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4 06:41:12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浙江强基联盟高一5月统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绘画、园林、建筑、戏曲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
类文化总是在历史的传承中实现积淀与拓展。与此同时,新的时代背景下,也需要吸收传统文

化中的深厚养分,融入新的文化肌体。这就需要我们面向当代社会,充分挖掘和发挥传统艺术
的美育功能。

用当代眼光打造中国传统艺术的时代精品。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更是异彩纷呈。浙江美术馆白墙黛瓦、坡顶穿插,以其江南水墨画般的风韵成为“中国风”建筑

的典型之一。戏曲文化创新节目《最美中国戏》以沉浸式研戏、赏戏的方式,让观众在实景和妙
趣的“穿越”中亲近经典戏曲刷目,感悟戏曲中的人文新神与传统美学。通过传统艺术的流行表

达,将中华文化丰富矿藏转化为富有教育意义和审美意蕴的美育精品,意义深远。
注重用传统艺术为青少年成长奠定基础。我们应该持续加大力度,注重“整体联动、润物无

声”,重视传承质量,打造一批精品校本课程和传统艺术项目,引导青少年全方位认识中国优秀
传统艺术,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台前莱后发挥传承热情,在体验实践、学习传承中捉升审美素养,

提高辨别美丑的能力,更好地培根铸魂、温润心灵。
(摘编自龙开胜《充分发挥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

材料二:
近年来,文艺创作中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创优之作频现,以积极的文化寻根意识和昂杨
的文化自信风貌引领新时代的“国风国潮热”,《经典咏流传》《唐宫夜实》《只此青绿》等“爆款”
“出图”之作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
国风舞蹈《纸扇书生》是对川刷“折扇”技法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潮翩少年的阳刚朝气和书
生气质跃然灵动,一扫人们心目中古代书生的僵化和呆头呆脑印象。央视推出的文化创新类节
目《典籍里的中国》,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带领观众徜徉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与伏
生、司马迁等历史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通过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在庄严的历史
仪式感中激发起了观众澎湃的民族自豪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则将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
江山图》搬上舞台,表现的主题和对象从王希孟的“山水”转化为青绿衣裙、变腰高髻的女子,原

来长长的画卷所承载的帝王趣味经过舞蹈编导的奇妙构思,转化为舞剧所传递的民众审美,人
间烟火气和人情味充盈其中,以“我见青山多妩媚”的意象承载饱含哲思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蕴。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改革进程和蝶介生态中,文艺创作的创新表达获得更多的新技术赋能,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3-FX11A·2022学年第二学期浙江强基联盟高一5月统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解析】“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新的文化肌体”错,文中“与此同时,新的时代背景下,也需要
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养分,融入新的文化肌体”,选项曲解文意。
2.D【解析】A项“现代科技的技术赋能和媒介融合的多维传播赋予了传统艺术美学的意蕴”
错,传统艺术本身富有美学意蕴。B项“而其美育功能相对有所削弱”错,与文本内容不符或
无中生有。材料二“在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当代视角观照中华文明,努力挖掘
和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时代命题和当代价值,从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创造的重
要推手,并以节目的影响力来进一步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以节目感召力激发和推动优秀传
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美育功能相对有所削弱”之意。C项“珍贵文物、古典文献是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推手”错,材料二中“以当代视角观照中华文明,努
力挖掘和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时代命题和当代价值,从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创
造的重要推手”,不能简单地说“珍贵文物、古典文献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重要推手”。
3.A【解析】B项《霸王别姬》只是翻录,没有进行创造性转化。C项并未进行创造性转化,即未
挖掘。D项是网络游戏流行语,并未在现代网络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而且不够健康,迎合学
生不良品味,极易误导学生的正确审美价值,使之成为不良少年。
4.(4分)答案示例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1分)首先指出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创优之作进入人们视野。(1
分)然后分条列出其原因:技法的创造性转化,新技术赋能,去中心化传播。(1分)最后总结
当代文艺创作应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源泉,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1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接近,可酌情给分。
5.(6分)答案示例
①对龙舟大赛的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如与音乐、摄影、绘画等艺术门类相结合,多角度呈现
端午龙舟文化:
②利用新技术赋能,把龙舟大赛与5G、VR等技术手法融合,给观众以沉浸式的体验。
③利用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提升观看流量和受众人数,维持话题热度。
评分标准:共6分。一点2分,三点6分,其他的内容,意思对即可。
6.D【解析】A项“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错,用哈姆莱特的名言是为了衬托。B项“是为了充
分表现司马迁与李陵的友情之深”错,司马迁与李陵并没有很深的友情,他为李陵辩护主要是
因为他是一个正直、有原则、有气节、有节操、讲是非的人。C项,关联词“更”用错,原文是并
列关系。
7.A【解析】司马迁的空前绝后主要源于他的经历和精神,而不是年龄。
8.(4分)答案示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