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7分)
1.读拼音,写词语。
它在五指中是xiàng mào最táng huáng的。也是最yǎng zūn chǔ yōu的。解niǔ kòu、nǐng luó sī、sāo yǎng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二、选择题(10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答(yīnɡ) 憎恨(zēnɡ) 搔痒(sāo) B.窃窕(tiáo) 祸患(huàn) 天赋(fù)
C.胚胎(pēi) 薄弱(bó) 痴迷(chī) D.轧伤(yā) 窘态(jiǒnɡ) 秽物(huì)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养遵处优 一本正经 B.翻云覆雨 情同手足
C.随心所欲 皎尽脑汁 D.墨不作声 轧伤 憎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宛,都是直直落落的坚硬的曲线。
B.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距,却无爱憎在其中。
C.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
D.白天你们太淘气,防止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5.下列句子说得最委婉的一项是( )
A.怎么不把你的《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语文思维训练教材》给我用?
B.快把你的《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语文思维训练教材》拿给我用!
C.你为什么不把《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语文思维训练教材》给我用呢?
D.能把你的《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语文思维训练教材》借给我用一下吗?
6.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讲笑话时应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要沉住气,自己不笑场。
B.从《杨氏之子》孔君平和杨氏之子巧妙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机智的孩子。
C.在丰子恺笔下,人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性格,他最不喜欢无名指和小指。
D.《童年的发现》中,作者小时候经过大胆提问、认真思考,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启示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探究能力。
三、填空题(16分)
7.比一比,组词语。
秽( )扭( )庸( )梁( )享( )
岁( )纽( )康( )梁( )亨( )
拇( )渺( )诣( )苍( )胚( )
姆( )缈( )脂( )仓( )脸( )
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1)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 )
(2)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
(3)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 )
(4)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 )
9.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填空。
默( )作( ) 养尊( )( ) 随心( )( )
不( )好( ) 情不( )( ) ( )尽( )汁
(1)在知识的海洋中,你可以( )地畅游。
(2)讨论会上,大家都对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表意见,而他却一直( )。
10.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君子喻于义,_______。
(2)_______,小人长戚戚。——《论语》
(3)恻隐之心,_______。——《孟子》
(4)多行不义,______。——《左传》
(5)人有耻,_______。——《朱子语类》
(6)警察严肃地告诫罪犯:_________。看到小明热心帮助盲人,妈妈高兴地说:________
四、信息匹配(12分)
1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1)涮火锅时,把肉切成薄(báo bó)片才有味道。
(2)天气这么寒冷,你还穿的这么单薄。(báo bó)
(3)妈妈出差(chāi chà)了,我非常想念她。
(4)我这次数学考试,成绩很差。(chāi chà)
12.选词填空。
陈设 摆设 摆放 陈列
(1)这间屋子里( )了很多装饰物。
(2)博物馆里( )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3)在一个家居设计中,家居( )在整个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13.如果手指会说话,根据丰子恺笔下的手指特点,以下这些话最有可能是谁说的?(填序号)
A.大拇指 B.食指 C.中指 D.无名指 E.小指
(1)老兄,累的可不止你一个,我们真是同病相怜呀!( )
(2)我虽然长得高,可是干苦差事不适合我,我给你们打打下手就好了。( )
(3)呜鸣,我虽然样子秀丽,但什么事都出不上力,估计主人觉得我最没用了。( )
(4)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 )
(5)大家这么能干,而我能力有限,那些装扮门面和不怎么费力的小事就交给我吧!( )
五、语言表达(10分)
1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请修改片段中的错误。(4处错误)
是否努力,使我们取得成功的保证。同时,通过俄罗斯选手在冬奥会上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优良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体会上面句子的特点,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小明开学返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请你体会上面句子的表达方法,也用这样的方法写一段话。
老师工作很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先点出要描述的事物或人的样子和特点,再用另一种相似的人或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
游子回到家乡: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__________________
云朵在天空飘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跳进水里玩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童年的发现(节选)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有的科学家认为,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再现——( ) 情不自禁——( )
安慰——( ) 驱逐——( )
17.仿写句子。
(1)我清清楚楚地记得_________________。
(2)我清清楚楚地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和同学们都笑了,联系上下文,下列对“我”和同学们的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笑是因为想起了自己对“母亲怀胎九月才生下婴儿”的猜测,和老师讲的大相径庭,当初还以为是了不得的发现,所以自嘲地笑了;同学们笑则是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我”不怀好意,嘲笑“我”。
B.“我”笑是因为听到老师讲人的发育和进化,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害羞地笑了;同学们笑也是一样的原因。
C.“我”笑是因为觉得老师一本正经讲进化论的样子很好笑;同学们笑则是因为听到老师讲人的发育和进化,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害羞地笑了。
D.“我”笑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老师讲到的进化论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了;同学们笑则是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我”不怀好意,嘲笑“我”。
19.“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请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读美文,做题。
萧伯纳与小姑娘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戏剧家。有一次他在前苏联访问时,遇到一位小姑娘。小姑娘长得白白胖胖,一对有神的大眼睛,头上扎着一个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萧伯纳非常喜爱这个孩子,竟同她玩了许久。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说完,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是与一位世界大文豪玩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您就是萧伯纳伯伯?”“怎么,难道我不像吗?”“可是,您怎么会说自己有多了不起呢?请你回去也告诉您的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苏联小姑娘安妮娜。”
萧伯纳听了,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自己太自以为是了,不禁一时语塞。回家的路上,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我( )离开了苏联,( )小姑娘给我的美好的东西,却永远留在我心里。是啊,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小姑娘真是我的一位好老师呀!”
