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历史小论文【图表信息类(上)】题型与方法讲解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 历史小论文【图表信息类(上)】题型与方法讲解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9 17: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图表信息类(上)】
题型与方法讲解


评分标准

试题分类
高考真题

应对策略

答题要求

51PPT模板网 www.51pptmoban.com
评分标准

【历史小论文】
实质:议论文形式结合材料、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突出特点:没有固定的参考答案,只有评分参考要求。
试题分类
真题呈现

题型三:图表信息类
2022全国乙卷 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2020全国二卷 欧盟结构的三大支柱
2019全国二卷 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
2018全国三卷 《汉书·古今人表》中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2017全国一卷 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2017全国三卷 钟表的演变
2013全国二卷 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1、解读题干,明确答题指向。
有目的看材料,提取信息。
2、解读材料,提取信息。
解读图片或表格,找到隐含的历史史实。
3、处理信息,整理答案。
对于提取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对提出的信息要给予符合史实的合理解释【说明原因或者影响】
4、答案布局:段落化,要点化,言简意赅。语言不能条文化、序号化,用历史专业术语。
解题步骤:提取信息+对应历史现象+解释说明
1、读题干,明目的
有目的的解读图片和信息
2、找到对应历史史实,进行论证
思路1: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2:内因、外因。
思路3: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4: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5:主观、客观。
3、主题深化
上升到一定的认识高度【规律、本质、实质、正确做法。】
答题模板
总(观点)------分(论证)--------总(观点)
论题:(写明论题):×××××××。(依据材料提供信息,找到对应历史史实。以容易找到史实论据【与书本契合度高】为出发点。)
阐述:(由信息可以得出)××××××××××××××××,××××××××××,×××××××(“4W1H”就是When(时间)、Why(背景)、Who(谁)、What(做了什么)(以上四W构成史料)、How(怎么样,构成史论)。使用历史专业术语,尽量回避口语化、文学化的语言。)
总结:×××××××××。(总结与论题前后照应,理论升华)
2022全国乙卷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 任职地 事迹
刘陵 安成 (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 南郡 (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 全椒 (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童恢 不其 (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2022全国乙卷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示例一:【与书本很贴切,容易写成论文】
历史现象:东汉时四位官员推行德政治理虎患
历史结论:东汉儒学思想影响官员执政理念
示例二:
历史现象:东汉时各地虎患
历史结论:老虎广泛分布于我国,说明在垦荒,山林被逐渐开发
示例三:
历史现象:东汉时四位官员推行德政治理虎患成效明显
历史结论:《后汉书》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存疑【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
示例四:
历史现象:《后汉书》因四位官员推行德政治理虎患成效显著而将其列入良吏
历史结论:史书记载内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认识和价值取向
【参考答案一】
现象:封建社会地方官吏坚持民本思想,有效解决了虎患。
结论:中国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地方稳定。
论述:自古以来,统治者的江山稳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统治者坚持“民本思想”,本身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
东汉时期刘陵通过修德政、法雄通过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不妄捕山林、刘平通过修德政,举儒良、童恢崇尚以人为贵,有效解决了地方虎患,百姓最终得以安居乐业。这些史实都体现了民本思想对当时地方治理的影响。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为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以及墨子的“非攻”思想。这些思想进而被后世统治者采纳,运用到地方治理中。
由此可见,良好的上层的思想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民本思想对地方稳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二】
现象:东汉时期贤良官吏坚持仁政,能够有效解决虎患。
结论:地方良吏对维护地方有效统治的重要性。
说明: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多地出现虎患的现象,南郡前太守通过赏赐和招募的方式未能解除虎患,刘陵、刘平、法雄、童恢等为代表的地方官吏在仁政思想的指导之下,有效的解决了虎患,达到了地方的和谐。从这几则良吏的事件中,我们发现在地方吏治中,坚持仁政、民本思想的重要性。对仁政的强调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儒学,如孔子提倡统治者应该为政以德,孟子提倡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君舟民水。至西汉董仲舒新儒学,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学说,使统治者注重民生。
综上所述:儒家的民本思想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官员仁政的实施有深远影响。儒家民本思想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与兴旺至关重要。
【参考答案三】
现象:东汉良更坚持以民本思想治理地方,有效解决了虎患。
论述:西周时期,经历了由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的转变,逐渐产生了德政、民本思想民本思想一直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体现。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为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和子的“君舟民水”。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汉武帝接受了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东汉时政府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孝、廉等作为选官用官的标准,地方良吏坚持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指导,有效解决了地方虎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结论:东汉时期地方官吏的执政理念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四】
现象:虎患的严重与否和官吏治理地方的好坏有关。
结论:儒家的“仁政”思想影响东汉的治国理念
论述: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儒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因而儒家提倡的“仁政”“民本”“天人感应”等主张,也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材料中,重点表现为东汉官员对仁政的提倡,因为修德政和实行“仁政”“民本”等思想,虎患得到平息。东汉时期的史书编撰者,就是希望通过联系虎患和官吏的治理来告诫后世官吏一定要廉洁奉公,为民着想。
由此可见,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后世的统治者明显受到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五】
现象:东汉良更在地方推行德政,使虎患得以解决。
说明:东汉时期,部分地区出现“多虎为害”的现象,以刘陵、法雄等为代表的地方官吏在坚持儒家德政民本思想的指导之下,取得了清除虎患、安定地方的成就。刘陵等官员体现了鲜明的民本、德政色彩。这与当时儒家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息息相关。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汉武帝接受了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东汉时政府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孝、廉等作为选官用官的标准,地方良吏坚持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指导,有效解决了地方虎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结论:地方官吏的好坏关系到封建国家是否能实现长治久安。应当加强对基层官吏的监督考核,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2020全国二卷
有学者将欧洲联盟的结构列为三大支柱,如图12所示:
图12 欧洲联盟的神殿式结构
——摘自 (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2020全国二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列支柱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
(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提炼类试题主要有关键词类、大事年表类、图片类、示意图类、文字材料类等形式。【具体解题步骤】
一、审设问,依据试题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二、从图片的标注文字、布局、框架等方面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题词。
