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一、书写(共9分)
1.看拼音,写字词。
(1)来店里qǔ huò的顾客kuā jiǎnɡ道:“这件chèn shān实在是太好看了,你的shǒu yì真好,我很满意。”
(2)小玲xìnɡ qínɡ温和善良,从不和人chǎo jià,做事很fù zé。由她来wèi yǎnɡ小pànɡ lǘ,我们可以放心了。
二、选择题(共6分)
2.下列带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发泄(xiè) 香蕉(jiāo) 脊背(jiě) 大声嚷嚷(rāng)
B.颠倒(diān) 官府(hǔ) 橱窗(chú) 满头大汗(hán)
C.外婆(pó) 袖子(xiù) 谣言(yáo) 大吃一惊(jīng)
D.告诫(jiè) 服务(wù) 放纵(zhòng) 各式各样(shì)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呈现 功击 反推力 B.胡说八道 名声 手艺
C.题前 莫非 心甘情愿 D.再接再历 抖动 跟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个故事发生在冬季。
B.《方帽子店》告诉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C.《枣核》是一篇十分有趣的神话故事。
D.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三、填空题(共18分)
5.辨字组词。
衫( )胖( )架( )负( )驴( )
杉( )畔( )驾( )页( )妒( )
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择填空。
①( )山( )岭 ②大( )大( ) ③人( )人( )
④( )罢( )休 ⑤走( )闯( ) ⑥各( )各( )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______________
(2)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______________
(3)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闹。______________
(4)翻越不少出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______________
7.词语填空。
( )的衣裳 ( )的春装 ( )的脑袋
( )的帽子 ( )的东西 ( )地吃着
( )地喊 ( )地吆喝 ( )地打
8.我会写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另一个小孩子接着说。( )
2.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
3.夫妻俩欢喜得很,给孩子起了个名叫“枣核”。( )
9.课本直通车。
(1)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不知转入此中来。
(2)《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的顾客在几天内先后要求裁缝把布料做成棉袄→______→______→春装,由此可见顾客的性格特点是______,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既不能______,也不能_______的道理。
(3)《方帽子店》一文主要讲了________的故事,告诉了我们_______的道理。
(4)《枣核》一文中,作者重点写了枣核_______的事,塑造了枣核_____的形象。
四、信息匹配(共12分)
10.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在奶奶细心的缝(fénɡ fènɡ)补下,裤子上的裂缝(fénɡ fènɡ)不见了。
(2)妈妈买的股票涨(zhǎnɡ zhànɡ)价了,兴奋的脸涨(zhǎnɡ zhànɡ)得通红。
11.选词填空。
顺势 姿势
(1)小红跑步的( )不正确,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2)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 )一纵,蹿到树上。
清醒 苏醒
(3)大地( )了,一切显得生机勃勃。
(4)贼被雨一淋,( )了许多。
12.读句子,判断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的心理状况。(填序号)
A.自信 B.疑惑 C.生气 D.急切
1.“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
2.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
3.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
4.顾客说:“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我实在等不及了。” ( )
五、语言表达(共10分)
13.句子乐园。
(1)老婆婆家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枣核很勤快。枣核很聪明。(用上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赵州桥的传说》短文,完成练习。
赵州桥的传说
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莱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便叫了柴王爷一块儿要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
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瞟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
张果老一听,觉得他口气太大了,便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一忽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才回到桥头上来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呀!”
现在越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爷推车轧的一道沟。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托桥的一个大手印。
14.与“天下无双”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_。
15.“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呀’!”中“不简单”表现在张果老_____________,柴王爷___________。
16.这则故事是按照( )的顺序展开的。
A.地点变化 B.事情发展 C.空间方位
17.画线句子中的“瞟”写得非常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雨珠·露珠·泪珠
东方破晓,晨光微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
“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
“有劳大驾,请你为我们当裁判。”
“噢,什么事啊?”
“我们同属于水珠,可是来源、出身各异。请问哪颗水珠更珍贵呢?”
