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次月考检测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N-14 Fe-56 K-39 Cl-35.5 Ca-40 Na-23
一、填空题(40×2分=80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价值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2.科学研究中常用模型或符号来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图中属于符号的是( )
A.甲烷分子 B.磁感线C.水分子D.原子结构
3.为了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小明利用校园花坛中的一些土壤做了如下四个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当快要浸没土壤时,再换用滴管向烧环内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刚好浸没为止。读出注入水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大致确定该土壤样品中空气的体枳分数
B.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水珠,可以说明土壊中含有水
C.蒸发皿中出现的残余物是能溶于水且能燃烧的无机盐
D.为检验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物,可以取一定质量潮湿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可以观察到土壤颜色发生变化并发现土壤质量减少
4.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在根尖结构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吸收水分和有机物的主要部位 B.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C.②处的细胞有较强分裂能力 D.①处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该处细胞能不断伸长生长
5.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②后,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图中②模拟肺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图中①模拟的结构能清洁吸入的气体
6.如图所示,以下操作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
A.甲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B.乙站在绝缘凳上仅接触火线
C.丙站在地上仅接触火线 D.丁站在地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7.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安装有电子锁,骑行时可以为电子锁内的电池充电。其工作原理与示意图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8.图甲表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图乙、丙表示测电笔的握笔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能表是测量电流的仪器
B.断路器应该安装在Q处而不是P处
C.测电笔在检测插座接地孔时,氖管会发光
D.使用测电笔时,图乙的方法错误,而图丙的方法正确
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 B.H2 C.O D.Hg
10.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其中能代表氧元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如图中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杨梅中的叶酸(C19H19N7O6),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C.叶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 : 19 : 7 : 6
13.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一定由微粒构成,但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B.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但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
C.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提供足够数量的大头针,只通过控制开关和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无法探究( )
A.电流的有无对电磁铁磁性有无的影响
B.电流方向对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影响
C.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
D.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
15.如图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可自由滑动。开关S闭合后,则( )
A.两线圈左右分开
B.两线圈向中间靠拢
C.两线圈静止不动
D.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16.燃放爆竹时会产生多种污染性气体,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的气体是( )
A.CO B.NO C.NO2 D.SO2
17.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18.偏二甲肼是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其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O2 C.N2O D.N2O4
19.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A.x+y B.x+n-y C.x-n+y D.x+y+n
20.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可证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③④可知无烟煤的着火点比红磷的高
C.对比①②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对比①③可知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1.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如右图甲所示,一条向上射出的阴极射线可以看作许多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的电子流。则通过这束电子流的运动方向推断电流及周围的磁场方向是( )
A. B. C. D.
22.图示实验设计,能制取二氧化碳并可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是( )
A. B. C. D.
23.如图表示制取氧气的4种方法,在与此相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4种方法都是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获得O2
B.若4种反应物质量相等,则H2O2产生的氧气最多
C.增加MnO2的质量,不会改变最终的氧气质量
D.从制取O2的条件看,④更安全、环保、节能、简便
24.新房装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有毒的甲醛(CH2O),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利用某种催化剂可以有效去除甲醛,其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物共有三种物质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2O+3O23CO2+3H2O
C.参加反应的甲醛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5:16
D.催化剂一定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25.在治疗心脏疾病患者时,通常用一种被称为“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维持血液循环,其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线圈固定在软铁杆上,两者组成一个电磁铁,活塞筒在阀门S1、S2处与血管相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该装置工作中的某时刻,若电流从a端流进线圈,从b端流出线圈,则电磁铁受到左侧永磁体向左的作用力
B.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直流电源
C.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是交流或直流电源均可
D.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交流电源
26.某化合物由A、B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3.其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32 B.80 C.40 D.16
27.如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处氧气浓度小于①处
B.图乙中③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④处
C.图甲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图乙为肺泡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氧气浓度
28.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先后测得反应过程中、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生成的甲和丙质量之比为1∶8
D.时刻,丁的质量分数为38%
29.下列关于人体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在肺泡内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从血液扩散进入肺泡
C.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D.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必须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30.小舟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2CO3、CO、CH4
B.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H2S、SO2、SO3
C.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2O3、FeO、FeS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31.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图所示“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下列a、b、c三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合理的是 ( )
A.CO、H2CO3、CH4
B.CO2、H2CO3、CH2
C.CO、H2CO3、CH2
D.CO2、HCl、CH2
32.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CO2从b管通入
B.用排空气法收集O2,则O2从a管通入
C.除去空 气中的CO2,则空气从a管通入
D.用排水法收集 O2,则O2从b管通入
33.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a% B. C. D.无法计算
3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实验中生成的氧气体积。装置气密性良好,图Ⅰ中的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可以吸收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装置Ⅰ分别与装置Ⅱ、Ⅲ、Ⅳ、V连接,均能达到测定氧气体积的目的
B.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处导管口验满
D.若用装置Ⅱ收集氧气不需要进行验满操作
35.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段和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没有关闭,乙植株气孔部分关闭
36.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4 B.CH4O C.CH4 D.C2H4O
37.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气体的体积减小
38.如左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部为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下图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
