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八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大道之行也(八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14 09:3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1、洪秀全
2、梁启超
3、林觉民
4、孙中山孔子的理想
成为人类理想社会的启蒙“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
上最大的农民起义。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1890年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求学于万木草堂,受康有为的影响锐意维新。参与“公车上书”。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上,一位男子大义凛然地向监斩官高喊:“你过来,我有话说!”监斩官不敢理睬,示意刽子手立即行刑。这名男子面对围观群众,大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随后就倒在屠刀下。这个人叫谭嗣同,跟他一起就义的还有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后人称他们为“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 林觉民 1909年,林觉民从日本潜回国内,将自己信奉的主义和为此不惜牺牲一己性命的决心告知妻子,陈意映听闻之下,潸然泪下,深恐某一天夫妻二人会阴阳永隔。林觉民强笑劝慰妻子:我为国家为中华而死,死而无憾。接着又说:与其我先死,倒不如你先死。你身体太弱,怎么能禁得起失去我的悲伤呢?我先死了,将痛苦留给你,我实在于心不忍,所以我宁愿你先我而死,就让我担起失去你的悲痛吧!——陈意映听完,心中愈悲,涕泣不已。1911年4月24日
林觉民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诀别书民族、民生、民权——孙中山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陵墓孙中山先生手迹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了与世隔绝的美好的世界——世外桃源,儒家经典《礼记》中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同”社会。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矜 “矜”通“鳏”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wéijǔmùguānfènwù比比谁读得准初级朗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高级朗读:读出韵味与感情  大道之行也,______,选__与__,讲__修__。故人_______,________,使______, ______ , ______ ,矜、 __ 、 __ 、 __ 、废疾者皆有所养,男_____,____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力恶其不出于身也,______。是故 ________ , _________ ,
故_______,是谓大同。顶级朗读:熟读成诵⒈大道之行
⒉选贤与能
⒊讲信修睦
⒋故人不独亲其亲施行。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修,培养。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①亲, 以……为亲,用作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②亲,名词,指父母。理解第一步疏通词义⒌不独子其子
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⒎皆有所养
⒏不必藏于己 ①子, 以……为子。这里用如动词,可以译为抚育。②子,名词,指子女。 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所用,为社会效力。所长,顺利成长。供养。私藏。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0、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1、外户而不闭
12、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杜绝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理解第二步通译全文 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参考译文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总结全文。理解第三步理清文章思路“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㈡(第2至3句)㈠(第1句)㈢(第4句)全文结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总结全文。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讲信修睦”(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天下为一家,共同拥有)。选举什么样的人管理国家?“选贤与能”(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提倡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人人都受到关爱 物质生活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思想观念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精神生活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请你推测当时的现实社会。 理想社会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
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今天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有“大同”的踪影吗?我们的社会与“大同”相比,有什么差距?和谐社会六大特征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讨论:要实现大同理想社会,
需要什么条件?
1、人们的生活水平;
2、人们的思想观念;
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4、经济的发展;
5、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
……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1、在当时看来:
2、在现在来说:
3、能否实现?不满现实,向往美好激励人们,仍有意义世外桃源,美好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