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课前导航
学习物理时经常会遇到生活用语和专业术语的区别,这一点要引起重视.一位同学问:什么“时间”下课?另一位同学说:8时45分下课.又问:一节课多长“时间”?答:45分钟.
请你思考:
1.第一问中的“时间”实际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
2.第二问中的“时间”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 基础梳理
知识精析
一、时间与时刻
1.时刻对应于物体所处的状态,只有先与后、早与迟的区别,而没有长短之分;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
举例:下面几种说法均属时刻.
第2 s初,第3 s末,第5 s时,火车10:05开车.
2.时间间隔对应于物体所经历的某段过程,是用长短来表达的,它本身没有先后或迟早的涵义;在时间轴上,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举例:下面的几种说法均属时间间隔.
第5 s内:时间为1 s;
前10 s内:时间为10 s;
从第3 s初至第6 s初:时间为3 s.
二、位移与路程
三、标量与矢量
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长度、质量、时间、路程、温度、能量等.运算遵从算术法则.
2.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如:位移、力、速度等.运算法则与标量不同,我们将在以后学习.
方法指导
一、时间与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例1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时”、“初”、“末”、“内”等字在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时的不同含义.
答案 ACD
点评 (1)时刻是一状态量,时间是一过程量,区分二者的关键是看它们对应的是一个状态还是一段过程.
(2)在时间轴上,要注意同一点的不同说法.如图所示,A点表示第1 s末或第2 s初,但不要理解成第1 s初.
变式训练1
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天津开往德州的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答案 B
二、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例2 如图2-1所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l甲、l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l甲l乙
C.x甲>x乙,l甲>l乙 D.x甲 解析 田径场上的跑道如图所示.400 m比赛要从起点环绕跑道一圈,圈子最内侧跑道的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路程l甲=400 m,位移x甲=0;而100 m比赛是直道,路程l乙=100 m,位移x乙=100 m.显然x甲l乙.
答案 B
点评 田径比赛的问题,首先要了解田径场的情况;再次要对运动员参赛项目比赛规则要有所了解.故体育比赛对物理学的研究起一定的作用.
变式训练2
如图2-2所示,一操场跑道全长400 m,其中CD和FA为100 m长的直道,弯道ABC和DEF均为半圆形,长度均为100 m.一运动员从A点开始起跑,沿弯道ABC和直道CD跑到D点,求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
图2-2
答案 路程为200 m,位移为118.57 m,方向由A指向D 三、直线运动中的位置和位移
例3 在如图2-3所示的坐标系中,物体由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再由B点沿直线返回到C点,试分别求出物体从A到B、从B到C、从A到C三段的路程和位移.
图2-3
解析 根据定义去求路程和位移,在位移轴上,位移等于坐标值的变化量.
路程就是轨迹的长度,所以质点在三个阶段的路程分别为:
lAB=30 m,lBC=40 m
lAC=lAB+lBC=30 m+40 m=70 m
三个阶段的位移分别为:
xAB′=xB-xA=30 m
xBC′=xC-xB=10 m-50 m=-40 m
xAC′=xC-xA=10 m-20 m=-10 m
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答案 路程分别为30 m、40 m、70 m 位移分别为30 m、-40 m、-10 m
互动平台
育才老师和细心同学关于时间和时刻的对话
细心:我国有句俗语叫做“寸金难买寸光阴”.“寸”本是长度的单位,“寸金”可以理解,可是“寸光阴”就让人费解了,度量长度的单位“寸”怎么能够用来度量时间呢?
育才:问得好.说来话长,古代计时工具不发达,人们就用漏壶滴水来计时,在壶的中央插上一根箭杆,箭杆上刻上刻度,随着水面下降,露出水面的刻度越来越多,这就是“时刻”这一词的起源.
细心:老师,我明白了.“寸光阴”就是指漏壶中的水面下降一寸所需要的时间.
育才:对.有一出京剧名剧叫做《文昭关》,其中有一句唱词是“寅夜漏声催晓箭”,说的就是伴随着不停的漏声,壶中的箭杆越露越长,天就要亮了.
细心:看来“时刻”是指箭杆上的刻度,而“时间”应是指刻度与刻度间的距离.
育才:现在的计时工具已远非当年的铜壶滴漏可比了.那么,第3 s末、第4 s初、3 s内、第3 s内分别表示什么?
细心:第3 s末、第4 s初为时刻,且为同一时刻,与状态量对应;3 s内(0~第3 s末)、第3 s内(第2 s末~第3 s末)均为时间,与过程量对应.
粗心同学和细心同学关于质点的对话
粗心:地球很大,是不能看做质点的.
细心:地球相对宇宙大不大?
粗心:不大.
细心:地球绕太阳运动时,能不能看做质点呢?
粗心:地球的大小跟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相比很小,所以可将地球看做质点.我明白了,物体本身的尺寸大小不是能否将其看做质点的标准.
同步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很长,时刻很短
B.第2 s内和2 s都是指一段时间间隔
C.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是矢量
D.“北京时间12点整”其实指的是时刻
解析 时间指一过程,时刻指某一瞬时,选项A错误;第2 s内和2 s都指时间间隔,选项B正确;时间是标量,选项C错误;“12点整”指时刻,选项D正确.
答案 BD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是相同的物理量
B.路程是标量,即表示位移的大小
C.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解析 位移是由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这段直线段的长度;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总长度,只有质点一直向着单一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答案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00”是指时间间隔
B.火车站公布的旅客列车运行表是时刻表
C.体育老师用秒表记录某同学完成百米短跑的记录值是时间间隔
D.神舟七号绕地球飞行45周,耗时68时27分钟是时刻
答案 BC
4.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落地时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A.80 m,100 m B.-80 m,100 m
C.90 m,180 m D.90 m,-180 m
解析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当选择向上方向为正时,向下即为负,故正确表示位移应为-80 m.
答案 B
5.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
A.第1 s内的位移最大 B.第4 s内的位移最大
C.第2 s内的位移最大 D.第3 s的路程最小
答案 C
6.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如图所示.则它运动的位移和路程(回答矢量时,注意方向)分别是( )
A.2(R+r);π(R+r)
B.2(R+r),向东;2πR,向东
C.2π(R+r),向东;2π(R+r)
D.2(R+r),向东;π(R+r)
解析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其大小等于A、C间的距离,即x=2r+2R=2(R+r),方向由A指向B,即向东.路程是标量,其大小等于两半圆弧长度之和,即l=πr+πR=π(R+r),没有方向.
答案 D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8.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重点城市间大量开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旅客列车--“和谐号”CRH系列国产化动车组列车.下表是D665次动车组列车运行的时刻表.试求D665次动车组列车从上海到海宁、杭州、义乌、金华的时间.(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D665 次列车时刻表
解析 从上海到海宁的时间为:47分
从上海到杭州的时间为:1小时23分
从上海到义乌的时间为:2小时13分
从上海到金华的时间为:2小时41分.
附加探究题(10分)
9.在运动场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 m距离放置一个空瓶子,运动员在进行往返跑训练,从中间某一瓶子出发,跑向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再扳倒出发点处的第一个瓶子,之后再往返到前面的最近处的瓶子,依次下去,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他跑过的路程为多大,位移是多大?
探究思路 从O点出发,如图所示
路程:(2×5+10+15+20+25) m=80 m
位移:OE=10 m
答案 路程为80 m 位移大小为1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