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谏逐客书
部编版必修下册
李斯 (?—前208),楚国上蔡人。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定郡县制,建议焚毁诗书,变大篆为小篆。始皇死,与赵高定谋,矫诏杀始皇长子扶苏,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赵高诬斯谋反,腰斩咸阳市。李斯流传于后世的散文有《谏逐客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等。
师从荀子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
斯闻得时无怠。 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写作背景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到秦主持修建一条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修渠对秦国的经济有利,却会耗费大量国力,韩国以此"疲秦之计"来保护自己的安全。韩国的企图被秦发觉,秦王嬴政想要杀掉郑国,郑国为自己辩护:“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事之利也。”秦王被其说服,允许郑国完成了修渠工程。然而这件事被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权势的秦国宗室贵族利用,这些人挑唆秦王说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应当全都赶走。秦王接受了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他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的关中平原中部,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有深远影响的灌溉工程,也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无坝引水灌溉工程之一。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它的建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在中国最强盛的朝代唐朝,郑国渠支撑了长安京畿地区大部分粮食供给。在两千二百多年时间长河中,郑国渠多次重修,名称也几经更改。1932年重修后称泾惠渠,沿用至今。
--历史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称:“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解题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书: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逐客:驱逐来自他国的游说之士。标题:就逐客一事劝诫秦王而写的奏章--段意第一段:以史实为据,举例说明客卿对秦国的贡献,彰显“逐客”之过。第二段:以秦王之所好来类比,反复陈说,直击“逐客”之过。第三段:承接上一段最后一层,对比分析“用客治国”和“逐客资敌”两种策略,从正反两方面驳“逐客”之策。第四段:归结全文,进一步论证“逐客”危及国家安全。二、预习检测
①缪mù公 ②蹇jiǎn叔 ③殷yīn盛 ④鄢yān
⑤郢yǐng ⑥成皋gāo ⑦膏腴yú ⑧穰rǎng侯
⑨太阿ē ⑩纤xiān离 灵鼍tuó 外厩jiù
傅玑jī 珥ěr 阿缟gǎo 搏髀bì
黔qián首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ì)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rǎng)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语段分析一:错误私下里向西,名作状向东,名作状从使…来吞并表转折称霸,名作动因此被动句,被任用。攻占安定强盛攻取向西,名作状向北,名作状向南,名作状吞并控制在东面,名作状占据定语后置句拆散通“纵”名作动,侍奉延续使…强大堵塞名作语,像蚕一样因为表并列拒绝归附听命--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ì)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rǎng)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语段分析一:《全品》外补充向西,名作状向东,名作状使…来表转折称霸,名作动被动句,被任用。归附听命向西,名作状。下同向南,名作状吞并,名作动在东面,名作状占据定语后置句拆散,使动用法名作动,侍奉使…强大堵塞名作语,像蚕一样因为、凭借表并列这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1.举例论证:
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一、本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手法来证明观点?
实证客卿有功,而且影响至今。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反面假设)
本段末,以一句判断(四位君主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成就)、一句反诘(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一句假设(四位君主若拒绝客卿,秦国不可能民富国强),步步蓄势,作出强有力的总结。
小结:本段首句提出中心论点,言“逐客”为过,却并不急于继续批驳,而是充分陈述客卿之功,这样既避免了过分针锋相对,又给秦王一个正面的良好形象,为下文批驳错误意见做好了铺垫。宗室大臣抓住郑国事件,刻意回避客卿的贡献,李斯反其道而行,虽非直斥,暗地里却一寸不让,可谓明缓而暗紧。
第一段:以史实为据,举例说明客卿对秦国的贡献,彰显“逐客”之过。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ó)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语段分析二:求得、获得悬挂佩带树立表转折通“悦”取独成为供玩赏的宝物表并列被动句被动句用来…使……娱乐使……愉悦拍打大腿表并列表并列使……愉快竖立、陈设这,这些--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语段分析二:表转折,接受表转折像这样为什么适于观听表转折,却用来……的(译文)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功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既然这样,那么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大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摒弃离开陛下获得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宫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人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呜呜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的确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古乐曲,都是外国的音乐了。