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4 14: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专项训练——阅读理解训练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吃猫的老鼠
住在图书馆里的一只老老鼠去找住在阁楼上的外甥,外甥对世界了解得很少。
“你们对世界了解得太少了,”它对那几个胆小的外甥说,“也许,你们根本就不识字。”
“您知道得真多啊!”小老鼠们感叹着。
“比方说,你们吃过猫没有?”
“啊?您知道的事还真不一样!可是,我们只知道猫吃老鼠。”
“因为你们太无知了。我吃过不止一只猫,我向你们保证,猫连一声‘啊’都没有叫出来。”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纸上画的嘛。这算不了什么,你们吃过狗没有?”
“天哪!”
“我昨天才吃过一只。那只狗,长着几颗獠牙……可是让我给顺顺利利地吃了,也没叫一声‘啊’。”
“它是什么样子的?”
“纸的,纸的。你们吃过犀牛吗?”
“哎呀!您知道得真多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犀牛。它像帕尔马奶酪还是像米兰奶酪?”
“犀牛当然就像一头犀牛。你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僧侣、公主或者圣诞树吧?”
这时,大箱子后面有一只猫正听着它们的谈话,发出吓人的“喵喵”的叫声。这是一只真正的猫,有骨头有肉,还长着胡须和利爪。小老鼠们飞奔回窝,只剩下老老鼠被吓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像。猫抓住了它,开始拿它玩了起来。
“你就是那只吃猫的老鼠?”
“我……阁下,您明白……我一直待在图书馆……”
“我明白,我明白,你吃的是书上印的猫。”
“我吃过几次,只是为了学习学习。”
“当然,我也很欣赏文学。不过,你不认为你也该向真实生活学习一点儿东西吗?你也该知道不是所有的猫都是纸的,不是所有的犀牛都能让你们老鼠随便啃的!”
可怜的“犯人”还算幸运,那只猫一时疏忽,它的注意力被一只在地上爬的蜘蛛吸引了。图书馆里的老老鼠三蹦两蹿就逃回它的图书馆纸堆里去了,而那只猫只吃掉了一只蜘蛛。
1.画“ ”的句子把_______比作_______,形象地说明_______。
2.文中“可怜的‘犯人’”是指______。
3.住在图书馆里的老老鼠说它吃过____、______、______不过那些都是_______。
4.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只老老鼠幸运地逃回了图书馆,它会对同伴们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只可爱的小狮子来到了这个世界。金黄色的毛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健全的四肢和讨人喜欢的尾巴。可是,它没有妈妈,从睁开眼睛起就没见过妈妈。
一群绵羊路过此地,发现了这只无助的小狮子,小狮子也看见了绵羊妈妈,还有一群小绵羊围绕在妈妈身边,一个紧挨着一个。
尽管所有的绵羊都反对,但绵羊妈妈还是收养了小狮子,把它带到了家里,从此它就与绵羊家庭生活在一起。
每当和绵羊姐妹在一起时,小狮子总要挤进去与它们一起玩耍,它总是学绵羊“咩咩”地叫,学绵羊轻轻地走来走去,学绵羊小心翼翼地梳理毛发…
小狮子渐渐长成一只(强大 强壮)的雄狮,可它腼腆得就像一只绵羊。
又是一个冬夜,狮子微微动了动耳朵,它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这也许是狮子的本能——(灵活 灵敏)的觉察力,它感到有危险正在逼近。它转过头,一只全身长着灰毛的狼正馋涎欲滴地盯着已酣睡入梦的羊群。狮子害怕极了,赶紧叫醒了它的绵羊妈妈和绵羊姐妹。
威胁正在一步步逼近羊群,绵羊妈妈(绝望 失望)地呼唤着狮子,而狮子正缩在大石头后面。当它看见那闪着凶恶目光的狼张着血盆大口扑向它的绵羊妈妈时,它不顾一切地大吼一声。吼声响彻了整个山谷,显示出了它狮子的本性,吓坏了羊群,更吓坏了那只恶狼。
6.给这篇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
7.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打“√”。
8.用“ ”在短文中画出写小狮子外貌的语句。
9.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打“√”,不相符的打“ × ”。
(1)小狮子出生在绵羊的家里。( )
(2)一个冬夜,狮子觉察到危险正在逼近。( )
(3)这只狮子后来把绵羊吃光了。( )
(4)所有的绵羊都同意收养这只小狮子。( )
10.细读短文,填一填。
它总是学绵羊“________”的叫,学绵羊_______走来走去。
11.小朋友,你喜欢短文中的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你读完这篇短文后,请预测后面的内容,并把预测的内容写下来: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泡泡
“你瞧,泡泡多美丽,那样绚丽多彩。”
听了人们的赞扬,泡泡飘飘然起来,它炫耀似的昂起高傲的头颅(lú),向上飘啊飘。
一只蝴蝶从它身边飞过,向它问好,它不理睬。
一只小鸟从它身旁飞过,向它问候,它也装作没看见。
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别人怎么有资格跟自己说话呢?
