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余姚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24 09:13:19

文档简介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C C B D D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D B C C C D C
二、实验题
18. (1) ;(2) ; (3)0.97;0.48;0.47
三、计算题
19.
20. [解析] 对小球 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 =


解得 F=


由库仑定律得 F=k
2
3
解得 q=

21. (1)由题意知,此电荷应为正电荷,设其电荷量为 q,由牛顿第二定律,
3
在 A点时有 合 =mg- 2 =m· g,
4

在 B点时有 合 = 2-mg=m·aB,
(0.25 )
解得 aB=3g,方向竖直向上
(2)从 A到 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0.25h)+qUAB=0,
3
由 mg- 2 =m· g 4
1
可得 mg= 2 4
3
解得 UAB=-

22.(1)滑块恰过 F点的条件:
2
=

解得: = 1m/s
(2)滑块从 E到 B,动能定理:
1
2 = 0
2
2
在 E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
=
解得: = 0.14
(3)从 O到 B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0 ( 1 + 2) = 0
解得: 0 = 8.0 × 10
3 余姚中学 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学考试卷
出卷: 金鸿飞 审卷:施展
一、选择题(本题共 17 小题, 共 51 分)
1.在单位符号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的是
A.N B .W C .kg D .J
2.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功 B.时间 C.电流 D.电场强度
3. 据报道,2018 年 12 月 22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虹云工程技术验证卫星”, 卫星环绕地球的运行的周期约为 1.8 h.与月球相比,该卫星的
A. 角速度较小 B. 环绕速度更小
C. 向心加速度更大 D. 离地球表面的高度更大
4.嫦娥五号探测器是我国首个实施月面采样返回的航天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 升器等多个部分组成。为等待月面采集的样品, 轨道器与返回器的结合体环月做圆周运动。已
知引力常量 G=6 . 67×10 - 11 N · m2 /kg2 ,地球质量m 1 = 6 . 0×1024 kg,月球质量m2 = 7 . 3×1022 kg, 月地距离 r 1 = 3 . 8×10 5 km,月球半径 r2 = 1 . 7×10 3 km。当轨道器与返回器的组合体在月球表 面上方约 200km 处做环月匀速圆周运动时,其环绕速度约为
A .16 m/s B .1. 1×102 m/s
C .1.6×103 m/s D .1.4×104 m/s
5 .如图所示,同学们坐在相同的轮胎上,从倾角相同的平直雪道先后由同一高度静止滑下, 各轮胎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不计空气阻力。雪道上的同学们
A.沿雪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均守恒
C.前后间的距离随时间不断增大
D.所受重力沿雪道向下的分力相同
6. 一质量为m的物块沿倾角为e的斜面滑下,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重力做功 的瞬时功率是
A. mgv B. mgvsine C. mgvcose D. mgvtane
第 1 页,共 6 页
7.某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足球质量为m,该同学将足球以速度v0 从地面上的A点踢起,最高 可以到达离地面高度为 的B点位置,从A到B足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w,选地面为零势能 的参考平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足球从A到B机械能守恒
B. 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等于mv0 (2) + mg
C. 足球在A点处的机械能为mv0 2 + mg
D. 足球在B点处的动能为mv0 (2) mg w
8. 如图所示 ,质量为 m 的小球从距桌面 h1 ,高处的 A 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到地面上的 B 点,桌面离地高为 h2 。选择桌面为参考平面 ,则小球
A.在 A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mgh1
B.在 A 点时的机械能为 mg(h1+ h2)
C.在 B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 mgh2
D.在 B 点时的机械能为 mgh1
9. 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或质子的物体产生了电子或质子
B. 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 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
D.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少于电子数而带负电
10. 如图所示,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沿虚线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则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 其做功和电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A. 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B. 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C. 做负功、电势能减小
D. 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11. 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 已知各点电势pA = 10 V、pB = 2 V、pC = 6 V,A,B, C三点在同一平面上,图中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第 2 页,共 6 页
A. B. C. D. 12.如图所示,用金属网把验电器罩起来,再使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则下面关于验电器箔 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箔片张开
B. 箔片不张开
C. 带电金属球的电荷量足够大时箔片才会张开
D. 箔片张开的原因是金属网感应带电产生电场 13.当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部电场消失 B. 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的场强为零
C. 导体内部的合场强为零 D. 导体表面和内部的合场强均为零
14. 一带负电的粒子从电场中A点由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它运 动的v t图像如右图所示,则A ,B两点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D.
15. 如图所示, A 、B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两点,则
A. 该点电荷带负电
B. A 点电势低于 B 点电势
C. A 点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电场强度
D. 负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正功
16.下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 a 、b 两点,其中 a 、b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a

