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把教学活动的“话语权”下放给儿童,自己心甘情愿地当一位“参谋”。
(二)读图推想,激活读写创意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很好地保护儿童的这种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性潜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整个课堂实施活动中,教师们更要鼓励儿童大胆去图片中发现,又要引导孩子透过图片展开想象,推想图片背后隐藏的故事,从而有趣、有效地读图。
在出示《猫和老鼠》图片后,我指导孩子们看图说完整的句子:
师:咦,这一回,小老鼠在干什么?
生:小老鼠在玩电脑。
师:你能给这幅图加个地点吗?
生1:小老鼠在家里玩电脑。
生2:小老鼠在小主人的书房里玩电脑。
师:如果让你加个时间,你觉得加什么时候合适呢?
生1:一天,小老鼠在家里玩电脑。
生2:周末,小老鼠在家里玩电脑。
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积累了这么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我们把它拼起来,就出现了一个通顺句子。在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对话中,在一次次的细致读图中,孩子们不断去发现,不断去补充,自然而然而又深刻得理解了如何说一句完整的、通顺的句子。
当然,读图不仅仅是浅层次地把看到的表达出来,我们还要适时引导孩子们读懂图片外的信息。
师:电脑游戏多好玩呀,不仅小朋友么喜欢,小老鼠也可喜欢了。谁能把这句话打扮一下呢?
出示句式:一天,小老鼠在家________地玩电脑游戏。
生1:一天,小老鼠在家里聚精会神地玩电脑。
生2:一天,小老鼠在小主人的书里开开心心地玩电脑。
生3:一天,小老鼠在小猫家里偷偷摸摸地玩电脑。
师:瞧,我们班小朋友不仅把句子说完整了,还说得美美的,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让我们的笔说话,用笔“说话”,也就是——板书(写话)。还记得以前写话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吗?(开头空两格、标点占一格)
师:看,我们把句子请到写话纸上了。我们一下子就完成了这个故事的开头,多棒!快给自己掌声!瞧,写话就是这么简单!
就这样,有了明确指向“写”的“读”,以及读写结合的铺垫,儿童也自然而然有了积累的储备和装这些“积累”的容器。将这些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通向看图写话的美好路径不就形成了?
(三)补图探索,点燃创造思维火花
图片虽然是静止的,直观的,但却包含着所要表达的很多“言外之意”,这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点”。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图片,挖掘图中作为说话训练的支点,搭建儿童说话的支架,儿童看着图片,和图片中的人物不断碰撞,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绚烂的火花。
如在课堂中,孩子们细致观察了小老鼠之后,我们引导孩子们去细致读读图中的另一个人物,也是整个故事关键点——正在小老鼠高兴地玩着电脑时,忽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猫。
师:小朋友一下子就看到了,对。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花猫呢?谁也能把这个句子打扮打扮呢?
句式: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_______的猫。
生1: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可怕的猫。
生2: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凶猛的猫。
这样的读图和表达还不够细腻,于是,我们要指导孩子深入去读图、说图,把猫说具体:
师:好多小朋友都提到了,这只猫很可怕,很凶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1:猫的牙齿是尖尖的。
生2:猫还瞪着大大的眼睛。
生3:猫的嘴巴张大很大,好像要把小老鼠一口吞掉!
师:瞧,你们的眼睛真是的太会观察了!我们看图时,光会观察图上有什么,这样还远远不够,一定要做到仔细观察,不要放过图画中的任何小细节!小朋友们看得多仔细呀,你们刚才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了为什么你们都说这只猫很凶猛,很可怕了。那谁能不能把你观察到的连起来说一说呢?
句式: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可怕的猫。它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_,嘴巴________ ____________,还露出 。
师:加大难度,谁还会说?
句式: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________的猫,它 。
在孩子们充分表达之后,我们及时梳理表达图片内容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说的,都是我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细节,自己看到的(板书:看到)。这只猫可真凶啊,它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圆圆的,还露出了尖尖的牙齿,看样子就好像要——又好像听到它在吼什么呢?
