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四上语文第一单元独立练习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8%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3分)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寂静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táo qì( )的弟弟qiān zhe( )妈妈的手,走过 kēng kēng wā wā( )的山路,来到自家的pú táo( )园看望正在劳作的爸爸和外公。园子的旁边是一片zhuāng jià( )地,chéng shú( )的dào gǔ( )金黄金黄的,微风一吹,好似金色的海洋。
2.海宁市的盐官镇jù shuō( )是观赏钱塘dà cháo( )最好的地方。潮水来时,那浪潮yóu rú( )千万匹白色马齐头并进,气势不凡。
三、按照要求,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括号里。(1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薄(báo)雾 淘(táo)洗 汩汩(gǔ) 鹅卵(luǎn)石
B.坠(zhuì)落 半明半昧(wèi) 占(zhàn)领 风俗(sú)
C.屹(yì)立 霎(shà)时间 堤(dī)坝 田埂(gěng)
D.归巢(cháo) 横贯(guàn) 芦苇(wéi) 稻穗(suì)
2.下列每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地震 偷度 昂首东望 B.镀亮 泼剌 若稳若现
C.霸占 失眠 摇摇欲坠 D.静寂 一瞬 窃窃思语
3.下列句子对课文理解正确的是( )。
A.《秋晚的江上》和《花牛》都属于律诗。
B.《观潮》这篇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来写的。
C.《繁星》一文中的“我”通过回忆描写了两次看星星的不同感受。
D.“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芦苇比作红颜。
4.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锣( )喧天 ②( )耳欲聋 ③( )彻云霄
④窃窃私( ) ⑤鸦雀( )声 ⑥( )无声息
话剧表演刚结束,剧场里立刻响起了( )的掌声。
江面上( ),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开始了。
考试开始了,教室里( ),同学们都在认真答题。
那两个人正在角落里( ),不知道在商量些什么。
四、句子集锦。(8分)
1.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画“~~~~”的部分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2)画“ ”部分与下面( )项所用的修辞手法是相同的。(2分)
A.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B.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C.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D.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按要求仿写句子。
(1)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用上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2)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一会儿工夫,
。(补充句子)
五、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14分)
1.“昧”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昧”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昏暗;②隐藏,隐瞒。“半明半昧”的“昧”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我能为“昧”换个偏旁成新字_______,再组两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潮》一文描写了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了描绘。江潮的声音在刘禹锡笔下是“八月涛声吼地来”,在本文中潮水在远处时是“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
3.《走月亮》中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
。
傍晚,我在村外的树林散步,看到夕阳照入深林,青苔绿油油的,我不禁想到诗人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 (8%)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它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白色污染”。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餐具,我们全年消耗量就达4亿至1亿个。它们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等,影响了城市的卫生与美感。不仅如此,由于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有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
1.给这则材料选择一个标题,下面恰当的是( )。2%
A.保护环境 B.白色污染 C.有毒的塑料
2.下列对“塑料制品”的描述正确吗?正确的打√,错的打x.4%
①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应该大力提倡。 ( )
②它会影响城市环境,污染大气和水资源。 ( )
3.拟写一条保护环境的宣传语。2%
(二)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27%)
黎明悄(qiāo qiǎo)然而至,黑黝黝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不动,一切如此静(秘 谧),让人感到无比惬(qiè xiá)意。
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在唱。
天更亮了,可以看到近处稠(蜜 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这绿色 在你面前越来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jiǎ)角①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安静地睡在水面,化成一团氤氲(yīn yūn)②的雾,与周围的天际连成一片。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岬角幽暗的倒影。
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在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一片粉红,在那边洒下一抹金光,还有那最美不过的一抹紫烟,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
【注释】
①岬(jiǎ)角:突出水中的尖形陆地。
②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组成词语,打上√。2%
2.这篇文章是以 顺序来写的,我是从 、
、 这些关键词句看出来的。第3自然段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我是从 、 、 、
这些关键词句看出来的。9%
3.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A.文章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密西西比河上黎明的美丽景色。
B.文章第2自然段“一只鸟也看不见”的原因是鸟儿还在鸟巢中,没有飞出来。
C.从文中“灰白色”“浓郁的绿色”“一抹紫烟”等表示色彩的词语中感受到密西西比河的黎明有着独特的色彩之美。
4.读着第二自然段,你仿佛看见了
的情景,仿佛听到了
的声音。4%
5.文中有一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密西西比河的赞美之情,请用“ ”画出来。2%
第三部分 快乐作(25%)
在这个单元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你一定也去过好多地方,亲身领略了美丽的大自然。把你游览过的景点描绘出来吧,让我们通过你的作品,想象画面,感受它的美丽与奇妙。要求:书写工整,将内容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3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