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13 09:59:27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吗?
生物怎样适应环境?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它,爱护它。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 空气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 光 、温度、水、空气
葵花朵朵向太阳(阳光)
长颈鹿喝水(水)
探究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订计划:
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明亮
阴暗
实施计划:按照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自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与你们小组的结论一致吗?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 空气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
竞争
合作
寄生
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七星瓢虫捕蚜虫
青蛙捕害虫
狐狸追捕老鼠
蜘蛛捕捉蝗虫
猎豹追捕羚羊
棕熊捕鱼
两只羚羊在争斗
竞争: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场所或其他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的情况。
老虎用尿划定自己的领地
秃鹫的争斗
野牛的争斗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合作: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并从其中直接获取营养使其遭受损害。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沙漠中的植物——仙人球的叶子变成刺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植物界的拓荒者的地衣
土地沙化
沙尘暴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好环境是每一个人的义务。我们应该做到人与自然和诣共处!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有影响,生物能适应与环境而生存下来,同时也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生物
环境
适应
影响
复习巩固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主要描写生物圈中哪种因素( )
A.季节 B.水
C.生物 D.空气
2.下列属于影响水稻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一组是( )A.光、温度、土壤 B.老鼠、空气、土壤 C.水、空气、蝗虫 D.光、温度、稗草
B
A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共生
4.水稻田中常生有一种杂草“稗”,它与水稻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水稻与稗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5.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
B
C
6.判断
(1)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
(2)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
(3)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
(4)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
×
×

×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温度会影响植物的花期,温度越高,开花越早。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所以桃花开花晚一些。
8.你见过右图中的蝴蝶吗?这种蝴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基本一致,这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和环境一致的体色可以保护自己不易被天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