女神指着其中一颗水珠说:“那你就先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雨珠听到要她先说,十分得意地晃了晃身子:“我呀,来自高空的云层,是大海的女儿,象征着波涛汹涌的海洋。”
“我是黎明之前凝成的露珠。人们称赞我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异草的美容师。另一颗水珠急不可待地抢着说。
第三颗水珠迟迟不肯开口,黎明女神和颜悦色地问道:“那么你呢,我亲爱的小姑娘?”
“我算不得什么。我来自一位姑娘的明眸。起初像是微笑,而后又称友情,现在被叫作眼泪。”她忸怩地回答。
两颗水珠听她这么说,不约而同地撇撇嘴,露出轻蔑的笑容。黎明女神小心翼翼地将泪珠置于手中,连声称赞道:“还是你有自知之明,丝毫也不炫耀,显然比她们俩更纯洁,也更珍贵!”
“可我是大海的女儿呀!”雨珠急得叫了起来。
“我是辽阔苍穹的女儿!”露珠很不服气。
“是的,一点不错。”黎明女神郑重地说,“而她呢,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而后凝结成夺眶而出的泪珠。
言罢,女神吮吸了泪珠,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19.“第三颗水珠迟迟不肯开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雨珠”“露珠”和“泪珠”象征了我们生活中的两类人,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它们分别象征着哪两类人?
(1)雨珠、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们常常说,人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雨珠、露珠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可女神为何偏偏赞美“泪珠”呢?请从文中至少找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女神消失了,留下“雨珠”和“露珠”各自陷入了沉思。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雨珠或露珠接下来的表现。(任选一个对象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从短文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25分)
24.习作。(任选一题作文)
(1)以“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为题写一篇作文,想象他们之间会 期发生怎样的故事,并写下来。
(2)从下面事物中任选四种,写一篇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想象作文。
汽车 人类 树木 楼房 工厂 啄木鸟
参考答案:
1.(1)
(2)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夸奖”“性情”“喂养”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脊背(jiě)——jǐ: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B.官府(hǔ)——fǔ:旧称行政机关,特指地方上的。满头大汗(hán)——hàn:脸上头上流出很多汗来。
D.放纵(zhòng)——zòng:放任纵容,没有约束。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A.功击 ——攻击:(动)①进攻。②恶意指摘。
C.题前——提前:比预定时间早。
D.再接再历——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B.正确。
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项:《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故事发生在冬天。故事讲一个性子最急的顾客在冬天里想做一件棉衣,性子最慢的裁缝让他到明年冬天来取。急性子的顾客由于等不及,就急着要求把冬装改成秋装,又把秋装改成夏装,最后要求把夏装,改成春装。每一次要求,裁缝都欣然答应。可是,原来他什么都还没做,布料还在柜子里一动没动呢。这个故事讽刺了性子过于急的人太过浮躁,性子慢的人太不注重工作效率,都是不对的。
B项:《方帽子店》道理: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C项:《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不是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一个只有枣核大小的小孩——枣核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村民抢回牲口、勇敢地同县官斗争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劳、聪明、勇敢的美好品质,讽刺了官府的无能和残暴。
D项:复述故事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照抄照搬,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所要表现的内容讲出来。
5. 衬衫 肥胖 架子 负数 毛驴 杉木 河畔 驾驭 书页 嫉妒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
“衫”字可组词:蓝衫、开衫、黄衫、汗衫、短衫。
“杉”字可组词:杉树、云杉、池杉、杉鸡、杉木。
“胖”字可组词:矮胖、奶胖、胖肆、胖壮、青胖。
“畔”字可组词:河畔、畔朋、池畔、畔牢愁、海畔。
“架”字可组词:骨架、画架、吵架、担架、打架。
“驾”字可组词:连驾、骊驾、老驾、劳驾、拦驾。
“负”字可组词:正负,负责,负面,负数,欺负,
“页”字可组词:百页、网页、页子、专页、内页。
“驴”字可组词:骒驴、精驴、驴王、驴熊、驴券。
“妒”字可组词:忌妒、诲妒、负妒、妒疾、嫉贤妒能。
