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章末优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C.F22、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3、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把杠杆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的大小将( )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4、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 N的物体,而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 N (不计滑轮自身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中至少使用( )
A.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B.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C.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D.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5、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200N的物体,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20N.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组之间的摩擦,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10N B.40N C.100N D.400N
6、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B相比,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的过程( )
A. 额外功较小 B额外功较大 C.总功较小 D.总功较大
7、如图所示,所使用的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
A.羊角锤 B.筷子
C.开瓶器 D.独轮车
8、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当弹簧测力计在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力臂为 B. 此时为省力杠杆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D. 钩码总重为
9、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20N 0.2m/s B.20N 0.8m/s
C.5N 0.2m/s D.5N 0.8m/s
10、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m
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
拉力F的功率为75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1、如图所示,分别沿力、、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方向的力最小 B. 沿方向的力最小
C. 沿方向的力最小 D.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12、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甲、乙两人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拉到斜面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B.甲的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C.乙的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乙的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13、(双选)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6N
B.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3
C.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B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杠杆重力忽略不计,。图中所用钩码相同,弹簧测力计均保持竖直方向拉杠杆,使杠杆平衡在图示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绳子和滑轮重不计)重为60N的物体A,在10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在水平路面上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6s,则( )
A.物体A与水平路面间的摩擦力为120N
B.物体A与水平路面间的摩擦力为20N
C.在6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4m
D.在6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8m
16、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二、填空题。
17、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胡萝卜重为 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GA G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如图所示滑轮是 滑轮,若物体M重200牛,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120牛,则拉力F= 牛。(绳、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19、用如图装置,在20s内将80N的水桶提升3m,拉力为______ W,该可50N,则拉力的功率为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N。
20、如图所示,当用镊子夹取物体时,镊子就相当于 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在 ______点。若要用较小的力夹起物体,则手压的地方应尽量靠近 ______点。
三、作图题。
21、在图中,l1是动力臂,作出动力F1。
22、请你在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
2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甲所示,B点应该悬挂 个钩码可 以使杠杆再次平衡;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 (每个钩码重0.5N),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4、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甲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A、B、C(GA>GB>GC)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乙、丙、丁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1)比较图甲与乙(或甲与丙,或甲与丁)两图可得 。
(2)比较图乙、丙、丁三图可得 。
五、计算类题
25、如图所示的杆秤质量不计,OA为5厘米,OB为25厘米。秤砣重19.6牛,挂在B处,当杆秤水平平衡时,求:
(1)物体重力;
(2)物体质量。
26、如图所示是工人将重160N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m,用时3s,工人的拉力为50N,工人质量为50kg(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
(1)求工人放绳的速度;
(2)求滑轮组的效率η1;
(3)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η1:η2=4:3,求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g=10N/kg】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章末优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C.F2【答案】B
2、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答案】C
3、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把杠杆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的大小将( )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4、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 N的物体,而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 N (不计滑轮自身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中至少使用( )
A.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B.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C.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D.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答案】B
5、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200N的物体,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20N.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组之间的摩擦,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10N B.40N C.100N D.400N
【答案】B
6、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B相比,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的过程( )
B. 额外功较小 B额外功较大 C.总功较小 D.总功较大
【答案】D
7、如图所示,所使用的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
A.羊角锤 B.筷子
C.开瓶器 D.独轮车
【答案】B
8、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当弹簧测力计在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力臂为 B. 此时为省力杠杆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D. 钩码总重为
【答案】D
9、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20N 0.2m/s B.20N 0.8m/s
C.5N 0.2m/s D.5N 0.8m/s
【答案】A
10、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m
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
拉力F的功率为75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D
11、如图所示,分别沿力、、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方向的力最小 B. 沿方向的力最小
C. 沿方向的力最小 D.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答案】B
12、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甲、乙两人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拉到斜面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B.甲的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C.乙的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乙的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答案】B
13、(双选)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6N
B.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3
C.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B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C
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杠杆重力忽略不计,。图中所用钩码相同,弹簧测力计均保持竖直方向拉杠杆,使杠杆平衡在图示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15、如图(绳子和滑轮重不计)重为60N的物体A,在10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在水平路面上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6s,则( )
A.物体A与水平路面间的摩擦力为120N
B.物体A与水平路面间的摩擦力为20N
C.在6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4m
D.在6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8m
【答案】B
16、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答案】C
二、填空题。
17、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胡萝卜重为 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GA G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2.4;大于
18、如图所示滑轮是 滑轮,若物体M重200牛,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120牛,则拉力F= 牛。(绳、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答案】动;240。
19、用如图装置,在20s内将80N的水桶提升3m,拉力为______ W,该可50N,则拉力的功率为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N。
【答案】15 80 20
20、如图所示,当用镊子夹取物体时,镊子就相当于 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在 ______点。若要用较小的力夹起物体,则手压的地方应尽量靠近 ______点。
【答案】费力 A C
三、作图题。
21、在图中,l1是动力臂,作出动力F1。
【答案】如图所示:
22、请你在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绕绳方法。
【答案】如答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甲所示,B点应该悬挂 个钩码可 以使杠杆再次平衡;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 (每个钩码重0.5N),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左 (2)3 (3)3;变大
24、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甲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A、B、C(GA>GB>GC)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乙、丙、丁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1)比较图甲与乙(或甲与丙,或甲与丁)两图可得 。
(2)比较图乙、丙、丁三图可得 。
【答案】 (1)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提起相同重物时,动滑轮的重力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
五、计算类题
25、如图所示的杆秤质量不计,OA为5厘米,OB为25厘米。秤砣重19.6牛,挂在B处,当杆秤水平平衡时,求:
(1)物体重力;
(2)物体质量。
【答案】(1) 98N; (2)10kg
26、如图所示是工人将重160N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m,用时3s,工人的拉力为50N,工人质量为50kg(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
(1)求工人放绳的速度;
(2)求滑轮组的效率η1;
(3)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η1:η2=4:3,求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g=10N/kg】
【答案】4m/s 80% 52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