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8-13 21: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初一历史 2014.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有4大题,共4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位置上。
3.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写在表格相应的题号下)。
1.唐朝诗人张祜写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扬州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A.地理位置优越 B.大运河的开凿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政府政策的扶持
2.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有
①唐太宗——贞观之治 ②唐太宗——文景之治
③唐玄宗——开元盛世 ④唐玄宗——康乾盛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以下哪些事实能够证明这一点的?
①唐朝时,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②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是陆羽。③宋朝时,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厂泛推广。④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5.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这和当时的考试制度改革有很大的关系,诗赋纳入到进士科的主考内容。推动这一改革的是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了多种手段来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
管辖和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右图是耸立在云南大理的苍
山、洱海之间的千寻塔。唐朝对云南(当时叫南诏)的统治采用的手段是
A.民族战争 B.册封首领
C.设置机构 D.和亲政策
7.下图是日本《东征传绘》描绘的一景。对于这画卷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A.该画卷描绘了鉴真东渡传教的场景
B.该画卷能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C.该画卷的作者一定是印度高僧
D.该画卷已成为日本重要的文化遗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
8.以下各座桥梁中,哪一座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人建造早七百多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9.文学作品可记载一个时代的兴衰。以下作品中,能反映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特征的是
A.李白——《蜀道难》 B.欧阳修——《醉翁亭记》
C.白居易——《秦中吟》 D.杜甫——“三吏”“三别”
10.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人又一个高峰。被誉为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赵孟频——代表作《兰亭十三跋》
B.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碑》
C.颜真卿——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D.柳公权——代表作《玄秘塔碑》
11.石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
像,最具代表的是“身披飘拂长带、凌空起舞的飞天”
(右图),该石窟是
A.龙门石窟 B.莫高窟
C.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12.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3.西夏是与宋对峙的重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夏建立者是党项族首领元昊
B.西夏与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
C.“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当时西夏军中广为流传
D.西夏与南宋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了分界线,形成对峙局面
14.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5.对两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某班同学写下了以下几段论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①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②造船业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世界首位。③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对海运进出境实施专职管理。④设置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出口货物。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 B.民间艺术精湛 C.市民生活丰富 D.边境贸易繁荣
17.“蓝蓝的天空,清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8.右图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情景,你要查证该史实,应查阅
A.沈括的《梦溪笔谈》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C.司马迁的《资治通鉴》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9.与右图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反抗明朝
B.收复台湾
C.抗击倭寇
D.抗击沙俄
20.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明朝的民族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21.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他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
A.册封达赖和班禅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2.近期,《东归英雄传》(右图)电视剧热播,该片将东归勇士在人类历史
上进行的最后一次伟大迁徙的历史再现于银幕,引发观众对那段历史
的回味与幽思。该片描绘的是
A.辽女真族的东归
B.清满洲族的东归
C.清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的东归
D.清维吾尔族的东归
23.明朝的一本专著记载:“通身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
24.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
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
(右图)蜿蜒6000余千米,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25.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唐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高峰迭起。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制度……逐利生财等新思想。以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水浒传》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6.姚崇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前后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
27,唐朝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28.唐朝时新罗派遣了遣唐僧十多批,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理算等科技成就。
29.宋朝的建立是通过军事政变实现的,政变者是赵匡义,取代了后周,定都开封。
30.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31.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2.16世纪,第一个在我国攫取居住权的国家是荷兰。
33.明朝后期,统一女真各部的杰出首领是努尔哈赤。
34.雄伟的北京紫禁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最后建成于明太祖时期。
35.清朝的“扬州八怪”,发展了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其中,郑板桥成就最突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6.隋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朝代是 ▲ ,实现南北统一;元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朝代是 ▲ ,实现了全国统一。
37.唐朝长安城内的居民住宅区叫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纸币叫 ▲ 。
3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 ▲ ;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 ▲ 。
39.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是 ▲ 机构的设置;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 的设立。
4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一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作者是 ▲ 。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41.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辨史”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
能。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为巩固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朝代在地方上实施了怎样的统治政策?(1分)当时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1分)图(2)该朝代疆域最南端至哪里?(1分)
(2)材料二中,图(3)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明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该发明主要用途是什么?(2分)图(4)的发明主要运用在哪里?(1分)这一发明由谁传人欧洲?(1分)
(3)材料三中,图(5)的场景出现在哪个朝代?简要叙述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请你用一句话为图(6)历史画配文。(1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84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她下令奖励农桑,提出凡是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降职。高宗死时,她宣布百姓年满50岁者免除徭役,比60岁免役的旧制缩短了十年。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摘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大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ongsun,早、晚饭,这里指生存)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xiao,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摘自蒋以化《西台漫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她”是谁?(1分)她推行怎样的改革措施?(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有哪些?(2分)当时,跃居产量首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中的“大户”和“小户”之间建立了一种什么关系?(2分)简要评价这种关系。(1分)“小户”的工资支付形式是怎样的?(1分)
43.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源远流长。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很多国家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学问僧,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
——摘自孟宪实《唐朝的中外文化交融》
材料二 有明一代,基本上是执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着这一国策,凡将命海表者,自成为受到海外诸国欢迎的和平使者,而郑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郑和使团给各国人民带来福音,理所当然地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摅忠诚。”生动地反映出海外人民热爱和平,衷心感激郑和使团为他们创造了国际间和平安
宁的环境。
——摘自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增编本)》
材料三 在整整20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中,中国一直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度。但是在最近的200年中这个国家却在腐朽堕落,从而大大地落在了世界的后面。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地理上及意识上的封锁断绝了信息的输入渠道……。这样,中西就处在不同层次的较量之中,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封建主义的中国,抵挡不住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
——摘自洛伊宁格尔(德)《第三只眼看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请举例说明“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事例。(2分)
(2)据材料二分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郑和在历史上的地位。(2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地理上及意识上的封锁断绝了信息的输入渠道”?(2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对中国当今对外关系提出一些合理建议。(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