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24 22: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浮力单元培优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6分)
1.(本题3分)下列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  )
A.李宁点燃奥运圣火炬 B.翟志刚“行走”太空
C.热气球冉冉升空 D.飞机翱翔蓝天
2.(本题3分)如图把一个正方体,保持侧面竖直地浸没在液体里的不同深度处,则正方体( )
A.顶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B.底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C.每个侧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D.上、下两面受的压力差不变
3.(本题3分)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但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
C.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4.(本题3分)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浮力和压强越大
B.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排水量减少
C.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
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5.(本题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杯子完全相同,现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体积相同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B.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6.(本题3分)一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8N,当它浸入水中时,示数为3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
A.1N B.5N C.8N D.11N
7.(本题3分)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两旁,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船在河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B.浮筒充满气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沉船在水下上浮时,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8.(本题3分)某些鱼的沉浮靠鳔的胀缩来实现,原来静止在水中的鱼( )
A.鳔膨胀时浮力小于重力会下沉 B.鳔膨胀时浮力大于重力会上浮
C.鳔收缩时浮力等于重力仍悬浮 D.鳔收缩时浮力大于重力会漂浮
9.(本题3分)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冰块,关于冰熔化前后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B.容器内水的密度增大
C.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10.(本题3分)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11.(本题3分)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 )
A.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B.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C.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
12.(本题3分)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
A.下沉,变小 B.下沉,变大 C.上浮,变小 D.悬浮,不变
二、填空题(共16分)
13.(本题2分)如图所示,青蛙漂在水面上不动,它受到竖直向下的________力和竖直向上的________力的作用.
14.(本题3分)如图所示,将一个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下沉,则鸡蛋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在鸡蛋完全浸没水中后的下沉过程中,鸡蛋受到的压强__________,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____.(后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本题2分)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为1N,将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_____N,此后,当石块在水中的深度增大时,浮力 _____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6.(本题3分)人们在端午节会吃粽子,康康把粽子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中,发现粽子完全浸没水中且沉在锅底,这说明粽子的密度______水的密度,此时粽子对锅底的压力______粽子受到的重力。(以上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粽子的体积为,则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17.(本题3分)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______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下沉”)。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ρ1和ρ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ρ1______ρ2。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______m2。(后两空选“<”、“=”或“>”)
18.(本题3分)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方法,如图所示.我们来分享小曹冲所运用的智慧:用物理知识解释“称象”的原理,前后两次水面正对记号说明:前后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______ 。要推出“象重等于石头重”的结论,必须附上的关键推理依据是:物体漂浮时, ______ 。这里所用到的方法是 ______ (填“代换法”或“推理法”)。
三、实验题(共28分)
19.(本题8分)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顺序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___cm3,水晶球的质量是___g,水晶球的密度是____g/cm3。实验中,第二步将球从量筒中拿出时小水晶球上沾有少量的水,彤彤就直接放入玻璃杯中进行第三步实验,这样做对实验结果_____(会/不会)造成影响。
20.(本题10分)小明和小红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是否有关”:
(1)如图,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_N;
(2)小明让金属块从图①到②位置,观察到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他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3)小红让金属块从图③到④位置,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为 ______N,她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4)从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实验结果可得出:物体浸没前,所处深度越深,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变大;物体完全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所处的深度____________.
21.(本题10分)小明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时,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块浸没在水中后上浮.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找来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铁块A、塑料块B和塑料块与A体积相同,C与A质量相同.
他按图甲和乙进行了实验,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并与重力比较,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
实验时,他无意中发现增大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某一时刻测力计的示数会突然变小,示数变小的原因是:______.
为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他选择了合适的塑料块,利用现有器材在题中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就完成了探究.
选择的塑料块是______.
增加的步骤是______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
当满足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条件时,物体上浮.
四、计算题(共20分)
22.(本题6分)将一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求:(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g取10N/kg)
(1)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2)A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3.(本题6分)儿童乐园有一个孩子们热衷的“水上行走球”游乐项目。游戏者被关进了一个直径2.5m的大塑料球中,充气后封闭起来,然后连人带球被推进水中,游戏者在球中玩耍时,球始终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塑料球和球内气体的质量共计为15kg,若某次游戏中游戏者的质量为55kg,求:
(1)塑料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塑料球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
(3)水面下10cm深处水对塑料球的压强为多少帕?