----第二段结构分析以珠宝为例,正面指出秦王对宝物的喜爱,接着正面设问,引起关注。以玩好、美女为喻从反面论述,几个“不”连用,语气坚决,揭示“非秦则斥”的荒谬。以“取人”与“选物”作比较,如此重物轻人,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将立意上升到秦国统一大业的高度,指出秦王逐客的本质错误是放弃了对人才的重视,危害的是秦的统一大业。以音乐设喻,设问“弃退真秦之声“而”就取异国之乐”,自答“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第一层第四层第三层第二层--第二段论证手法: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第2段:以秦王之所好来类比,反复陈说,直击“逐客”之过。--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语段分析三:武器因此拒绝通“释”,舍弃。成就拒绝使……明丰裕繁盛老百姓来资助使成就霸业通“借”表并列送给名作语,向西第3段:承接上一段,对比分析“用客治国”和“逐客资敌”两种策略,从正反两方面驳“逐客”之策。百姓--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语段分析三:《全品》外补充武器因此成就使……明,昭著却,竟然来使成就霸业,名词活用作使动表并列名作状,向西百姓--(译文)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而今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侍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第三段结构分析作者再次设喻,从土地粮食这类人们最容易接受的道理说起,排比铺陈,得出“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正是“不却众庶”,正面论证了“用客治国”为上策。随后分析“逐客资敌”的后果,贤士不敢入秦,便宜了敌国,增强了敌国的实力。这样一对比,高下立判。从反面论证了“逐客资敌”为下策。第3段:承接上一段,对比分析“用客治国”和“逐客资敌”两种策略,从正反两方面驳“逐客”之策。--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语段分析四:(译文)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本国民众而增加敌国人口,在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在外部则在诸侯中结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表转折来来名做状名做状表并列第4段:归纳总结,进一步论证“逐客”危及国家安全。增加--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第四段结构分析:表转折来来名做状名做状表并列第4段:归纳总结,进一步论证“逐客”危及国家安全。增加照应第二段照应第一段照应第三段李斯游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处在被逐的地位,如果一味央求,是换不来同情可怜的,李斯的本事就在于:明明是恳求秦王不要驱逐自己,却只字不提个人的去留,通篇都是为秦国考虑,申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就抓住了秦王的心。文章既有严密的论证,又有铺陈排比,将委婉的措辞与犀利的词锋结合起来,有很强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陈建森、陈一平编著《中国古代散文选》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李斯既亦在逐中,若开口便直斥逐客之非,宁不适以触人主之怒,而滋之令转甚耶?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语意由浅入深,一步紧一步,此便是游说秘诀。……意最真挚,笔最曲折,语最委婉。而段落承接,词调字句,更无不各具其妙。
李斯游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这篇奏疏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其在论证秦国逐客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就逐客的具体问题就事论事,也没有论及李斯个人的处境进退,更没有着力抨击秦国的宗室贵族,而是从维护秦国的根本利益出发,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角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弊得失。理足辞雄,情词恳切,最终说服秦王,使其收回成命。
(1)善用比喻论证,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如文中写道:“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雠”的愚蠢行为,形象而具有说服力。
写作特色总结:
(2)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运用假设论证,类比论证等,推理严密,逻辑性强。
本文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正面论述以强调纳客之利,反面推理以突出逐客之害。正反论证,利害并举,两相对照,是非昭晰,因而使文章论辩有力。文章采用极力铺陈的手法,大量列举事实作依据,产生了事实胜于雄辩、论据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排比句接踵联翩,对偶句相间迭出,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大学语文》
(3)多用铺陈排比、夸张手法,对偶句、排比句与散句错杂使用,兼具整齐与错落之美。多选用华美辞藻。
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不乏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有文采。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四、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而陛下说之 “说”同“悦”,喜欢,高兴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内”同“纳”,接纳
(3)河海不择细流 “择”同“释”,舍弃
(4)藉寇兵而赍盗粮 “藉”同“借”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向西,向北)
②东据成皋之险(在东面)
③使之西面事秦(向西)
④蚕食诸侯(像蚕一样)
(2)名词作动词
①却宾客以业诸侯(成就)
②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作为宝物)
③损民以益仇(仇恨)
(3)使动用法
①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使……退却)
②遂散六国之从(使……离散)
③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使……愉悦)
④故能明其德 (使……贤明)
3.文言句式
(1)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句)
(2)东得百里奚于宛(状语后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