20.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语塞:________________
自以为是:_______________
21.给文中的括号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2.萧伯纳对小姑娘所说的话,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小姑娘对萧伯纳所说的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小姑娘与萧伯纳的对话很_________,却阐述了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完文章后,这位小姑娘和大戏剧家萧伯纳,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25分)
25.习作与表达。
认真观察漫画,展开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注意要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与思考。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相貌 堂皇 养尊处优 纽扣 拧螺丝 搔痒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貌、堂皇、尊、纽、螺丝、搔痒”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答应——读音是yìng:意思是(动)回答。
B.窃窕——读音是tiǎo:基本意思是指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样子。
D.轧伤——读音是yà:就是被碾伤的意思。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我们易错字辨析。
在做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看准字形,注意同音不同形字的区分,注意易错字的偏旁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熟记字形。
A.养遵处优——养尊处优:意思是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尊:尊贵的地位。在这个词语中“尊”没有走之底。
B.全部正确。
C.皎尽脑汁——绞尽脑汁:意思是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这里注意“绞”的偏旁。
D.墨不作声——默不作声:指不说话不出声,沉默的样子。“默”是沉默的“默”。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坚硬”的意思是指非常硬,一般用来形容石头,这里用来形容“曲线”不合适,可以换为强硬。
B.“差距”意思是:事物之间的差别程度;与某种标准有距离。结合句子意思,可知“五个手指姿态与性格”各不相同,有差别,因此“差距”使用不恰当,可以改为“差异”。
C.盘旋:回旋往复地绕着圈走或飞。读句子,结合词语意思和所给语境,可知词语运用恰当。
D.“防止”的意思是: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读句子,可知因为“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了细胞的生长”,“防止”使用不恰当。
故选C。
5.D
【详解】考查语言表达。
要注意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致,分寸得当。
A有误,“怎么不把”带有强烈的质问语气,不委婉;
B有误,“快把”带有命令口吻,不委婉;
C有误,“为什么不把”带有强烈谴责口吻,不委婉;
D正确。
6.C
【详解】主要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C项错误,在丰子恺笔下,人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性格,他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
7. 污秽 扭打 附庸 屋梁 享受 万岁 纽扣 健康 高粱 大亨 拇指 渺小 造诣 苍白 胚胎 保姆 飘缈 脂肪 仓库 脸蛋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组词。注意从字的部首、偏旁、笔画多少、字义、字音等方面进行区分和记忆。
秽与岁: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自惭形秽;岁月。
扭与纽: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扭捏;纽扣。
庸与康: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庸俗;康复。
梁与梁: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栋梁;高粱。
享与亨: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享用;官运亨通。
拇与姆: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大拇指;河姆渡文化。
渺与缈: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渺茫;虚无缥缈。
诣与脂: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苦心孤诣;凝脂。
苍与仓: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苍天;仓廪。
胚与脸: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胚芽;脸面。
8. 安全 雄厚 笨重 红润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反义词。
(1)危险是警告词,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还有是一些机械类的危害。
安全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指人没有危险。
(2)薄弱,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单薄;不雄厚;不坚强。形容事物在外界影响下容易受挫折、被破坏或发生动摇的状况。
雄厚,(实力、物力、财力)充足,丰富:实力雄厚。 形容词,形容事物充足丰富。
(3)轻盈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丰富而盛大,意思是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笨重,汉语词语,意思是不灵巧。
(4)苍白,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白而微青的颜色;缺乏活力和生机。出自柳宗元 《寄韦珩》。