24.(本题8分)为安全起见,初学游泳者常使用一块泡沫浮板,用双臂把浮板压入水中,借助浮板所受的浮力来辅助游泳.已知泡沫浮板的密度是0.1×103kg/m3,体积为3000cm3.(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当浮板自由漂浮在水面上时,浮板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2)浮板被压没入水中静止时,浮板受到双臂的压力的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B
7.B
8.B
9.D
【详解】A.冰块熔化前后,杯内物质的重力不变,杯子的重力不变,故桌面受到的压力
不变,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桌面受压强
不变,故A错误;
B.冰熔化成水后,水的密度不变,故B错误;
C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由于冰块漂浮,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有

所以
因为水的密度一定,所以冰熔化的体积后恰好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故冰块熔化前后,水面高度h不变;由液体压强
可得,由于水的高度h不变,故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C
11.C
12.A
13. 重 浮
14. 大于 变大 不变
15. 0.4 不变
16. 大于 小于 1.5
【详解】[1]根据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因为粽子完全浸没水中且沉在锅底,说明粽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2]因为粽子浸没在水中,所以粽子受到向上的浮力,所以粽子对锅底的压力小于粽子受到的重力。
[3]因为粽子浸没在水中,所以粽子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粽子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17. 漂浮 < =
【详解】[1]由图可知,该密度计漂浮在被测液体中。
[2]因为在甲、乙液体中,密度计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浮沉特点可得
F浮甲=F浮乙=G
由图可知,V排甲>V排乙,根据可得,ρ1<ρ2。
[3]因为在甲、乙液体中,密度计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浮沉特点可得
F浮甲=F浮乙=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次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18. 相同 浮力等于重力 代换法
【详解】[1]由图知道,船上放大象和放石头水面达到相同的记号,即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两种情况受到的浮力相同;因为两种情况船均为漂浮,此时F浮=G,所[3]以大象和船的总重等于石头和船的总重,由此推理得:G象=G石头;
这里所用到的方法是代换法。
19. 10 30 3 不会
【详解】[1]水晶球体积
V=40ml 30ml=10ml=10cm3
[2]因为漂浮,所以水晶球所受重力G= G排,所以水晶球质量为
[3]水晶球密度
[4]在将水晶球从量筒中缓慢取出并放入小玻璃杯中时(没有水带到量筒外),水晶球会带有水,带出的水使得量筒中液面降低,但带出的水再放入小玻璃板中,排开的水会增多,增多的体积正好等于带出水的体积,这样使得测量的质量没有偏差,密度也就没有偏差,即玻璃球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等。
20. 10 变小 变大 3 无关
【详解】(1)读金属块未放入液体中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金属块的重力为10N;
(2)从图①到②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9N减小到8N,示数在变小,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在变大;
(3)从图③到④位置,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10N 7N=3N;
(4)①、②和③、④最大的不同在于,前两次金属块未完全浸没,后两次金属块完全浸没,因此,结合浮力的变化可得: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与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有关;物体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与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
21. 铁块接触到容器底部 B 测出塑料块B的重力G
【详解】(1)图甲是物体的重力F1,图乙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拉力F2,因此物体受到的浮力为重力减去拉力,F1 -F2.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
(2)某一时刻测力计的示数会突然变小,示数变小的原因是:铁块有可能接触到了容器底;
(3)①因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因此他应选与A体积相同的塑料块B;
②测出塑料块B的重力G;
③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满足F1-F2>G时,物体上浮.
22.(1)0.72N;(2)80cm3
【详解】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该物块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水g=0.072kg×10N/kg=0.72N
(2)该物块放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酒精g=0.064kg×10N/kg=0.64N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得,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而物块的重力不变,因此物块放入酒精中静止时沉底的,物块的体积等于它排开酒精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物块的体积
答:(1)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0.72N;
(2)A的体积是80cm3。
23.(1) 700 N;(2);(3)
【详解】解:(1)由物体沉浮条件可知,塑料球漂浮时,浮力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2)塑料球排开水的体积
(3)10cm深处水对塑料球的压强
答:(1)塑料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700N;
(2)塑料球排开水的体积为 ;
(3)水面下10cm深处水对塑料球的压强为。
24.解: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
V=3000cm3=3×10﹣3m3,
故由密度的计算公式得:
m=ρV=0.1×103kg/m3×3×10﹣3m3=0.3kg,
所以浮板受到的重力为:
G=mg=0.3kg×10N/kg=3N,
由浮板自由漂浮在水面上得,浮板受到的浮力为
F浮=G=3N.
(2)由浮板被压没入水中知:
V排=V,
此时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木=1×103kg/m3×10N/kg×3×10﹣3m3=30N,
根据木块完全浸没时的受力情况可得:
F浮′=F压+G木,
手对木块的压力:
F压=F浮′﹣G木=30N﹣3N=27N;
答:(1)当浮板自由漂浮在水面上时,浮板受到的浮力为3N.
(2)浮板被压没入水中静止时,浮板受到双臂的压力为27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