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部编三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说课
目 录 CONTENTS
Teaching Analysis
1
3
2
4
5
教材解读
教学设计
考点训练设计
第四单元解读
课标解读
一、教材解读
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 “品味经典寓言” “体会传统文化” “关注精彩发现” “发挥无限想象” “追忆幸福童年” “探索自然奥秘” “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 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实习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重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材特点解读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決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阋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二、课标解读
(一)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 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金属质感分割线
三、第四单元解读
部编三年级下语文教材
探索自然奥秘
感受多彩春天
体会传统文化
追忆幸福童年
遨游童话王国
品味经典寓言
发挥无限想象
本单元围绕“发现”编排了《花钟》和《蜜蜂》两篇精读课文及《小虾》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都是围绕自然界的动植物来展开的,有依时次第开放的花钟,有识图的蜜蜂,还有好胜的小虾。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本单元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教学重点。《花钟》以用美丽的花钟开启学生的观察之旅,学习ー二段用一句话概括段意的特点。《蜜蜂》一课理清实验的步骤,概括实验步骤,学习文章语言严谨的表达方法,并明白科学实验要严谨。《小虾》要学会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并体会文章中细致生动的观察之旅。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概括。学会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是本单元的难点,《花钟》一课的小练笔练习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写法;《蜜蜂》的实验步骤梳理则让学生明白观察和记录要有顺序,表达要严谨;《小虾》在练习概括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用细致生动的语句来记录观察到的事物。
1.会认3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背”。会写2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默读课文能找到段落中的关键句,.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5.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6.能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在习作中能运用“先 接着 然后 最后”这样的连接词。
7.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8.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9.积累古诗
四、教学内容设计——以《蜜蜂》为课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概、减、阻”等9个生字。会写“辨、试、检”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 纸袋、大概、减少、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
3.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4.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目标2、3、4
教学难点:目标3、4
教学设计: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2.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沿途 、尽管、尽力、陌生、准确无误、闷热、纳闷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 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浏览课文 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3.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 或做什么呢
4.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四、品读课文 深入探究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2-5自然段,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 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飞蜜蜂)
【设计意图: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
(2)“那二十只左右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这两句话中画横线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准确的表达)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读。】
4.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 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 (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5.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6.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 (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
7.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 为什么
8.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 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法布尔的严谨)
四、联系前文 拓展延伸
1.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 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设计意图: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五、书写汉字 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蜜”和“蜜”:无论蜜蜂还是蜂蜜都和昆虫有关,不要写成“密”。
“辨”和“辩”:用手分辨就是“辨”,言语辩论就是“辩”。
“检”和“捡”:用木尺比着检查就是“检”,动手捡起就是“捡”。
3.笔顺讲解
“试”的第四笔是横;“阻”和“陌”的双耳旁是两笔写成的。
3.小组合作 给字组词
4.练习书写,师相机指导。
五、考点设计训练
基础字词检测
记一次做过的小实验,用上“先 接着 然后 最后”这样的句式。写清楚做小实验的经过,也可以写一写做小实验的心情和实验中的有趣发现。
习作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