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忆读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 忆读书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5 17: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忆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分类梳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难读的词语,读好书名,初步了解作者回忆的阅读书目。
用较快的速度默写课文,理清脉络,借助图表,提炼关键词概括等方法梳理出读书的方法,并迁移梳理好书的标准。
聚焦反复阅读的方法段落,联系阅读经验,感受阅读方法的妙处,体会“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含义。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1.根据思维图示猜人物。你们看:
2.借助资料走进冰心,揭示课文《忆读书》。
揭题导入
齐读课题。强调“忆”就是回忆。
初读课文,分类梳理字词
1.初读课文,标出小节序号,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梳理词语,重点理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含义。
3.发现分组规律:人名 书名 内容
①孩子们,你能发现这三组词语的排列规律吗?
②如果这些词语散落在课文中,你还能发现这样的规律吗?看来梳理信息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再次默读,图表梳理经历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梳理的都是关于书的内容,那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这些书目是怎样的阅读顺序?
根据图表梳理读书方法
1.根据时间顺序移动词条,发现同类的词语进行梳理,绘制图表。
2.推出下一列,观察这一行梳理的内容。
1.学生圈画关键词,教师巡视。
2.展台反馈:
3.根据图表说一说作者的读书经历。(将读书时间与读书内容可以互相交换)
4.这样一梳理,你发现了什么?(从小读到老;越读越有兴趣)
5.结合篇章页,小结:刚才我们运用的是什么方法梳理这些信息的?(借助图表;提炼关键词;分条罗列)
迁移概括好书的标准
1.出示学习活动二:
2.反馈:生动的人物性格;情节精彩;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人物鲜明;文字质朴)
三、深入文本,品悟读书方法
过渡:找到好书后,把它读好,这才是最关键的。仔细看看,冰心老人哪种读书方法是最常用的?——反复
1.出示反复阅读的语句: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为什么冰心奶奶看到关羽、诸葛亮死了,哭了一场又一场?
感情朗读(与书中人物共命运;用情读)
2.出示: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不大,贾宝玉的女生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对比两种反复读书的不同:情感不同;生活经历不同
你也有反复读书的经历吗?
3.拓展资料,反复读,读出的不仅仅是哭、心酸,冰心还读出了很多情感!
4.冰心奶奶用心读,反复读,读出的是喜怒哀乐,你也有这样的读书经历吗?
读书牵动喜怒哀乐,我也有这样的读书经历:
四、总结
我们今天梳理了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好书的标准以及反复读书的方法,下节课,我们还可以走进冰心奶奶其他的读书方法。好,下课!
学习活动一:
①请快速默读课文。
②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圈画信息,填写作者的读书经历。
学习活动二:
再次默读课文,借助梳理信息的方法提取信息,梳理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