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 猫和老鼠故事新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继续运用看图写话四步法,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编写故事。
学生能根据老师所给的词语锦囊和思维导图,将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
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和写话的兴趣,体验编写故事的成功感。
一、激趣
表情游戏:“我说你做”(老师说句子,学生做出相应表情)
我的手工作品得了第一名。(开心)
昨天回家晚了,被妈妈打了小屁屁。(哭泣)
我转过头来,面前突然出现一张鬼脸。(惊恐)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我最喜欢的玩具。(高兴)
(5)我养了两年的小金鱼死了。(伤心)
(设计意图:莎士比亚曾说:“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通过有趣的表情游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创设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也为后面观察老鼠和猫的表情做好了铺垫。)
二、看图
1.(课件出示图片)请大家先整体观察:图片中有什么呢? (生反馈:老鼠、电脑、屏幕中的猫)
2.认真观察小老鼠的表情,你可以用哪些词语送给它?生反馈:(害怕、恐惧、大吃一惊、惊呆了)
3.小老鼠这样的惊恐、害怕,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生反馈:屏幕上有一只猫)猫的表情是怎样的呢?
4.老师送你一个词语锦囊,快去用用吧!(出示词语锦囊) 请大家仔细看图,用词语锦囊里的词语补充句子:
我看到一只( )的老鼠,它的眼睛( ),嘴巴( ),整个身子( )。 我看到一只( )的猫,它的眼睛( ),嘴巴( ),露出( )。
(设计意图:看图写话首先要认真观察,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通过“从整体到具体”的观察顺序,学生能有条理地观察画面,做到心中有数。接着重点观察
老鼠和猫的表情,运用老师提供的词语锦囊,补充句子,既降低了表达的难度,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积累了大量有用词语,为后面的写话打下坚实基础。)
三、想象
1.第一轮想象力大比拼:“为什么?”
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这只小老鼠为什么会在电脑旁?猫为什么会出现在电脑里?(先小组交流,然后汇报反馈)
2.第二轮想象力大比拼:“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 观察图中猫的表情,想象一下它心里想什么?准备做什么?说什么? 观察图中小老鼠的表情,想象一下它心里想什么?准备做什么?会说什么? 补充句子:
老鼠看见猫,吓得( ),心想:“( )”,( )地说:“( )。” 猫看见老鼠,( )。
3.第三轮想象力大比拼:“最后……”
请同学们大胆地发挥想象,猜测图中的小老鼠和猫最后发生了什么呢?(猫吃了老鼠?猫没吃老鼠?成为了朋友?……)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三轮想象力大比拼,引导学生把静止的画面变得动起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设计富有弹性,有利于开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写话
1. 思维导图梳理思路
2.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编故事,小组交流,推举代表上台讲故事。
3.写前提示:
(1)写话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开始、经过、结果”
(2)注意写好小老鼠和猫的表情、动作、心理和语言。
(3)给故事起一个亮丽的题目。
(4)注意写话格式和标点符号使用。
4.大家快来写一写自己创编的有趣故事吧!现在我宣布,二三班作家团创作时间——开始了!(音乐起)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动笔完成写话。
5.写的好的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并通过小组间以及全班的充分交流,学生互相增益,交流、倾听、写话、评价,四位一体,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与表达习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