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素材(21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素材(21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4 17:03:09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视频:一口气看懂清朝的历史
清军南下,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今日事势,莫急于“贼”,“破此,则大业成矣”。因此,集中全部精锐兵力,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李自成的大顺军。
——[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
统治措施:政治上:清朝基本上沿袭了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思想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
东临太平洋
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南海诸岛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
背景: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过程 :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把敌人包围在赤坎城和台湾城两个孤立的据点中;迫使赤嵌城的荷军投降,然后对台湾城长期围困并多次打败荷兰海上援军。 1662年2月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被占据了38年的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
视频:郑成功收复台湾
如何评价郑成功?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
1.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辉煌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农业生产,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
2.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厦门 鼓浪屿 郑成功像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进攻台湾
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683年(康熙)
1885年(光绪)
1684年(康熙)
设置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台湾正式建省
成为中国一个行省
影响: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顺治帝赐予入京朝贺的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康熙年间,镇守古北口关隘的大将蔡远曾上奏折请求皇帝重修长城以靖边关,可康熙帝并未允准。 康熙,回复了一段上谕,“自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长修复,其时企无边患?......治国之道唯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边境自固也。”
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金奔巴瓶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
报请朝延批准。
金瓶掣签制度: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根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定,乾隆皇帝特别颁发两个金瓶,一个放在雍和宫,一个送往拉萨,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
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
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乾隆时期,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乾隆特意下令在承德避暑山庄,仿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在避暑山庄之外,建有12座宏伟的庙宇。这些庙宇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风格。清朝每年指定蒙古王公轮流到避暑山庄,陪同皇帝打猎习武,并给予赏赐。当时,避暑山庄对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代《避暑山庄图》(局部)
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材料一: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 ——六世班禅
材料二:当时汉、藏各族贸易的重要场所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商旅满关,茶船遍河”,呈现出汉、藏等各族间贸易的繁盛景象。
——《中国古代史·下册》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六世班禅面对英国殖民者试图分裂西藏的意图,为什么能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清廷册封制度的有效性;六世班禅认可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
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为什么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人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了。
元朝时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明朝设乌思藏都指挥使司管理西藏。
清朝采取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噶厦、
颁布制度章程等措施,实现了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平定噶尔丹叛乱
概况:天山北部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噶尔丹再无力组织进攻,走向穷途末路,饮药自尽.丹济拉向清军投降,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意义: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一次国家大分裂,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边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伊犁
阿克苏
叶尔羌
喀什噶尔
和阗
葱 岭
天 山
库车
乌什






维 吾 尔 族
巴达克山
大、小和卓被杀地点
清军平叛路线
叛军溃逃路线
主要交战地点
大小和卓叛乱,形成割据
势力,他们残暴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强烈不满。乾隆帝调兵征伐,并宣布,只为擒拿大小和卓,维吾尔等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要株连。
概况: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表现: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②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伊犁将军府
材料:如乌鲁木齐,“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市街宽敞,人民杂辏,茶寮酒肆,优伶歌童,工艺技巧之人,无一不备,繁华富庶,甲于关外”。 ——《中国古代史·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加强新疆统治采取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平定了叛乱,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祖国统一.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概况: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1771年,渥巴锡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清政府将水草丰美之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安居乐业。《满文录副奏折》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
意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雅克萨之战
背景: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经过: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1686年,沙俄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结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尼布楚条约》。
视频:《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
签订时间:1689年9月7日
条约内容: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仍属于中国领土。
意义:该条约以从法律上确定外兴安岭以南及库页岛在内等地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享有充分的主权。第一次以近代主权国家“中国”的身份站上国际舞台。签订后,中俄两国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
该条约遏制了俄罗斯的侵略扩张,极大地维护了清政府的领土权利
清朝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庞大的疆域?
合作探究
清初规定旗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把名额全留给汉人;边境一日不宁,内地之民一日不得休息;恩威并重,有时偏恩,有时偏威,采用封爵、给俸、联姻等笼络安抚;从俗从宜,各安其习,注重对蒙、藏、维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尊重,设理藩院。
---摘编自《清文献通考》
民族政策(承旧创新):因地制宜、恩威并施
对外政策:主权问题不容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