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素养综合练测20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 )
A.原始大气 B.原始陆地
C.原始海洋 D.原始土壤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大气成分的是( )
A.甲烷 B.氧气
C.氢气 D.氨
C
B
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在较浅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一定比在较深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高等
C.同源器官是生物进化在解剖学上的重要证据
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
4.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顺序是( )
①诞生原始生命 ②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③构成独立的体系 ④形成有机大分子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D
5.青霉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有些致病细菌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A.青霉素增强致病细菌的抗药性
B.青霉素使致病细菌产生了变异
C.青霉素对致病细菌进行了选择
D.青霉素导致病菌繁殖能力增强
C
6.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C
7.科学家在以色列发现了非洲以外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将人类首次走出非洲的时间推前至少5.5万年。关于人类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
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祖先
B.化石是研究人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据化石推测“现代人类”不能直立行走
D.非洲现代人类化石比以色列的更古老
C
8.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抽样法
C.比较法 D.模拟法
C
9.桦树皮颜色呈浅灰色,生活在桦树林内的桦尺蛾,其体色大多与桦树皮颜色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只繁殖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
B.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不易被天敌发现
C.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味道不好,食蛾鸟不喜欢吃
D.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蛾运动能力强,不易被捕捉
B
10.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
A.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
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
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
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
C
11.竹节虫的身体形态与竹枝十分相似,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这是( )
A.环境改变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上帝创造的结果 D.用进废退的结果
B
12.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
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
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
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
C
1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形成新品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
C.都在进行生存斗争
D.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B
14.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C.生物常会为争食物而发生生存斗争
D.人类的色盲和白化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5.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蕨类植物由苔藓植物进化而来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C.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AD
16.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多年后就逐渐失效。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 )
A.农药质量下降,喷洒技术落后
B.害虫原本就存在抗药性的变异
C.农药选择了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存活下来
D.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抗药性
BC
17.在地质年代上,物种甲的化石比物种乙的化石出现晚。证明了( )
A.甲是从乙进化而来
B.物种甲可能比乙结构复杂
C.甲比乙的数量多
D.物种甲比物种乙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短
BD
18.斗鸡是从家鸡中经长年累月精心选育而来的,鲁西南斗鸡体型高大,凶猛好斗,是斗鸡中的珍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各样鸡的存在是生物多样的一种具体表现
B.从斗鸡的形成过程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
C.人工选择繁育出的斗鸡不符合自然选择的规律
D.斗鸡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BC
三、非选择题
19.判断对错(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与现代大气相比,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中不含氧气。( )
(2)从生物进化的历程可知,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
(3)经过激烈生存斗争所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
A
A
B
20.如图甲是生命起源“化学起源学说”进化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米勒实验装置,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无机物”是原始大气中的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
(2)图乙米勒实验装置中A装置内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 。B装置模拟的是 ,它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氨、氢气、甲烷和
水蒸气等
原始大气
没有氧气
原始海洋
(3)米勒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
物质
2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实验室制成了另外一些有机物。
资料2:1969年陨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另外,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1)根据以上资料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的化学演变而来,也可能来自 。
(2)从简单的原始生命演变到今天这样丰富多样的生物界,经过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
学说。
其他星球
自然选择
(3)达尔文发现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产生很多的后代,称之为过度繁殖。这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是: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在过度繁殖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类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____________。
(4)各种生物都能很巧妙地适应各自的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通过
实现的。
原始材料
生存斗争
(5)有人认为过度繁殖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你是否同意,请说理由。
。
不同意,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
22.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是一座介绍史前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展现了各类群动物的丰富化石,清晰地勾勒出脊椎动物的发展史。根据图中各类脊椎动物的化石,回答问题:
(1)图中化石反映了动物类群由海洋向陆地进化,并不断征服陆地的过程。这些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断进化。
(2)上述形成化石的动物中,真正开始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是从化石[______]开始,原因是此类动物的____________不受水的限制。
(3)孔子鸟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现代鸟类特征最接近的古鸟类。大部分现代鸟类能够飞行,体现了生物结构与功能的________性。
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C
生殖发育
适应
23.为了研究生物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捕捉了体型、活跃程度相似的家蝇若干只,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且两组雌雄比例相同。A组家蝇用含有一定比例的DDT(农药)的食物进行喂养处理,B组用相同的不含DDT农药的食物进行喂养,理论上许多代后,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对DDT农药的耐药性要强很多。据此,请你分析作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设置B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运用达尔文的____________学说来解释家蝇抗药性产生变化的原因:家蝇个体的抗药性原本就存在差异,使用DDT处理后,A组中抗药性______的家蝇被淘汰,抗药性______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____________(填“有利变异”或“不利变异”)遗传给后代。
DDT
对照
自然选择
弱
强
有利变异
(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1)由表中可以看出,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体色,这说明生物界存在________的现象。
(2)由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这是因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并逐代通过________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减少。由此说明,桦尺蛾天敌对桦尺蛾起到了________作用。
(3)根据达尔文理论,这种不同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变异
遗传
选择
自然选择
(4)后来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桦尺蛾生活的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__。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