泡泡飘啊…忽然啪的一声,它破了。
有人说【 】泡泡完全是借太阳的光芒才会那样光彩夺目的【 】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离开了太阳光的折射【 】它充其量是个让人不屑一顾的小气泡罢了【 】
泡泡听了,追悔莫及,几滴悔恨的泪落在地上。从此,它要脚踏实地,哪怕只做一滴滋润大地的小水滴。
1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光彩夺目:______________ (2)不屑一顾:_______________
14.给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5.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给它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泡泡“飘飘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泡泡听了人们的话,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光彩夺日,是因为_____________。 它追悔莫及,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
18.读了这个小故事,你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欣赏。
团结的力量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他有八个儿子。这些男孩子从小就总是打打闹闹,互不相让,有时为了一点儿小事也吵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为此很伤脑筋。
日子一天天过去,农夫越来越老了。八个儿子也渐渐长大,可他们仍然只顾自己,就像一盘散沙。老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于是,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老,望长老能帮他想个办法,好让这些不懂事的儿子明白,他们这样做是多么愚蠢。
长老让农夫把儿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取出八根筷子,分别递到他们手里,说:“你们使劲把筷子折断吧。”
“折断筷子还需要使劲吗?哈哈,真是可笑”一个儿子嘲笑道。果然,他们轻轻一用力就把手里的筷子折断了。
这时,长老又取出八根筷子,用绳子把它们紧紧地捆在一起,说“现在,你们谁再来折一折?”
大儿子抢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这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其他的儿子也都很不服气地试了试,可是没有人能把筷子折断。
农夫感激地看着长老,对儿子们说:“孩子们,你们成天争吵不休,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什么都干不成。如果你们八个人团结起来,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八个儿子终于明白了老人的用意。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扶着老父亲回家了。
19.文中加点的词语“总是”“有时”“仍然”“一盘散沙”等说明了____________。
20.长老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教育了这些儿子?
_____________。
21.用“ ”画出儿子们折八根筷子的句子。
22.大家都明白了长老的用意,那儿子们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
23.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
A.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懂得团结互助。
B.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参考答案:
1. 老老鼠 一尊雕像 当时老老鼠被吓坏了 2.老老鼠 3. 猫 狗 犀牛 纸上印的 4.猫一时疏忽,被地上的蜘蛛吸引,让老老鼠跑了。 5.哈哈!我就知道连猫都不敢吃我,我又回来啦!
【解析】1.考查了对比喻句的辨析。
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本句中“只剩下老老鼠被吓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像”将“老老鼠”比作“雕像”,形象生动地将老老鼠被猫吓呆,不知道逃跑的样子刻画出来。
2.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可知,当一只真猫出现时,小老鼠们飞奔回窝,只有这只老老鼠吓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被猫捉住,成为“可怜的‘犯人’”。因此这“可怜的‘犯人’”指的就是老老鼠。
3.考查了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的能力。
完成本题较简单,读老老鼠说的话“我吃过不止一只猫,我向你们保证”“我昨天才吃过一只。那只狗,长着几颗缭牙……”“你们吃过犀牛吗?”可知,老老鼠说它吃过猫、狗、犀牛。再从“纸上画的嘛。”“纸的,纸的”可知,老老鼠说的这些都是纸上画的,并不是真的。
4.考查了对短文的理解。
从文中真正的猫出现后,“只剩下老老鼠被吓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像”,老老鼠被吓得不敢动;以及后文猫说的话“你也该知道不是所有的猫都是纸的,不是所有的犀牛都能让你们老鼠随便啃的”可知,本以为猫会把这只老老鼠吃掉,结果猫被地上的蜘蛛吸引,让老老鼠跑了。这个内容最让人想不到。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幸运”二字可知,老老鼠并没有被猫吃掉。再联系上文老老鼠喜欢吹嘘的特点,它逃走以后,应该会向小老鼠们吹牛,说猫不敢吃它。围绕这个要点组织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6.《小狮子》 7.强壮 灵敏 绝望 8.金黄色的毛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健全的四肢和讨人喜欢的尾巴。 9. × √ × × 10. 咩咩 轻轻地 11.我喜欢狮子,因为它懂得知恩图报。 12.那只恶狼听到吼声后,吓得连忙逃跑,羊群们得救了!从此以后,狮子和羊群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狼再也不敢来抓羊了。
【解析】6.本题考查拟标题。
文章加标题可以用文章的主人公为题,也可以用点明中心的词语为题,还可以用发生的事件为题。文章主要围绕“小狮子”展开,因此题目可以拟为《小狮子》。
7.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题
强大:强盛壮大,力量坚强雄厚。强壮:指身体健壮。故此处选“强壮”。
灵活:敏捷不呆板。灵敏: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这里讲的是狮子的觉察力,故此处选“灵敏”。
绝望:毫无希望,完全丧失信心。失望:丧失信心。绝望的表示的程度更深,符合语境。故此处选“绝望”。
