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
作品名称 (海底世界)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3.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教学难点: 1. 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观看海底世界图片,引出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要求。(指名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板书。 3.过渡语:大家的声音渐渐小了,估计大家心里面已经有了答案,好,谁来说一下大海处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这两句话有着什么样的联系?(首尾呼应) 5.说明作者对大海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情。(喜爱和赞美) 6.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结构来写的?(总分总)为什么是总分总的结构? 7.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8.学生发言,教师引导——课件出示结构。 (过渡语: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些方面来品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一)海底的宁静 1.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宁静”体现在哪些方面? 2.学习第1句话,抓住关键词,得出海底宁静的特点(男女生配合读)。 3.学习第2、3句话,把含有数字的词圈起来,引出说明文的方法(列数字)。(通过这些数字,我们知道风浪对海底的影响也是有限,阳光很难射进深海,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体现海底真的是宁静) 4.将第4句话画波浪线,提问为什么要画波浪线?请同学来分析一下。(衬托海底的神秘) 5.齐读第二自然段,一起来感受海底的宁静。 (过渡语:同学们那么海底是不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呢?我们接着往后看) (二)海底的声音 1.一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海底的声音体现在哪些方面? 2. 分析第一句话。第1句话除了是中心句,它还是什么句?(设问句、过渡句) 3. 分析第2句话,画波浪线,请学生分析。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 4. 分析第3句话。学生读,画波浪线。请学生分析。(观看视频,分大组读段落) 5. 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语:海底的声音啊,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老师问的这些声音是谁发出来的?海里的动物,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海里动物还会有哪些精彩的表现呢?) (三) 海里动物的活动方法。 1. 小组合作:根据第四自然段的介绍,补全表格。 2. 小组合作开始,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教师评价。海里的动物啊,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4.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自然段,还有一些句子需要注意。 5. 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 海底的植物 (过渡语:海底的动物啊,给了我们那么多精彩的表现。让我们来看看。海底的植物又是什么样的?) 1. 指名学生读段落,其他学生思考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颜色和大小) 2.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3. 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海底矿产资源 (过渡语:同学们,海底除了动物和植物,还有些什么呢?对,还有矿产资源。我们接着往下走) 1. 指名学生读段落,其他学生思考海底有着什么样的矿产资源? 2. 学生发言,说明了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3. 图片展示,教师介绍。 4. 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他们在运动的时候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永远望去就像一点点云散在水中迅速漂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