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乱蟠桃大圣偷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从聚焦人物、感受形象入手,学习跳读、猜测语句意思等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
4.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
【重难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内容
教师播放《西游记》动画片片头曲《猴哥》,学生说说这首歌写的是谁,并用一两句话谈谈对他的了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猴王出世”。
(二)初读课文,猜测词句意思
1.学生阅读文前导语,明确学习目标。
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不明白的语句,猜一猜这些语句在文中的意思。
(1)教师出示生字词,多种方式读,正音:
芝兰 迸裂 遂 山涧 獐鹿 猕猿 瞑目蹲身 石窍 石碣 镌刻 抓耳挠腮 挈
(2)学生交流难懂的词语。
预设:
迸裂 拖男挈女 瞑目蹲身 喜不自胜 拱伏无违 序齿排班
点拨:根据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猜测、做动作、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交流不明白的句子。
预设: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提示:学生根据上下文,能够说出大致意思即可,不必过分追求准确性。
3.教师小结方法:阅读古典名著,遇到不太明白的语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做动作、想象画面等猜一猜大致意思,并继续往下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梳理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的过程。
石猴出世(第1自然段):石猴出世地点—孕育石猴的仙石外形和环境—石猴诞生场景。
成为猴王(第2~4自然段):群猴洗澡—寻找水源—找到瀑布—石猴进入,发现水帘洞—石猴领众猴进入水帘洞—成为猴王。
2.学生根据梳理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的过程。
点拨:讲述准确、具体,加上适当的语气、动作和表情,使讲述更生动。
(四)聚焦人物,感受形象
1.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
顽皮 机智 勇敢 敏捷……点拨:根据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猜测、做动
2.运用跳读的方法,找到体现猴子顽皮、机智、勇敢、敏捷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其形象。
预设1:聚焦动作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
——石猴顽皮可爱、勇敢自在。
预设2:聚焦语言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石猴勇敢、机智、灵巧、敏捷。
3.教师小结方法:阅读古典名著,可以运用跳读的方法,找到关键段落,感受人
物形象。
(五)拓展阅读《乱蟠桃大圣偷丹》
在了解了石猴出世、成为美猴王的故事后,再看看他又是怎样看管蟠桃园的,请同学们阅读丛书文章《乱蟠桃大圣偷丹》。
提示: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词语和句子,结合上下文,猜一猜意思。
1.快速阅读,关注描写美猴王动作、语言、神态等的语句。
2.思考:美猴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做事认真、机灵、贪嘴……
三、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人物形象 孙悟空:顽皮 机智 勇敢 敏捷
猜测词句意思
阅读方法 联系上下文
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