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对比的艺术(教案)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对比的艺术(教案)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5-24 18:0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对比的艺术》
教材分析
“对比的艺术”本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大自然中和中外美术作品中对比元素的使用,找到对比手法在画面中的运用,感受对比手法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和特色。最后以大小元素为主,创作一幅有对比趣味的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了解对比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能主要运用大小对比创作一幅富有对比趣味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表达出作品中的对比手法带给自己的感觉,并能创作出有对比趣味的作品。
教学难点:能感受到艺术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美。
教学设计
一、导入(感受对比)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苹果,你们猜是大苹果还是小苹果?
2.对比
师:你们觉得很大,老师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小苹果,你看我在它旁边画了一只大蚂蚁,现在你觉得这个苹果是大还是小呢?(对啊,它比蚂蚁还小。)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个苹果变成巨大的呢?(学生说)
总:对呀,画画就是这么有趣,我们可以运用对比,随时让它变大变小。
3.小练习(准备好一些图片)3min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呢?老师跟你们准备了好多图片,请你用黑色勾线笔为它勾线添画一个人物或者局部,使其成为一幅有对比的画面。
4.点评
5.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对比呢?(生答)
是啊!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对比,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妙。今天,让我们跟随着艺术家们的步伐,一起来看看我们身边的对比吧!
设计意图:通过大小对比小游戏,直观的让学生理解了对比的含义,并且知道大小也是相对的。
二、新授(寻找对比元素)
第一站(摄影展)一组照片欣赏
师:在大自然中存在着很多的对比元素,这是摄影师镜头下的场景,你发现了哪些对比呢?
生:大小;色彩(冷暖);疏密
总:原来摄影师在取景时,就有意识的将这些对比元素和谐、统一的安排在了画面中,它就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作品,所以说这就是《对比的艺术》啊。(揭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摄影作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对比,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更多的对比手法。
三、深入(感受大师作品)
师:摄影是这样的,大自然是这样的,我们的绘画大师在创作的时候也巧妙运用了对比的艺术。让我们一起走进绘画馆看看吧!
第二站(绘画展)
① 毕加索《杂技》
师:瞧,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的作品,仔细看看这幅画,你找到了哪些对比元素呢?
生:女孩的纤细/男孩子的厚实;男孩子坐在方形的石块/女孩子站在圆形的石块;
色彩的冷暖。
师:老师告诉你,这虽然是一幅静止的画面,但里面还藏着动和静的对比呢,你找找在哪里呀?
男孩子稳稳当当地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女孩子站在球上,感觉她摇摇晃晃的。这样的对比给画面带来了很强的节奏感,画面耐人寻味。正是运用了多组对比人物非常鲜明的出现在了你的眼前,让男孩子显得更加沉稳厚重,让女孩子显得更加纤细灵动。
② 齐白石 《水墨小品》
师:当然,我们中国的画家也是非常注重对比的,我们来看这幅画,看一看画了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对比吗?
生:疏密
总:就像我们中国的书法一样,“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你看这长长的线条,是不是特别有节奏感?特别自由?而牛很敦实,画面的形式也很美,虽然特别简洁,但是意境悠远,画面很惬意,非常具有情趣。
③ 华喦《天山积雪》
师:那我们再来看这一幅华喦的《天山积雪》,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你呢?
生:红色的人 色彩对比
师:为什么这位画家有这么大的本事,让我们全部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人呢?
师:对呀,他就是很好的运用了色彩的对比。你看整个画面都是灰蒙蒙的,只有这个人是红色的,所以画家是精心设计好画面,来引导你怎么欣赏的。除了这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对比?雪山是怎么表现的?
师:黑白对比,远处的雪山用了留白的方法,用黑白对比来表现雪山,多巧妙呀。所以留白艺术在中国画中也是非常经典的。
总结:所以我们看到的画面,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画家会把一些对比元素偷偷的藏在里面,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
设计意图:从摄影作品转到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用美术的眼光去分析美术作品中的对比元素,让学生学会从色彩和造型两方面,去分析作品中运用对比手法所产生的美。知道在色彩上有冷暖、黑白灰、深浅、浓淡的对比;在造型上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和运用,产生大小、胖瘦、远近、方圆、疏密的对比,甚至会让画面产生动静等视觉感受。这是对学生眼光的培养,也是对美术知识的梳理,让学生为下面的欣赏做好知识和心理的铺垫。
四、作品示范
1.师:看了这么多,老师也想来试试了,我昨晚梦见自己像工藤新一一样吃了颗小药丸,身体变小了,来到了巨人国。
① 你猜猜老师会在巨人国遇到什么呢?
② 那我会变得多大呢?(跟他的纽扣一样大还是脚趾?)我会干什么呢?我和几个小伙伴呢?旁边会有什么呢?多大?(疏密、大小)
2.教师示范
① 一只大脚:能不能表现主题?
添什么?
与脚做什么?(各种好玩的事情)
② 还会遇到什么?(巨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脑袋)
③ 还可以添加什么对比元素?(色彩、形状、疏密,体现节奏感)
五、学生作业欣赏
第三站:儿童创作展
师:同学们的作品也同样精彩,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样表现的吧!说说看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用了什么元素,有什么样的感受?)
六、学生创作
1.谁来说说你想表现什么样的作品?用什么样的对比元素?(小组讨论)
2.作业要求 A. 主要用大小对比
B.可适当添加长短、疏密、色彩等其他对比元素
C.试试如何让你的画面更有创意、有美感、有对比
设计意图:主要运用一组对比,降低创作难度,明确创作主题。只要是掌握了艺术的基本规律,就可以创作出漂亮而有趣的作品,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七、拓展延伸
趣味视频
生活处处有对比,对比就是一种艺术。
教学反思
本课以大小对比为主,设置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巨人国”的绘画情境,天马行空的想象给画面带来了有趣的视觉感受,对比的元素的有效运用也是本课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