) (
+
) (
-
) (

) (
b
) (
b
) (
b
) (
b
)a
(

)a
(
+
) (
-
) (

) (
a
) +

(
D
) (
C
) (
B
)A
17.如图所示, 真空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带电金属小球A、B(均可看作点电荷),分别带有 Q 和+Q的电荷量,两球间静电力为F。现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先与A接触,再与B
接触,然后移开C,接着再使A 、B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A . F B . F
C . F D . F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49 分)
18. (10 分)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 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 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毫米刻度尺 B.秒表
C.约为 8 V 的交流电源 D.220 V 的交流电源
(2)关于重锤的选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锤选用体积较大且质量较小的
B.重锤选用体积较小且质量较大的
C.选用重锤后要称质量
(3)质量 m=1 kg 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
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 s ,长度单位是 cm,g 取 9.8 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 B 时,重锤的速度 vB = m/s.
②从打下计数点 O 到打下计数点 B 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ΔEp = J,动能的
增加量 ΔEk = J.
(

)第 4 页,共 6 页
19.(10 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带电金属板A、B 之间有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竖
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 m 的带电微粒恰好能悬浮在两板之间,
(1)该微粒带正电还是负电?
(2)求该微粒所带的电荷量 q;
(3)由于吸附尘埃该微粒质量增大到 2m,若电荷量不变,求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0. (7 分) 在竖直墙壁的某点处, 固定了一个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小球 A,A 球正上方距离 A 球 h 处的 O 点,用绝缘细线悬挂了另一个质量为 m 的带正电小球B, 两球均可视作点电荷. 由于两球 间库仑斥力作用,细线张开一定角度(角度未知),此时两球的直线距离为r,静电力常量为 k,重力
加速度为 g,求小球 B 所带电荷量.
第 5 页,共 6 页
21. (10 分)如图所示,Q 为固定的正点电荷,A、B 两点在 Q 的正上方和 Q 相距分别为h 和 0.25h 处,将另一点电荷从A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 点时速度正好又变为零.若此电荷在A 点处的加速 度大小为g(g 为重力加速度,静电力常量为 k),求:
(1)此电荷在 B 点处的加速度;
(2)A、B 两点间的电势差(用 Q 和 h 表示).
22. (12 分) 如图所示, 一弹射游戏装置由安装在水平台面上的固定弹射器、竖直圆轨道(在 最低点 E 分别与水平轨道E0和EA相连)、高度h 可调的斜轨道AB组成。游戏时滑块从 O 点弹 出,经过圆轨道并滑上斜轨道。全程不脱离轨道且恰好停在 B 端则视为游戏成功。已知圆轨 道半径r = 0. 1m ,0E长L1 = 0.2m ,AC长L2 = 0.4m,圆轨道和AE光滑,滑块与AB 、0E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u = 0.5。滑块质量 m=2g 且可视为质点,弹射时从静止释放且弹簧的弹性势能完 全转化为滑块动能。忽略空气阻力,各部分平滑连接。求
(1)滑块恰好能过圆轨道最高点 F 时的速度vF 大小;
(2)当 = 0. 1m且游戏成功时,滑块经过 E 点对圆轨道的压力FN 大小;
(3) 当 = 0. 1m且游戏成功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Ep0。
第 6 页,共 6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