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太仓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8-12 17: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初一历史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校、座位号、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纸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时使用0 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2.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4.右图为唐三彩胡人执犁陶俑。从中可以了解的信息包括
①唐代农业工具 ②唐代的艺术 ③唐代的制瓷业 ④唐代的商业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某个生产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描述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是
A.水排 B.风车 C.筒车 D.曲辕犁
6.“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关于此桥的设计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鲁班——隋朝 B.李春——隋朝
C.李冰——唐朝 D.李春——唐朝
7.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8.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A.苏州、湖州已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B.苏州、湖州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
C.苏州、湖州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D.苏州、湖州生产的水稻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9.小周同学暑假在北京参观了“中国古代货币展”,发现展台中有
一张图片如右图,请问这种货币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北宋 临安 B.北宋 四川
C.南宋 临安 D.南宋 四川
10.近年来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西汉
11.右图反映的现象是
A.元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B.元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元朝时民族的融合
D.说明元朝形成了新的民族
12.英国作家培根评价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四大发明的作用时说道:“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他说的“第一种”是
A.造船技术 B.印刷术
C.火药的发明 D.司南的使用
1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称“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宋书》 D.《宋史》
14.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明初经济兴盛
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
C.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D.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
15.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16.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疆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
B.东北到外兴安岭以北(库页岛除外)
C.北至西伯利亚
D.南包南沙群岛
17.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
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
长城(如右图)蜿蜒6000余千米,她的东西起
止点(图中A、B的两个位置)分别是
A.嘉峪关 鸭绿江 B.鸭绿江 嘉峪关
C.嘉峪关 山海关 D.山海关 嘉峪关
18.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19.“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等故事情节均出自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0.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关系。下列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迂一经济重心南移
B.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小说在明代繁荣
C.唐朝的繁荣开放一唐诗的鼎盛
D.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一蒙古和回部叛乱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把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唐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唐高祖—唐高宗—唐玄宗—唐太宗—武则天。
22.纵观中国古代史的各阶段特征,“中华民族大融合”可对隋唐史进行高度概括。
23.十世纪初,契丹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契丹国。
24.元朝进攻南宋时,遭到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文天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25.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葡萄牙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捍卫了中华民族的主权。
26.明代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横线上)
27,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帝)下令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便利南粮北运, ▲ (皇帝)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接。
28.从 ▲ 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 最后完成。
29.隋唐书法,名家辈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成为继王羲之后,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明朝的书法比以前普及, ▲ 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有“颜骨赵姿”之美。
四、材料解析与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我们所知遭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最早开始于哪一朝代?(2分)
(2)材料三中,《英国大百科全书》和孙中山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制度。(2分)
31.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在发生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1分)
(2)材料二中“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2分)
(3)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强大蒙古帝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中国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 ( http: / / www.21cnjy.com )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代天骄”指的是谁?(1分)“统一王朝”建立后在全国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1分)
(2)材料二中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谁?(1分)从材料二中找出他废除丞相的一个理由。(从材料中摘抄,但抄整段材料不给分)(1分)
(3)材料三中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谁?(1分)材料二和材料三明清行政制度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