A. B. C. D.
39.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管口塞入一小团棉花,再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④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集气瓶灌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③②①④⑥⑤⑦ B.②③④①⑤⑦⑥ C.②③④①⑤⑥⑦ D.②③①④⑤⑥⑦
40.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金鱼藻,测出瓶内的含氧量后密封,将甲瓶放在黑暗处,乙瓶放在阳光下,其他条件相同,n小时后再次测出瓶内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于n小时内甲、乙两瓶内的含氧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cg
B.甲瓶呼吸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a-b)g
C.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a-c)g
D.乙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a-b)g
二、填空题(33×2分=66分)
41.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1)水稻的根系属于 (选填“直根系”或“须根系”);
(2)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比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选填“大”、“小”)
42.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2个铁离子 ; ② +6价的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 ;
③中4的意义: ; ④ NO2中“2”的意义 ;
⑤ 构成食盐(氯化钠)的微粒的符号
43.如图是电磁选矿机的示意图,其中M 为矿石,D 为电磁铁,落入B 中的
是 (填“铁矿石” 或“非铁矿石”) ,理由是B 被 (填“吸引”或“排斥”) 。
44.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①所示元素符号是 。它与②在元素周期表里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
(2)②所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它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得到电子,形成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45.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
46.已知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淀粉会储存在叶片中,为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天竺葵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甲______(每幅图只能用一次)。
(2)图丁中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目的是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该小组的同学选取图戊中某一正常生长的叶片黑暗处理一昼夜,先切断主叶脉,随后光照4小时,再进行淀粉检验,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47.(1)元素X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形成离子的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2)相同质量的 H2O2 和 H2O 中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8.如图所示的电路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据图回答:
(1)电工师傅想再安装一个插座,该插座与灯L1、L2 联。
(2)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再闭合S2,灯L1马上熄灭,灯L2不亮,则故障可能是L2所在支路发生 。
49.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 5 个等级(42 伏,36 伏,24 伏,12 伏,6 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 42 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 6 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 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
(2)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 21400 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 。
50.某研究小组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20ml5%H2O2溶液,分别取等量的K2Cr2O7、CuO、Fe2O3三种催化剂,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实验中,小明用___________来反映产生氧气的多少。
(2)若用p1、p2、p3分别表示K2Cr2O7、CuO、Fe2O3作为催化剂时锥形瓶内最终气压,写出p1、p2、p3大小关系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CuO是催化剂,除了证明它能改变(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还要证明:___________ 。
5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该方法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大写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计算题(6分+8分)
52.将5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30.8 g固体混合物。
(1)生成多少氧气?
(2)30.8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质量各是多少?
53.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石灰厂带来—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 8 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80 克分 4 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质量/g 6.0 m 2.0 1.2
(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选择题
1-5,DCBCC 6-10,BADDA 11-15,BADBA 16-20,DCDDC
21-25,ABBCD 26-30,ADCDA 31-35,AABDD 36-40,BDCBC
填空题
41.(1) 须根系 (2) 大
42.2Fe3+;SO3;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2个氧原子;Na+ 和 Cl-;
43. 铁矿石; 吸引
44.(1)Na;周期 (2)16;阴离子
45. H2 1:1
46. (1)戊→乙→丁→丙 (2)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3)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淀粉 (4)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7. (1)62 (2) 1:2
48. (1) 并 ; (2)短路
49. (1) 笔尾金属体 ; 0 (2)0.01A
50.装置内气压大小 P1=P2=P3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51. (1) 长颈漏斗 ;(2)(3) 略
计算题
52.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0g-30.8g=19.2g;
(2)设反应生成氯化钾质量为x,
;
解得:x=29.8g;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30.8g-29.8g=1g
答:30.8g固体物质中含氯化钾29.8g,二氧化锰1g。
53. (1) 4 (2) (3)7.3%
【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每加入20g盐酸,固体质量减少2g,表中的m的值为4;
(2)第4次加入盐酸后固体减少质量不足2克,说明碳酸钙完全反应,则石灰石样品纯度为;
(3)设所用盐酸质量分数为x。
x=7.3%。
答:所用盐酸质量分数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