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23课《太空一日》—优质课ppt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23课《太空一日》—优质课ppt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4 22:5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3 太空一日
杨利伟
了解作者
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汉族,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特级航天员、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少将军衔,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本文选自《天地九重》。(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太空一日的不凡历程。
2. 感受航天人的人格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积累词语
概述故事、梳理情节
会读会写
炽热 释然 逃逸 负荷 幅度
赫 兹 弧 轮廓 俯瞰 红晕
确凿 遨游 模拟 模样 稠密
chì hè
záo mó mú
hè zī kuò fǔ kàn yùn
会读会写
舷窗 烧灼 剥落 概率 无虞
五脏六腑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本末倒置 惊心动魄 屏息凝神
一目了然
xián zhuó bō lǜ yú
dào bǐng
zàng jūn
理解词语
⑴炽热:极热,温度极高
⑵释然:疑虑、嫌隙等消失后心中平静、愉快的样子。
⑶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也指在较高的高度上俯视下方。
⑷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⑸屏息凝神:屏息:屏气。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
(6)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
活动一:概说一日
给课文加个副标题,说说这是( )的一日
紧张的一日
惊险的一日
意外的一日
借助小标题概括全文内容
示例:①飞船升空时的感受,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飞船起飞)
②飞行在空中看见的东西 (飞行所见)
③飞行过程中听见神秘的敲击声 (飞行所听)
④返航时的心路历程 (惊险归途)
活动二:梳理意外
浏览课文,勾画关键词句,说说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他又有怎样的心理或举动?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杨利伟?
意外 心理、举动 品质
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极度难受、痛苦,以为自己要栖牲了
“本末倒置”的错觉
很难受,靠意志克服,最终适应。
出现一阵一阵的神秘的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抛伞开伞时飞船晃荡很厉害,折磨人
吓一跳,不知道怎么回事,重视这段过程。
坚强、镇定、沉稳、冷静、细心、严谨、负责、热心、无私、
爱国……
课外拓展:航天小常识
太空站: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访的载人航天器。天宫一号就是中国发射的首个小型试验性空间站。
影响最大的空间站是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它是目前人类拥有过的规模最大的空间站。由6个机构共同建造,建造始于1998年,直至现在仍在工作。这6个机构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
国际空间站项目提出之时,美国人毫不犹豫将中国拒之门外。别人越封锁,我们越争气,也越能出成果。中国人于是以非常正常的方式反击:建造出中国人的空间站
神舟飞船——我国研制的卫星式宇宙飞船,spaceship,把航天员、货物运送到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能基本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短期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工作。江泽民把中国的飞船命名为“神舟”号。
神舟一号:1999年研制升空的第一艘不载人试验飞船。
神舟二号:2001年成功发射并返回,第一艘正样飞船,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
神舟三号、四号:2002年3月、12月,搭载模拟人发射成功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搭载费俊龙、聂海胜,飞行了115小时32分钟。
神舟七号:2008年9月发射,载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飞上太空,第一次太空漫步,飞行68小时20分钟。拍摄到飞船在太空中的外景照片。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发射,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飞行时间约25小时。
神舟九号:2012年6月发射,景海鹏、刘旺、刘洋跟随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
神舟十号:2013年6月发射,在轨飞行约15天,在太空呆了约10天,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跟随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对接,中国首次实施太空授课。
神舟十一号:2016年10月发射,飞行时间为33天,与天宫二号对接,载景海鹏、陈冬上天,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老宇航员景海鹏是三飞太空,创纪录。
神舟十二号:2021-06-17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93天
神舟十三号:2021-10-16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183天
神舟十四号:2022-06-05 陈冬、刘洋、蔡旭哲183天
神舟十五号:2022-11-29 费俊龙、邓清明、张陆,12月2日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第二课时
体会严谨、解读英雄
活动一:体会“严谨”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示例1: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25-27段)
亲自观察,多次观察,也叮嘱其他航天员仔细观察,还询问同行,亲身实践和多方验证,体现了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
针对神秘的敲击声,边听边看,回到地面后,用各种办法反复听模拟敲击声,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总是觉得不像,就不签字。
列出详细而准确的时间和数据,如: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公里,而飞船的飞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语言表述十分严谨,也体现了严谨科学的态度。
如实表述不明原因的太空漂浮物: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也可能是太空垃圾。……我至今还没弄清楚到底是些什么。
活动二:解读英雄
结合文章,说一说,杨利伟为什么是“航天英雄”?
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征战十年,凯旋而归,伙伴不知木兰是女郎。
孙悟空追随唐僧,一路降妖除魔,
《战狼》中的冷锋,一身中国功夫,会用科技制敌,孤身一人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
结合你的所学所知,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意外 心理、举动
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极度难受、痛苦,以为自己要栖牲了
“本末倒置”的错觉
很难受,靠意志克服,最终适应。
出现一阵一阵的神秘的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抛伞开伞时飞船晃荡很厉害,折磨人
吓一跳,不知道怎么回事,重视这段过程。
说一说:杨利伟是怎样的英雄?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扩写颁奖词:成就他航天英雄的,是……?
说一说:杨利伟是怎样的英雄?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示例:成就他航天英雄的,是极端痛苦下的坚强忍耐,遇到意外时的冷静观察,作为过来人对后辈的热心无私……
中国载人航天精神
胡锦涛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载人航天精神。他指出: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十三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课堂寄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愿我们记住英雄,学习英雄,做自己的英雄!
课下作业
1、阅读王亚平《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进一步了解中国航天员
2、仿照《太空一日》思路,列出《——的一天》的写作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