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政体变迁、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图片反映的历史本质。
四、补充关键词,务必补充与主题切合的自己相对熟悉的主题词,注意答题规范
【参考答案一】
选择:柱一移民政策、柱二 欧洲的安全问题、柱三打击种族主义和仇外
观点:移民推动欧洲经济发展,但带来安全隐患,引发民族情绪。
论述:21世纪以来,随着欧盟东扩和全球化进程加快,大量移民的到来,为欧洲充实了劳动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欧共体为此出台专门的移民政策,以便加大对移民的吸引和管理。但大量人员的涌进,一方面挤占本国就业率和公共资源,引起欧洲民众的不满;另一方面,移民成分复杂,人数众多,也可能会滋生各种犯罪活动,特别是近年来非洲和中东地区大批非法难民问题,引发欧洲主要国家一些列社会危机。因此欧盟从外交和防务角度加强协作,以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针对移民带来的社会危机,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在欧洲社会蔓延,很大程度上激化了本土民众和外来移民之间的矛盾。欧盟在司法和内务领域采取多种措施打击种族主义,希望减缓欧洲人的仇外情绪。
总之,移民问题的双重性,反映了欧洲的联合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人员沟通问题,是各区域集团和各主权国家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参考答案二】
列点: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合作共同立场和措施;③打击恐怖主义。
论述:欧洲联盟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两极格局之下,已经出现了多级化的趋势。经济上,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促进了西欧经济实力的增长,西欧也因此抬高了国际影响力,因此在外交上,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始摆脱美国控制,冲击了两极格局。两极格局解体之后,多级化趋势加强,1993年欧盟建立后,对外奉行合作、共同立场和措施,冲击了美国单极世界构想;在反恐上,欧盟打击了恐怖主义,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随着欧盟综合实力的增强,欧盟成为世界的一极,必将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参考答案二】
列点: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对非成员国的援助③警务合作
论述: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和平统一。
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面对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西欧两个大陆宿敌法德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经济上,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促进了西欧和平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的建立,在经济上更加紧密联系,为欧洲和平统一奠定了物质条件;外交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欧盟加大对东欧非成员国援助,缩小经济差距,有利于欧盟东扩,增强欧洲人的认同感;内务合作上,欧盟成员国内部推行警务合作,共同打击毒品交易、犯罪活动,有利于欧盟安全意识的统一。
总之,欧盟经济、认同感、安全意识的统一性,必将加快欧洲和平统一进程。
2019全国二卷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全国二卷
“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
“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
提炼类试题主要有关键词类、大事年表类、图片类、示意图类、文字材料类等形式。【具体解题步骤】
一、审设问:
二、从图片的标注文字、布局、框架等方面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题词:两次工业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现代信息技术。
三、结合所学知识:从19世纪开始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工业革命,列强自身实力增长,对外扩张,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战争的反思,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体系化的构建,也使得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日益明显。
四、补充关键词,补充与主题切合的自己相对熟悉的主题词,注意答题规范
【参考答案一】
观点:作者认为19世纪和20世纪是人文进程飞速进步与发展的时期。
阐述:我赞成作者的观点,在19世纪到20世纪之间,人文进程确实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人类集中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出现了蒸汽革命,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加紧了对殖民地的侵略扩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不断的发展。战后世界各国都对战争进行反思,形成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
综上可知,人类在人文进程中形成了较好的处理国际争端的协调机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二】
观点:自然进程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理由: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在人类每一次生产进步的同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1765年,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主要以无节制的开发煤炭为能源,促使全球人口剧增,同时加剧了环境污染;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密切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人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掠夺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1870---1900年间世界范围的饥荒和干旱发生;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生物、原子时代,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大肆毁林,恶化了生态环境,致使全球变暖威胁人类健康。
总之,人与自然的互动,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三】
观点:人文进程中体现全球治理体系的不合理性
理由:我赞成作者的观点,在人文进程中应该加强全球治理的公平性。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高,19世纪中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市场与原料,所以列强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法德列强为争夺欧洲霸权,引发普法战争;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但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引发了货币大战、关税大战、贸易大战,进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美苏冷战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总之,近现代西方主宰下的世界,缺乏全球治理体系的公平正义性,不利世界的整体发展,应该建立新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参考答案四】
观点: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加速了全球化发展
理由:我赞同作者的观点,无论自然进程还是认为进程,都客观上加速了全球化,是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5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如英国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等,导致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如1885年柏林会议召开瓜分非洲,导致20世纪初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进步推动世界的联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加上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促使全球化深入发展。
总之,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的相互作用,共同促使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参考答案五】
观点:我认为,应该把人文进程中的“自20世纪50年代初电视”修改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理由:20世纪50年代的电视更多的是展现了科技的发明与创造,这一时期世界的大趋势市世界多极化的出现。在美苏冷战背景下,20世纪50到70年代世界发展出现了新的经济政治不平衡性。这一时期,由于战后资本主义主要采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因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黄金时期。欧共体建立,西欧、日本经济崛起,美国经济在七十年代出现“滞胀”,资本主义世界演变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实力崛起;1961年不结盟运动出现,标志着第三世界崛起,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有利世界多极化。
总之,增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更能体现20世纪的人文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