8.本题考查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包含了容貌、体型、体态等。本文的第一段第二句“金黄色的毛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健全的四肢和讨人喜欢的尾巴。”描写了狮子的毛发、眼睛、四肢和尾巴。
9.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
(1)错误,从文章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可以了解到小狮子出生就没有妈妈,是绵羊发现了它。
(2)正确,文章的第六段灰狼盯上了羊群,狮子察觉到了危险。
(3)错误,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我们了解到狮子吓坏了恶狼,文中并未写狮子吃了羊。
(4)错误,文章第三段的第一句“尽管所有的绵羊都反对……”可看出绵羊是不同意收养小狮子的。
10.本题考查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仔细阅读文章,文章第四段“每当和绵羊姐妹在一起时,小狮子总要挤进去与它们一起玩耍,它总是学绵羊‘咩咩’地叫,学绵羊轻轻地走来走去,学绵羊小心翼翼地梳理毛发…”可知主要写小狮子和绵羊们生活在一起的样子。
11.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分析。
此处则是对短文中出现的小动物们形象品质的分析,先挑选出短文中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再写出所挑选的小动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即可,答案不唯一。
比如:我喜欢绵羊妈妈。因为它不顾所有的绵羊都反对,收养了小狮子,很善良。
12.本题考查学生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预测的内容应当符合逻辑,短文最后一句“更吓坏了那只恶狼”,后文可能会写恶狼被吓跑了,从此狮子和羊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答案符合逻辑即可。
13. 光彩鲜明耀眼。 认为不值得一看,表示轻视、看不起。 14.: “ , ? , 。” 15.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别人没有资格跟自己说话。 16.它听到人们赞扬它美丽、绚丽多彩 17. 借助了太阳的光芒 我真不该这么骄傲啊 18.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骄傲
【分析】1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光彩夺目,意思是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文中指泡泡借助太阳光芒而美丽。
不屑一顾,意思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文中指泡泡离开太阳光芒不值一提。
1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有人说,“泡泡完全是借太阳的光芒才会那样光彩夺目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离开了太阳光的折射,它充其量是个让人不屑一顾的小气泡罢了。”
15.本题考查句子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因此“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别人怎么有资格跟自己说话呢?”改为: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别人没有资格跟自己说话。
16.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根据短文“你瞧,泡泡多美丽,那样绚丽多彩。”“听了人们的赞扬,泡泡飘飘然起来,它炫耀似的昂起高傲的头颅,向上飘啊飘。”可知,泡泡“飘飘然”是因为它听到人们赞扬它美丽、绚丽多彩。
1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从短文“有人说,‘泡泡完全是借太阳的光芒才会那样光彩夺目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离开了太阳光的折射,它充其量是个让人不屑一顾的小气泡罢了。’”可知,泡泡听了人们的话,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光彩夺日,是因为借助了太阳的光芒;
从短文“泡泡听了,追悔莫及,几滴悔恨的泪落在地上。从此,它要脚踏实地,哪怕只做一滴滋润大地的小水滴。”可知,泡泡追悔莫及,它可能会想:我今后再也不骄傲了,一定会脚踏实地的。
18.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感悟,言之有理即可。
泡泡因为听到他人的赞赏而骄傲,最后被吹破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骄傲,都保持谦逊,脚踏实地地做人。
19.农夫的儿子们极不团结,只顾自己。 20.用折断筷子的方法。 21.儿子抢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这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他的儿子也都很不服气地试了试,可是没有人能把子折断。 22.农夫的儿子们都明白了。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扶着老父亲回家了。 23.A
【分析】19.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根据句子“这些男孩子从小就总是打打闹闹,互不相让,有时为了一点儿小事也吵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为此很伤脑筋”和“八个儿子也渐渐长大,可他们仍然只顾自己,就像一盘散沙”可知农夫的儿子们极不团结,只顾自己。
20.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由第3到8段可得出答案:折断筷子。
21.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由“儿子们折八根筷子的句子”可知是:儿子抢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这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他的儿子也都很不服气地试了试,可是没有人能把子折断。
2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由“八个儿子终于明白了老人的用意。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扶着老父亲回家了”可得出答案。
2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根据“孩子们,你们成天争吵不休,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什么都干不成。如果你们八个人团结起来,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和文章题目可知A选项比较符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