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通史版)热点三轮复习(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农问题 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通史版)热点三轮复习(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5 18:1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三 农 问 题
年份 卷别 题型 考查角度
2022 全国甲卷.34 选择题 农业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现代化农业)
湖南卷.17 主观题 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
湖北卷.17 主观题 中国古代农业和农书
湖南卷.18 主观题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农业和工业)
辽宁卷.5 选择题 农业发展
山东卷.7 选择题 抗日战争的土地政策
江苏卷.11 选择题 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全国乙卷.31 选择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浙江卷6月·28 主观题 古今人地关系
2021 全国乙卷 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
湖南卷 选择题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均田制
湖北卷 选择题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
湖南卷 选择题 宋朝农业精耕细作特点
江苏卷 选择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广东卷 主观题 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与评价
海南卷 主观题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重庆卷 主观题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运动
2020 全国Ⅲ卷 选择题 东汉屯田制缓和社会矛盾
江苏卷 选择题 明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天津卷 选择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山东卷 主观题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史料价值题型)
浙江卷1月·28 主观题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影响和评价
浙江卷6月·28 主观题 中国古代与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
三农问题考



(1)各个学科坚持贯彻国家意志,坚持正确导向,积极渗透和贯彻核心价值的考查,“核心价值金线”将贯串高考命题的始终;
(2)强调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能力素养银线”将成为高考命题考查的重心;
(3)各个学科下足功夫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借助情境化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实现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情境载体串联线”在高考命题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加强。
《2023高考政策与命题解读》:高考命题原则——“三线贯通”
开放性试题的原理是什么?
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的结构
----比格斯(澳)
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前结构:鸦片战争后,中国原有经济瓦解,新的经济因素产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单点结构: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比如洋布的倾销逐渐冲击着中国的土布市场。
多点结构:鸦片战争后,外来经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洋布逐渐进入中国市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洋务官办经济与民族私有资本主义相继产生,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工业化进程。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的五级论述
关联结构: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挟船坚炮利之余威,利用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资源与市场。外国商品与资本纷纷涌入中国,以及传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惯性,造成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而这些又客观上为中国的早期工业化提供了资金、技术与劳动力,中国官办洋务经济与民族私有资本主义经济相继产生,受到外资经济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着外来经济的渗透,以及造成封建经济的进一步瓦解。
抽象拓展结构: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本质上是西方先进工业经济与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剧烈碰撞的结果,同时又有中国传统经济缓慢转型的必然趋势因素。中国的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动,具有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影响农业发展的要素
农业
气候和环境
水利
农具和技术
土地制度
赋税和力役
经济政策
农作物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距今约
1万年
约公元前1600年

1046年

770年

475年

356年

221年
原始陶器农业
商朝
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
建立
商周
易代
东周
建立
战国
开始
商鞅
变法
秦朝
建立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221年
公元
25年
公元
589年
公元
618年
公元
1368年
公元
1644年
公元
1840年
秦朝
建立
东汉
建立

202年
西汉
建立
隋朝
建立
唐朝
建立
元明
易代
明清
易代
鸦片
战争
秦汉时期
隋、唐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
公元
9年
王莽
篡汉
公元
220年
东汉
灭亡
公元
960年
北宋
建立
公元
1127年
南宋
建立
公元
1271年
元朝
建立
三国两晋
南北朝
公元
907年
唐朝
灭亡
公元
1912年
清朝
灭亡
农业文明启蒙阶段
农业文明初步形成
北方旱地农业主导并快速发展
南方水田农业主导并快速发展
农业文明格局形成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农业文明基本成型
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发展处于对自然简单利用的浅层次阶段。刀耕火种、缫丝养蚕、动物驯养等对自然改造日益成熟。
天文历法、农业生产技术和冶炼技术不断成熟,农业文明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封建制度初步形成,铁器成熟应用,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农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新机遇。
北方游牧文明与旱地农业融合发展,在丰富农业文明内涵的同时,也推动北方农业发展进入新高度。
“北民南迁”,为南方农业文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南方农业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度,改变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发展格局。
农业文明基本达到发展最高峰,农业生产技术、相关生产设备、农作物种植体系等,均实现了全面发展。
五代
十国
距今约
1万年
约公元前1600年