6. 翻 越 摇 摆 山 海 善 甘 南 北 式 样 ③ ⑤ ④ ①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与词语理解。
①翻山越岭: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的艰辛。
②大摇大摆:指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
③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④善罢甘休:心甘情愿地罢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⑤走南闯北:意思是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⑥各式各样:意思是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的词语是:人山人海。故选③。
(2)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的词语是:走南闯北。故选⑤。
(3)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闹的词语是:善罢甘休。故选④。
(4)翻越不少出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的词语是:翻山越岭。故选①。
7. 漂亮 轻便 聪明 漂亮 有用 悠闲 高兴 大声 飞快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形容衣裳,可用:美丽、昂贵等。
形容春装,可用:艳丽、舒适等。
形容脑袋,可用:圆圆、巨大等。
形容帽子,可用:合适、昂贵等。
形容东西,可用:讨厌、昂贵等。
形容吃,可用:安静、慢慢等。
形容喊,可用:大声、高声等。
形容吆喝,可用:大声、旁若无人等。
形容打,可用:轻轻、狠狠等。
8. 难受 镇定 悲伤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要确定反义词,可以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1.“舒服”指身心安恬称意;生命的自然状态及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的感觉。舒服的反义词有别扭、难受、艰苦、受苦、艰难、受罪等。
2.“惊恐”指惊慌害怕,恐惧。惊恐的反义词有安详、镇定、安定。
3.“欢喜”指欢乐心喜;喜欢、喜爱、高兴。欢喜的反义词有不快、伤感、悲伤、悲哀、悲痛、沮丧等。
9.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夹袄 短袖 十分急躁 像慢性子裁缝那样磨蹭 像急性子顾客那样急迫 永远只卖方帽子的方帽子店不知改变,逐渐被卖各种帽子的新帽子店取代 世界在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 利用身材优势,用智谋为乡亲们牵回牲口并惩治县官 机智、勇敢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原文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意为: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2)《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主要内容:有个顾客在冬天去裁缝铺里定制棉袄,结果裁缝告诉他,衣服要明年才能做好;心急的顾客第二天又来了,要求把棉袄改成秋天就能穿的夹袄;第三天,顾客又来了,要求把夹袄改成夏天就可以穿的短袖衬衫;等到第四天,顾客要求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结果慢性子的裁缝还没还开始裁料呢。这个故事讽刺了急性子顾客的急躁和慢性子裁缝的拖拉。因此,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仔细考虑,统筹规划,不能像急性子顾客一样,过分着急,说好的事情一改再改,也不能像慢性子裁缝那样,做事拖拉,效率低下。
(3)《方帽子店》内容: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人们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再后来在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方的。人们逐渐的进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方帽子店》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人们不要因循守旧,要顺应时代变革的潮流,虚心接受新的事物,否则将会被淘汰。
(4)《枣核》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讲的是关于一个身体只有枣核那么大的小孩子,利用身材优势,帮助父母干活,帮助乡亲们追回牲口、智斗县官的故事,表现了枣核的勤快、聪明与勇敢。
10.(1)fénɡ fènɡ
(2)zhǎnɡ zhànɡ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1)缝:féng用针线连缀:缝纫。缝补;fèng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缝隙。裂缝。
(2)涨:zhǎng价格提高:涨价;zhàng他涨红了脸。
11. 姿势 顺势 苏醒 清醒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
(1)姿势:指身姿架势和呈现的样子;状态,形势。结合语境,小红跑步的身姿架势不正确,可知,应选“姿势”。
(2)顺势:顺着情势;趁势。结合语境,贼趁势一纵,蹿到树上。可知,应选“顺势”。
(3)苏醒:昏迷后醒过来。结合语境,大地从沉睡中醒过来,可知,应选“苏醒”。
(4)清醒:(头脑)清楚;明白。结合语境,贼被雨一淋,头脑清楚了许多。可知,应选“清醒”。