红润,汉语词汇,是指色红而有光泽。也表示人很健康。
9. 不 声 处 优 所 欲 怀 意 自 禁 绞 脑汁 随心所欲 默不作声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和选词填空。
默不作声:意为沉默不说一句话。
养尊处优:意思是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怀好意:意思是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绞尽脑汁:意思是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
(1)结合句意,随意的在知识的海洋畅游,可知是:随心所欲。
(2)结合“大家都对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表意见”,后半句转折,故应填:默不作声。
10. 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 仁之端也 必自毙 则能有所不为 多行不义,必自毙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言识记和理解运用,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4)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6)结合“警察严肃地告诫罪犯”,可知,这里是告诫罪犯不要做坏事,应用“多行不义,必自毙”。
结合“小明热心帮助盲人”,可知,这里是赞扬小明的同情心,鼓励他去做好事,应用“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11.(1)báo
(2)bó
(3)chāi
(4)chà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
(1)薄片——báo
(2)单薄——bó
(3)出差——chāi
(4)很差—— chà
12. 摆放 陈列 陈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陈设:安放、摆设。
摆设:动词,把单件或多个物件(多指艺术品)按照审美观点安放。多指摆设的可供欣赏的艺术品,也有表示徒有其表而无实际用处的东西。
摆放:安放,陈设。
陈列:指把商品有规律地集中展示给顾客。
(1)屋子里的装饰物,应用“摆放”。
(2)博物馆里的文物,应用“陈列”。
(3)家居设计中,家居物品应用“陈设”。
13. B C E A 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手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食指:指第二个手指头,比喻家中人口。用处最大的是食指,经常干累活。
(2)中指:人手的第三个指头。“养尊处优”的是中指,干苦差事不适合。
(3)小指:手的第五指,一般不用力,故其最细小无力。
(4)大拇指:大拇指指手的第一个指头,最粗而短的手指为大拇指。也是经常忙碌的。
(5)无名指:中指和小指之间的指头,是人类最不灵活的手指,只能干装扮门面和不怎么费力的小事。
14. 努力,是我们取得成功的保证。同时,通过俄罗斯选手在冬奥会上的表现,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在路上平稳地走着,头抬得高高的,身子绷得很直,像一条直线一样,目视着前方。 老师工作很辛苦,要给我们批改作业,还要为我们这些小淘气操心,有时还要安慰考试不好的同学。
【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解题方法为: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常见错误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
两面对一面。“是否努力”是两面,“使我们取得成功的保证”是一面,可删除“是否”。
错别字。将“使我们取得成功的保证”中的“使”改为“是”。
成分残缺。“通过”和“使”连用,句子缺少主语,可删除“使”。
语意重复。“良好的”与“优良的”重复,可删除“优良的”。
(2)本题考查了仿写句子。
例句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无名指、食指比作关平、周仓。据此“小明开学返校”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即可,答案不唯一。
(3)本题考查了仿写句子。
例句中,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大拇指是如何肯吃苦的。据此“老师工作很辛苦”这句话,运用举例子方法,写出老师工作辛苦即可,答案不唯一。
15. 游子回到家乡,就像漂泊在外的鸟儿终于归巢。
他阔别家乡三十余载,今天终于回来了,就像倦鸟归巢,看着故乡的一草一木,双目中泛起了一层迷蒙的水雾,怎么也消散不去。 雨点儿真调皮,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像小精灵在跳舞。 云朵在天空中悠闲地飘荡着,就像在轻松地逛街。 孩子跳进水里玩耍,又是扎猛子,又是蛙泳,一会儿又像一只快乐的小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开心极了。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仔细审题,表述合理即可。
本题只要用另一种相似的人或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出事物或人的样子和特点即可,可以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不唯一。如:游子回到家乡:漂泊多年的游子回到了家乡,就像同落叶回归了大树的根一样
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雨点落在窗玻璃上,哗啦啦作响,就像热锅里炒着的蹦来跳去的豆子,杂乱无章地敲打着锅底。
云朵在天空飘荡:那一朵朵漂浮蓝天之上的白云是多变而缥缈的,它们如天使般活泼,如花朵般可爱,如露珠般清纯,如鸟儿般自由。
孩子跳进水里玩耍:跳水中的孩子更像一只只刚从笼里放飞的小鸟,在水里展开自由的双翼,游来游去。
16. 重现 不由自主 宽慰 驱赶 17. 他放学后没值日就走了 她被老师批评后眼里有晶莹的泪珠 18.D 19.这句话一语双关,既讲出了历史上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例如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又通过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自己有这样重大的发现,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析】16.本题考查近义词。
“再现”:指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近义词有:重现