生1:猫说我要吃了你。
生2:猫吼小老鼠,快到我肚子里来。
师:瞧,我们仔细地观察图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板书:想到 听到)这下子,我就知道为什么大家说这只猫很可怕,很凶猛了!
插上想象的翅膀,爱上做梦的天马行空,儿童喜爱把生活中的一切人化,这就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我们要让一幅静止的画产生动的感觉,这便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创新思维的迸发点。在指导儿童看图写话时,牢牢把握这一支点,孩子们的表达就会令我们惊喜连连。
(四)创意写图,培养儿童写作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待儿童好像对待清晨花瓣上的露珠,露珠晶莹而脆弱,稍不留神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此,只要能有助于激发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能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教师就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创意写话正需要这样自由、轻松的情境。在创写交流中,台上的同学在讲述,台下的同学在倾听,听后儿童和儿童、儿童和老师互相沟通,表达自己各自的想法,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了儿童的参与意识,还激发了儿童对写话的兴趣。
师:我们常常用妙笔生花来形容一个人的写作特别棒!看看,我们班小朋友的笔能开出几朵花?
习作学生展示,师:请这位小作者来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吧!其他小朋友边听边看,你觉得他的写话内容什么地方写得很棒!
生1:我觉得他把猫的可怕写得很生动。
生2:我觉得他不仅看到的写出来,还把想到的、听到的也写出来了,很棒!
……
师:这位同学的写话,标点符号正确,加一朵花!句子能通顺写下来,再加加一朵花,字写得也漂亮,那就再加加一朵花,恭喜,你的笔开出了三朵花!
师:你听出来老师评价的方法了吗?我们评其他小朋友的写话,就可以围绕这三方面去评一评。
【板贴】书写工整了吗?
【板贴】标点正确了吗?
【板贴】句子通顺了吗?
对于儿童的表现,教师的评价应该做到及时、准确。课堂中,我们给儿童提供了展示自我、检查自我的舞台。当儿童说得动人,演得精彩时,教师不要忘了给予他们肯定和赞美。“你真是个故事家。”“你的故事很生动,声音又响亮!”“我们班又多了一个小作家。”教师千万不要吝惜赞美,我们要让儿童感受到自己被他人肯定。
同样,这样的自由读写还要继续延续,在课外,我们的精彩继续:
师:这个小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还没呢?接下来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来猜一猜。
生1:小猫害怕极了,飞快地溜回家。
生2:小猫立刻画了一只大老虎,把猫吓跑了。
……
师:在动画片《猫和老鼠》中,它们俩每一次碰面,又都是怎样斗智斗勇呢?请看!(播放《猫和老鼠》动画片)
师:动画片有没有给你带来灵感呢?如果小老鼠决定和猫斗一斗时,你觉得小老鼠可能会想出哪些办法呢?大家激动极了,小脑子也转得飞快,小手也举得很高,那这样吧,让我们来完成一项小作业!
(
一朵花:请修改自己本节课的写话内容。
二朵花: 请按照提示,将整段话通顺地写下来。
三朵花:请给故事加一个有意思的结尾。
)
妙笔生花
有人说:“语文教学犹如广告设计,贵在创意。”的确,如果我们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时代气息的写话教学活动,儿童的学习兴趣便会激发,儿童的个性便会得到充分的张扬,儿童的生命活力也会得以焕发,这样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会高效。
“孩子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当我们真正进入孩子的天地,才能充满真情地和儿童同享,才能感染儿童,一起享受“读图创写”的美妙,一起享受语文的美妙!
【参考文献】
[1]郭妍妍.《开心课堂,轻松语文》[J].山西新课程学习(下). 2016(04).
[2]冯婷.《新课改教育理念下的看图写话》[J].湖南: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6)
[3]刘勇.语文“课外读写”效应[J].吉林教育2013(4)
[4]李亚英.课堂说话训练素质教育效应[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0(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