12. C B A D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以及心理状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要根据语境去判断和分析。
1.结合“快快”、感叹号和“丢在地上”可知体现了主人的生气,选C。
2.结合“好像”和问号可知表现了老公公心里的疑惑,选B。
3.结合“枣核不争辩”和“你们就等着看”可知透漏出它内心的自信,选A。
4.结合“我实在等不及了”可知顾客心里的急切之情,选D。
13. 老婆婆家喂着驴。 枣核不但很勤快,还很聪明。 他所取得的成绩,让人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老爹说,白叫他欢喜了一场,养活枣核那样的孩子能做什么。 无论炎热还是寒冷,他都坚持去外面锻炼。
【详解】(1)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就是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找出句子主谓宾,去掉修饰性词语,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去掉修饰性词语后,句子缩写为:老婆婆家喂着驴。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作答时学生要先阅读原句,再思考用什么关联词语进行连接,将句子串联后读一遍,看是否通顺合理,书写时不要写错字。“枣核很勤快”和“枣核很聪明”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以用“既……又……”这样的关联词进行连接。句子可改为:枣核既很勤快,又很聪明。
(3)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不得不”:作为义务或必要做的;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写写一些必须要做的事,如:面对警察叔叔提供的证据,小偷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4)本题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方法如下: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转述句中出现一些人物时,不能单单修改人称,还要把人称修改成指代的人物。
将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第二人称“你”改为指代的人物,再加上句号。句子改为:老爹说,白叫他欢喜了一场,养活枣核那样的孩子能做什么。
(5)本题考查关联词造句。
“无论……还是……都……”是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造句即可,如: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都照常去锻炼身体。
14. 独一无二 绝无仅有 15. 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 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 16.B 17.鲁班觉得小驴破车不值得一提,有些瞧不起。 18.张果老和柴王爷想试试赵州石桥结不结实,分别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以及五岳名山,装在小驴破车上,结果顺利过了桥。
【解析】14.本题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词义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即可。“天下无双”的意思是:天下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等。所以这两个词语就是“天下无双”的近义词。
15.本题考查了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我们应去文中找到题干中出现的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通读文章,我们会发现句子“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呀’!”出现在选文4自然段,联系上文可知,鲁班认为“这俩人不简单”,是因为前文,即第3自然段中“张果老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柴王爷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他俩一上桥,使大桥一忽悠,这才让鲁班觉得俩人不简单。
16.本题考查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这篇文章是一篇记叙文,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张果老和柴王爷想试试赵州石桥结不结实。事情的经过是,张果老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柴王爷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去过桥。事情的结果是:张果老和柴王爷顺利过了桥,鲁班也受到了张果老和柴王爷的认可。可见本题答案为B。
17.本题考查了分析、理解文中重点字词意思的能力。“瞟”的意思是:斜着眼睛看,含有蔑视、瞧不起的意思。在文中鲁班之所以会“瞟”了他俩一眼,是因为鲁班觉得小驴破车不值得一提,有些瞧不起。
18.本题考查了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整合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19.她觉得自己出身卑微,在露珠和雨珠面前显得过于渺小。 20. 象征着那些爱慕虚荣、炫耀的人。 象征着谦虚谨慎、不张扬的人。 21.①泪珠有自知之明,丝毫不炫耀自己。②泪珠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22.雨珠望着女神消失的地方,默默地低下了头。 23.做人要像泪珠一样,有自知之明,不炫耀,才是最可贵的。