“情不自禁”:比喻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近义词有:不能自已、身不由己
“安慰”:安顿抚慰。用欢娱、希望、保证以及同情心减轻、安抚或鼓励。近义词有:慰籍、告慰、宽慰、劝慰
“驱逐”:驱赶或强迫离开。近义词:驱除、撵走、遣散
17.本题考查补全句子。
联系生活实际,将句子补全为止即可。例如: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妹妹昨天穿的是红色裙子。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我”是因为自己的发现居然和某些科学家的观点完全一致而笑出了声,感到得意自豪;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把“我”轰出教室,于是同学们就开始嘲笑“我”。故选D。
19.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这句话先是讲出了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一些科学家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另外“我”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的?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放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
20. 说不出话来,不知说什么好。 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21.虽然 但 22. 让小姑娘感到惊喜 告诉萧伯纳自己的名字 23. 巧妙 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 24.我喜欢小姑娘,她的天真可爱,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品质值得喜欢。
【解析】20.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他马上意识到刚才自己太自以为是了”可知,语塞的意思是:指萧伯纳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结合“可是,您怎么会说自己有多了不起呢?请你回去也告诉您的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苏联小姑娘安妮娜。”可知,自以为是的意思是:指萧伯纳自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21.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离开了苏联”和“小姑娘给我的美好的东西,”属于转折关系,故选用关联词“虽然……但……”。
22.本题考查人物语言的赏析。
仔细读萧伯纳说完话后的心理活动,“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是与一位世界大文豪玩时,一定会惊喜万分。”可知,想给小姑娘一个惊喜;结合“可是,您怎么会说自己有多了不起呢?请你回去也告诉您的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苏联小姑娘安妮娜。”可知,小姑娘是为了告诉萧伯纳自己的名字。
23.本题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把握。
仔细读短文最后一段,结合“是啊,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小姑娘真是我的一位好老师呀”来根概括。
2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本题是开放性题型,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如:我喜欢萧伯纳,他作为一位伟人,能虚心接受一位小姑娘的意见,并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展自我批评。
25.例文:
爱玩手机的爸爸
在我眼中,我的爸爸很帅:干净的短发,大眼睛,双眼皮。他也很有文采,听姑姑说,爸爸年轻时还发表过几篇文章,但最近,爸爸好像中了一种“毒”——手机的毒。就像漫画中的爸爸一样,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只知道玩手机。
爸爸特别喜欢玩手机,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去玩,他总是要捧着一个手机,为了这事儿,妈妈也没少批评他,有时候,他还会嫌妈妈太烦。
在我印象中,每当我写作业,爸爸就会坐在我旁边,如果我有不会的,他总是给我很详细地讲清楚。有时一道很难的题目,我一直不懂,他可以教我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直到我明白为止。那时的我,感觉爸爸是天下最聪明的人。现在我写作业,不用爸爸教了,他现在换“学生”了,那个“学生”就是我弟。我弟写作业时,爸爸就躺在床上,捧着手机。如果弟弟有不会的题目,就要蹲在床边问他,爸爸也只会大概说说,如果实在不懂就算了,然后他就继续玩着手机。
啊,爸爸,你怎么变成这样?
听妈妈说,爸爸每天睡觉前总要玩会手机,不刷上半小时不会睡觉,只有被妈妈催,甚至把手机夺走,他才肯上床睡觉。以前,在饭桌上,爸爸会问我们一些班级里的事儿。而现在他就是一边吃饭一边刷微信,就算我讲讲班里趣事,他也就一句话带过。
我有一次趁他不注意,悄悄拿起手机翻了翻,里面只有 QQ 和微信是可以玩的,但这好像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搞不懂手机到底有什么魔力。虽说有时候,我也会拿起手机,玩一两关游戏,与朋友聊聊天,但很快就发现,这很无聊。
这只能说,手机“有毒”,还真希望“360”快来杀毒,把那个一直关心我的爸爸还给我吧!
【详解】本题考查看图作文。
审题:
题目要求:认真观察漫画,展开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
内容分析:
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一个男人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旁边站着一个小女孩,对他大声说着什么。从小女孩说的话可以确定这是父女俩,并且父亲一直玩手机,忽略了陪伴自己的女儿。虽然他就在女孩身边,却没有和女孩交流、玩耍。由此可知,这个漫画是讽刺了现在多数家庭中父母沉迷于玩手机,缺少对孩子的陪伴。理解漫画主题后,内容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内容指导:
开头:简单介绍漫画内容。
中间:由漫画内容,可以联想到自己,或者身边的这种现象,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结尾:进行总结,升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