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名卷2023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信息交流卷初中历史试题卷(扫描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淮名卷2023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信息交流卷初中历史试题卷(扫描版 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4 15:0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淮名卷·2023年安徽中考模拟信息卷(八)
历史(试题卷)开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1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
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时期,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也”“天下为一”,墨子认为“富足”“繁庶”与“安定”是创建
“大一统”社会秩序的重要物质保证,庄子提出“抱道执度,天下可一也”,韩非主张“兼天下”“取天
下“治天下“王天下“-一匡天下”。这反映了
A诸子百家思想日益趋同
B.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C各学派深受儒学的影响
D.统一是诸子百家的共识
2.钱穆认为:“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层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诸
汉代更广大,更自由。所以,就此点论,我们可以说唐代的政治又进步了,”据此可知,当时(
A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B政治制度呈现民主色彩
T
C.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D.重文轻武政策得以推行
3表1为唐宋时期主要省份的公共工程项目数量统计表。
它可用于佐证
表1
朝代
陕西
河南
直隶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32
11
24
18
44
20
29
北宋
12
7
20

43
86
18
45
南宋
4
2
4
73
185
36
63

A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B.北方经济停滞不前

C.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D.政治中心不断南移
4.明清时期,文学体裁小说备受欢迎。文学创作的主体从士族文人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
文人:文学的接受者也相应地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
由此可见
A城市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作品风格更加世俗化
C居民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D.小说成为唯一的体裁
5.图1反映了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数量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单位:家
140
120
100
80
20
0
1895-1911年
1912-1918年
图1
A列强扩大了对华贸易
B.国际环境的变化
C,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洋务运动的推动
2023年安徽中考模拟信息卷(八)·历史(试题卷)开卷第1页
共4页
6.1937年至1944年夏,八路军、新四军以不足全中国抗日兵力6.7%的力量,抗击了45.9%的侵华
日军.毙伤了110万的日伪军。材料表明
(
A敌后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B.正面战场的作用微乎其微
C.全民族抗战是根本保障
D.中国抗战不需要外来援助
7.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人、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指
示,提出历行节约、紧缩开支的要求与方向。此后,群众性节约运动迅速开展。短短五年时间
内,全国积累资金高达909亿2千万元。这一运动旨在
()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D.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8.1986年,深圳出台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验条例,决定在六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试点。1987
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业的试点迅速增多。截至1988年底,全国已有股份制企业6000家,股份
集资额60多亿元。这表明我国
()
A.国有企业改革正式启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D.加大对外开放进程
9.亚里士多德认为,由于在民主制下,政事的裁断不取决于法律,而是取决于群众,这种平民政体
“包含着专制君主的性质”。材料反映出雅典
()
A.公民参政积极性高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缺陷
C法制建设尚未起步
D.君主专制的盛行
10.图2作品创作于15世纪末,图中女子的衣着、装饰品在当时都十分华丽且考究,皮肤也非常光
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该作品
图2
A体现神权至上思想
B.旨在炫耀贵族阶层富有“
C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D.宣扬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11.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法国)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
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这就是
大革命的业绩。”其中的“业绩”是
()
A建立自由平等的新秩序
B.实行三权分立的理念
C.开辟和平渐进的新道路
D.推动启蒙运动的兴起
12.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众多的城市学院,注重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设机械、采矿等
课程,接收对象为普通百姓及中产阶级。这一变化
A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
C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开创了大众教育的先河
13.表2反映了苏联人均粮食和肉类消费情况的变化,该变化得益于
表2
年份(年)
人均粮食消费(单位:千克)
人均肉类消费(单位:千克)
1921
217
12
1928
250
25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农业集体化
2023年安徽中考模拟信息卷(八)·历史(试题卷)开卷第2页共4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