【解析】19.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根据第三颗水珠的回答“我算不得什么。我来自一位姑娘的明眸。起初像是微笑,而后又称友情,现在被叫作眼泪。”可知第三颗水珠是认为自己出身卑微,和其他两颗比起来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因此迟迟不肯开口。
20.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雨珠和露珠在介绍自己时非常得意,抢着介绍自己,象征着那些爱慕虚荣、炫耀的人。泪珠认为自己不算什么,只是来自一位姑娘的明眸,可以看出泪珠谦虚低调,象征着谦虚谨慎、不张扬的人。
21.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根据黎明女神的话“还是你有自知之明,丝毫也不炫耀,显然比她们俩更纯洁,也更珍贵”可知原因之一是泪珠有自知之明。根据“而她呢,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而后凝结成夺眶而出的泪珠”可知原因之二是泪珠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22.考查想象写话。选取一个对象,或表现它的自负,或表现它的愧疚均可。
23.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文章通过雨珠、露珠、泪珠让女生评判谁最珍贵,女神最后却选择了泪珠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谦虚低调,不炫耀。
24.例文1:
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
故事发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大街上,一位顾客走进一家裁缝店的店里,只见顾客慢悠悠的对裁缝说:“我要做一件棉袄,不过什么时候做好都没事,只要求衣服做工精致一些,要做细心一点,就算迟一点交货也没有关系。”裁缝说:“哎呀,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讲究效率,但是我很细心的,估计最慢下周给你做出来,包你满意。”顾客说:“那好吧,我尽量赶在下周过来取,您慢慢做吧!”说完,顾客悠悠地就走了。
过了一周,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裁缝早已经把那件棉袄做好了,可是左等右等,那位顾客始终没来。焦急的等了一天,顾客最终还是没有来。直到一天月后,天气都逐渐开始暖和,慢性子顾客终于来了,裁缝对顾客说:“你怎么才来呀 再过几天天气变暖,这个厚棉袄马上就穿不成了,可我把我等的着急的。”顾客说:“谁让我是一个慢性子顾客啊!这是我最快的速度了,要不再把我这件棉袄改成春装,我过几天再来取。”裁缝说:“那一定记得过来取,别等到了夏天你才来,又要我把春装改成了短袖衬衫。”顾客应承说尽量尽量,说完才慢悠悠地走出裁缝店。
看着那渐渐远去的身影,裁缝不由得说了一句:“这是我见过最慢的顾客了,真是急死我这个急性子了。”
例文2:
一只啄木鸟的自述
我是一只啄木鸟。一只生活在森林中自由自在的鸟。
茂密的森林是我永远的家园,广阔的天空是我飞翔的场所,在这里我有好多好多的小伙伴。我喜欢在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在森林的树木中寻找食物,日落西山之时,我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地回家栖息,日子过得美满而幸福。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人类发现了这里,并且开始大肆砍伐树木,在我们周边开设工厂,周围空气中开始有一股怪怪的气味,我感到自己的呼吸有点困难,我看到工厂里不断冒出浓浓的黑烟,原来是这些工厂排放出的黑烟破坏了环境,污染了空气。于是我开始到处流浪。当我飞到城市上空时,发现这里的树木很少,天空都变的灰蒙蒙的,我很伤心,因为人类不爱护环境,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失去了生活的家园。
我是一只啄木鸟,我代表所有渴望拥有美丽家园的朋友们向地球上破坏环境的人类宣告:地球是大家的,我们要学会珍惜爱护我们的家园,人类呀,你们什么时候能给我们一个舒适的家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习作一
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作能力。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主要讲了一个慢性子裁缝和一个急性子顾客之间,由于性格的差异所造成的可笑的事。文章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一拖再拖,或者由于性子急,而朝令夕改都是不可的。注意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人物特点,简要写一下故事背景。
中间:具体写出人物相应的事件,通过事件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写出结局。
习作二
本题为想象作文,要求写一个想象故事。注意需从给出的事物当中选择4种事物,确定好习作题目后,结合题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构思习作。这是一篇想象作文,主题是环保。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运用想象的修辞手法,将所选择的4种事物写进去,写的内容要紧紧扣住环保这个主题。
开头:交代故事的起因,简要写一下故事背景。
中间:展开想象,叙述故事的经过,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要详略得当,有条理。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留给读者思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