1046年

770年

475年

356年

221年
原始陶器农业
商朝
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
建立
商周
易代
东周
建立
战国
开始
商鞅
变法
秦朝
建立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春秋
公元
589年
公元
618年
公元
1368年
公元
1644年
公元
1840年
隋朝
建立
唐朝
建立
元明
易代
明清
易代
鸦片
战争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公元
960年
北宋
建立
公元
1127年
南宋
建立
公元
1276年
元灭
南宋
公元
907年
唐朝
灭亡
公元
1912年
清朝
灭亡
小农经济起源
小农经济大发展
小农经济分化
小农经济极致
中国小农经济:形成、发展与演变
(1)三皇五帝时小农经济产生,农民在从事“小土地劳动”中有自己的独立经济,且受保护。
(2)北粟南稻农业经济格局的形成。
(3)夏商周时期土地所有权立法,土地王有,不得买卖。
(1)土地私有制确立,征收赋税;
(2)统治者重本抑末,改善了小农生活,小农生产消费都相对独立;
(3)低投入低产出的小农经济难以维持生计,小农积极发展农副产品。
(1)曹魏“屯田制”,将士兵和农民的依附关系从豪族地主转移到国家,北方经济发展。
(2)西晋占田制、北魏均田制对小农副业起到了维持与稳定作用,市场活跃。
(3)唐均田制崩溃与两税法的实行,推动小农经济向市场化发展。
(1)人身依附松弛;
(2)农耕生产与家庭副业彼此促进;
(3)各类农村商品性经营专业户发展;
(4)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
(5)元代官田实行租佃制经营,地租为劳役、实物、货币三种形式。
(1)明朝初步建立起君主专制集权国家依法管理控制全国土地田产及赋役税收的文书档案;
(2)商品性经营专业户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大市场、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战国
东汉
建立

202年
西汉
建立
公元
9年
王莽
篡汉
公元
220年
东汉
灭亡
公元
25年
公元
589年
隋朝
建立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
南北朝
小农经济兴起
五代
十国
公元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明、清时期
公元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民国
小农经济瓦解
(1)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2)耕织分离、纺织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完全瓦解。
中国古代水利设施发展脉络

