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政治失意的“发愤之作”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朋友的推荐,李白奉召来到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受到排挤,仅在长安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歌”“行”“吟”。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对押韵和对仗有严格要求。本诗属于前者。
文体知识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仙山----拨云尖
天姥风光欣赏
云海漫漫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远眺
天姥风光欣赏
仙雾弥漫
湖光山色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龙潭
天姥风光欣赏
镜湖风光
天姥风光欣赏
千岩万转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连天
天姥风光欣赏
迷花倚石
流连忘返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山 mǔ 瀛洲 yíng 天台山 tāi
剡溪 shàn 渌水 lù 著 zhuó
殷岩泉yǐn 栗深林 lì 澹澹 dàn
訇然 hōng 悸 jì
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
(1)海客谈瀛(yínɡ)洲,烟涛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势拔(超出)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疏通文意
(2)①我欲因(依据)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清澈)水荡漾清(凄清)猿啼。脚著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②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昏暗)。③熊咆龙吟殷岩泉,栗(使动用法,使……战栗)深林兮惊(使动用法,使……震惊)层巅。云青青(黑沉沉的)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闪电,列,同“裂”)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形容声音很大)中开。青冥(天空)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④忽魂悸(因惊惧而心跳)以魄动,恍(猛然惊醒的样子)惊起而长嗟。惟觉(jiào)(醒)时之枕席,失向来(原来)之烟霞。
疏通文意
(3)①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②安能摧眉折腰(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赏析诗文
第一段:梦前天姥
信
语
或
实在
谈到、说起。
有时
瀛洲
天姥山
虚
实
陪衬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赤城:
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叫赤城。
拔:超出、超过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1.思考: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请找出几个生动传神的动词,看看是怎样表现天姥山高大神奇的?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侧面描写、对比衬托、夸张
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4.开头四句诗描写了什么景象 分别突出它们的什么特点 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考点:形象)
这四句诗描绘了传说中的瀛洲和现实中的天姥山。分别抓住了它们“烟涛微茫”难求和“云霞明灭”可睹的特点。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兴趣。
景----神奇巍峨
情----景仰向往
第一段
入梦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
第二段:梦到剡溪
一夜之间就飞过了洒满月光的镜湖。
点明了“梦游”。浪漫主义手法。
清澈的溪水荡漾,岸边的猿猴发出凄清的啼叫。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思考
自由自在
“送”是什么修辞手法?“飞”和“送”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拟人
梦游路上的急切、兴奋、轻快和神往的心情
(过渡)
(梦游仙山的起点)
(月下清丽之景)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谢公屐:
《南史·谢灵运》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千岩:
万转:
迷花:
重叠的岩。
山路弯曲不断。
迷恋于花,被花迷住。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
惊:
使……颤栗,形容词作使动词。
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
殷:用作动词,震响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青青:
澹澹:
黑沉沉的。
水波摇动的样子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思考
写作对象是什么?
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
加红句使用了什么句式?
有何作用?
峰回路转,情迷意乱,山鸣水啸。
写景,更写人。
昏暗恍惚。
楚辞句式,使节奏变化,
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景 象 特 点 情 感
青云梯、海日、天鸡、千岩、花、石、熊咆、龙吟 ①_________ 表现了作者流连忘返的心情
深林、黑沉沉像要下雨的云、笼罩着烟雾的动荡起伏的水等 满含阴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美雄奇
壮美雄奇
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因遭受排挤心中郁结的愤懑情绪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名词作动词,弹奏
鼓: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那么仙人的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
思考讨论:
1.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思考
写了什么事?在文中有何作用?
心惊梦醒,好梦不常。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引出诗人内心的感慨。
第三段:梦醒之后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醒 悟
思考:这层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于“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三句诗,有人认为它与“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所表达的对人生的伤感情绪一样,体现了李白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孤立地看,这三句诗的确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但实际上它们是作者向自己的过去告别、与黑暗的现实决裂的表白,它们与诗歌末尾的两句一起表达了作者不向现实妥协、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豪迈情怀。
理清思路
①入梦的原因是: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全诗的思路
一、梦游之由(起)—— 叙述
二、梦游之景(观)—— 描写
三、梦游之吟(叹)—— 议论、抒情
梦境
性格傲岸,不事权贵
入梦之因
出梦之叹
梦度镜湖
梦游山景
梦入仙境
梦醒长嗟
高大脱俗
安 能
摧眉折腰
如何理解作者在本诗中所体现的
思想的积极面与消极面。
消极面:
“古来万事东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
——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生活的态度。
不过,这也是作者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梦境解读1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1、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2、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通俗平易,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
艺术手法
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风格:
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构思
瑰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