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5 11:3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3
教材链接】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家庭,五岁以
前被寄养在同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8岁他考
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去法国留学,两
年以后回国。
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活动,被捕人狱。在监狱中,艾青失去了绘画的
条件,于是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
写下了长诗《大堰河
我的保姆》,抒发了对
抚养他的保姆
-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
怀念。这首诗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
一次使
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
个高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
了中国大地,也把诗人们的诗思引向民族救亡
的滚滚洪流。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
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
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
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诗人善
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
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
诗推向一个新阶段。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
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
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养
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
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
国之情。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
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
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
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其实,在诗人的成名作《大堰河
我的保姆》
中,这种自由诗的特点就已经非常明显,这表现
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
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到了抗战时期,
这种诗风成为艾青自觉的追求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
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
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
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
与火把”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
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
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
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
以后。经过了20年的沉寂,人们又在报刊上看
到了他的名字。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
诗意变得更警策。如《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
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
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
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