221年
公元
25年
公元
589年
公元
618年
公元
1368年
公元
1644年
公元
1850年
秦朝
建立
东汉
建立

202年
西汉
建立
隋朝
建立
唐朝
建立
元明
易代
明清
易代
道光
驾崩
秦汉时期
隋、唐
明朝
宋、元时期
公元
9年
王莽
篡汉
公元
220年
东汉
灭亡
公元
960年
北宋
建立
公元
1127年
南宋
建立
公元
1271年
元朝
建立
三国两晋
南北朝
公元
907年
唐朝
灭亡
公元
1912年
清朝
灭亡
中国封建时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治理及其制度的发展脉络
兴建时期
公元
1735年
雍正
驾崩
清初
清中
晚清
鼎盛时期
波动时期
秦汉至隋代,农田水利建设重工程建设轻制度保障。
秦代之前:民间自设“沟洫”排洪。
秦代时:变水害为水利,兴建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
汉代:汉武帝极其重视水利建设,灌溉工程扩展到边远地区。
秦汉之后直至隋代,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全国各地不断修建旧渠、新建新渠和堰陂等农田水利设施。
唐宋至清初,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与制度并重,并形成“官修”为主的集权型制度。
(1)规模盛大:农田灌溉的黄金时期。
(2)设专职水利机构官员:唐设水部郎、都水监;元设河渠司;明设都水司;清设都水清吏司等。
(3)颁布水利法规:唐《唐律疏议》《水部式》;宋《农田水利约束》等。
清代中后期,农田水利设施发展波动时期,“官修”的集权制度向“民修”的自治制度过渡。
(1)农田水利设施失修甚至荒废:乾嘉以来水资源环境逐渐恶化,大量水利系统失去灌溉能力。
(2)集权管理制度无法保障有序的水利设施建设:利在兴建大水利工程,弊在无法保障持久。
(3)水事纠纷问题层出不断:清代后期集权体制管理不力,水资源争盗频繁,水利设施荒废。
(4)“民修”自治制度形成并取代集权制度的主导地位:“民修”水利勃兴,“官修”水利日益具有民间化趋势。
农业气象: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
影响:人地关系、农耕区分布、农作物耕作标准及兴废、农作物产量、水利工程建设
整体特性为:暖期有助于发展农业,冷期不利于发展农业。在气候较暖时期,北方种植界限向北移动,农业耕种区域面积扩张,并且农作物的生产时间较长,粮食产量增高;相反,在气候较寒冷时期,种植面积减小,农作物产量降低。尽管气候同我国农业生产存在密切联系,同时,其也于当时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密切关联,特别是生产水平、科学技术能力等。
农业气象: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
秦汉时期的农业发展较为快速,农耕种植向北延伸到河套地区。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
唐后至五代十国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游牧民族内迁,占据中原地区,北方的农耕区域向南发展,畜牧业进入华北平原。
农业线北移,扩大农耕面积。农业获得快速发展。
游牧民族东进,畜牧业获一定发展。
农业耕地面积向北方扩张。此阶段的农业种植界限到达了现今的宁夏等地。
长城以北的农业耕地很难发展,被迫迁移到长城以内。由于耐寒、耐旱农作物及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农耕地并未因为气候变化寒冷而向南迁移,相反向北扩张。
小农经济兴起
小农经济大发展
小农经济分化
小农经济极致
秦汉至隋朝:水利兴建时期
唐至清初:水利鼎盛时期
清中期后:
水利波动时期
温暖湿润期: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隋唐至北宋末期、元朝至明初时期
寒冷干旱期: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宋末至南宋末期、明清时期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如形成南方和北方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影响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转移。此外,气候对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和空间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深受气候影响,水利工程修建也受气候变化的制约,但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农业发展。从历史上水利工程的分布状况来看,古代社会前期主要分布于北方,后期南方分布更广且数量更多。这与气候温暖期多发生于古代社会前期、寒冷期多发生于古代社会后期的状况基本吻合。
北方旱地农业主导并快速发展
南方水田农业主导并快速发展
农业文明格局形成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演变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发展滞缓的原因
原因 表现 例证
技术上: 缺乏适当的替代技术 缺乏具有较高生产潜力或利润潜力,适合传统农业中劳力充裕,资金短缺,生产规模狭小以及农民素质不高等特点的替代技术。 代田法:对牛力和农具要求较高,适合较大规模耕种;
区田法:“区”、施肥、灌溉、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求精细照料,要求投人大量的活劳动、
传播上: 对已有的替代技术缺乏了解 “闭塞性”和“遥远性”使技术进步的新知识来源与它们的接受者之间有效的交流渠道不畅。 交通设施不发达造成了农民疏远于外部世界;农业区域地处偏远,技术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
经济上: 贫穷、风险最小化的障碍 农民经济实力脆弱,不敢冒风险;还受资金的瓶颈限制,无法向新技术提供必要资金。 农民采用新技术时首先考虑的是风险最小化,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
政治上: 农业政治化的困境 统治者的愚民思想,限制了人的天赋才能的发挥。农民缺乏技术改进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对农民进行知识封锁,使农民闭目塞聪,少知而寡欲。劳动者,被等同于一件普通的会说话的劳动工具。
文化上: 士”与“农”之间缺少沟通 士农工商四者各务其业,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农民文化水平长期处于低调状态。 士阶层对农业缺少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农民先验的心理构架模式和思维定势阻碍新技术推广应用。
农业“李约瑟难题”
气候和环境
水利
农具和技术
土地制度
赋税和力役
经济政策
农作物
......
农业“李约瑟难题”
18世纪以前,我国古代农业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是为何我国发达的古代农业不但没有孕育出近代农业科技革命,反而逐渐落后于西方 尤其是自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的冲击下,我国传统农业为何逐渐出现“耕织分离”“纺织分离”的局面,并且最终瓦解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治理演变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阶段 特征
第一阶段:乡官制模式 夏朝建立(公元前2070年)至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这一时期,封建专制主义还没有达到高度集权的程度。乡村社会基本处于半自治状态。这一时期的乡村治理制度,同一组织形式大小不一,并历代因循,随势而变,但大体上不离“官有秩,各有掌,重教化”的窠臼。
第二阶段:由乡里制到保甲制、 乡官制到职役制的模式转折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至 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 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乡村权力越来越多地被上调到更便于中央直接控制的州县官吏的手中。
第三阶段:职役制模式 从王安石变法(1070年)至 清代(1912年) 这一阶段,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以体现族权的宗族组织为基础,以拥有绅权的士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乡村自治政治。“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
构筑概念体系,提升复习效率
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最好的抓手,抓基础知识不能以“散装的”而要以“整装的”形式;不是抓“零件”, 而是抓“组件”。概念就是“整装的”知识“组件”。如对“小农经济”概念的理解,其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结果、影响等都可以集中在本概念当中。那么,在备考过程中怎样落实对概念的掌握和深度理解呢
构筑概念体系,提升复习效率——彼此联系,加深理解
小农经济概念例解:产生、经济影响、政治影响、文化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